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技术

研究填料改性绝缘漆导热性

时间:2011-11-14 10:44:51 来源: 作者:孙慧 点击:
3.3填料表面处理的影响
 
图2 填料分散TEM图
 
由图2中可以看出,图2(A)中填料在树脂基体中出现了团聚现象,图2(B)填料改性后的分散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原因是硅粉表面和硅烷偶联剂发生了反应,填料表面在改性后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表面能大大降低,在改性后比改性前更容易分散在有机介质中,表现出在树脂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6]。

3.4填料含量的影响
 
图3 填料对树脂粘度的影响
 
图3中数据采用7122-5树脂。由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填料出现团聚现象,未经处理的填料对粘度影响较大。固液悬浮体的粘度与颗粒表面和液体润湿亲和作用有关,一般温度条件下,若固液间亲和作用强,则粘度低;若亲和作用弱,则粘度高。

表面改性的方式有:偶联剂的表面处理和填料表面共聚接枝等。与华中科技大学已经开展了纳米填料改性以及分散工艺的合作。目前我们采用较易实现的硅烷偶联剂的表面改性方式。因为硅烷偶联剂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硅化合物。在它的分子中,同时具有能与无机材料结合的反应性基团和与有机材料(如合成树脂等)结合的反应性基团。所以经过表面改性后的填料亲油性较强,加入树脂中,树脂粘度变化很缓慢。在填充量为30%时,粘度为65s,仍能满足使用工艺要求。关于填料表面共聚接枝的改性方法、填料分散工艺,以及如何降低更大添加量下的粘度有待进一步研究。填料的添加量与填料表面的改性有很大关系,能否在更大的添加量下不改变树脂的粘度有待进一步的研究[7]。
 
图4 填料含量对导热率的影响
 
由图4中可以看出,经过表面改性的填料含量从20%开始,导热率有显著提高,这说明在填料含量为20%时,已经形成了导热网络结构,热流可以快速传播,当填料含量为30%时,导热率可达到0.35W/(m·K)。由于未经处理的填料在树脂中不能均匀分散,有的颗粒可能被树脂包覆,不能形成互穿网络结构,所以导热率变化不明显。填料的添加量与填料表面的改性有很大关系,能否在更大的添加量下不改变树脂的粘度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4结论

在7122-5树脂中,添加改性硅粉30%(质量比)时,导热率从0.18W/(m·K)增加至0.35W/(m·K),而粘度为65s,仍能满足使用工艺要求。
 
关键词: 研究填料改性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