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技术

研究船舶防污涂料的疏水结构及防污性能

时间:2011-10-19 11:44:44 来源: 作者:小辉 点击:
在本试验中观察到,涂膜表面与水之间的界面存在着“气垫”(图2).水在清表面(θ=83°)的铺展性良好,涂膜和水之间的界面没有“气垫”,而在θ=136°和θ=149°的疏水表面,水和涂膜之间分别存在着数量不等,大小不同的“气垫”,且接触角越大,“气垫”数量越多,表明气-液界面增多,涂膜的疏水性能增强。
 
图2 不同

图2 不同涂膜与水滴界面间的“气垫”
 
2.4微米-纳米阶层结构涂层防污机理讨论

所有的海洋附着生物,都是依赖分泌的粘液吸附在它们赖以生存的表面,在吸附过程中,粘液首先要润湿固体表面,然后在固体表面驻扎.润湿性决定了附着生物与涂膜表面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和吸附强度,润湿性好,粘液在涂膜表面的铺展面积大,如果涂膜的表面能低,粘液与涂膜间的接触角大,则粘液在涂膜表面的铺展面积减小,附着强度降低[13].因此,液体与固体的接触角越大,表明固体的疏水性越强,润湿性差,越不利于污损生物的吸附.对于低表面能防污涂料而言,当涂膜与水的接触角θ大于98°时,涂膜便具有了防污效果[14],而接触角越大,则越不容易附着,涂料的防污性能越好.Callow[15]的研究表明,海洋生物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过程是:有四根鞭毛的游走孢子首先寻找固体表面,一旦鞭毛捕捉到适合生长的表面,便将储存在泡囊中的多聚糖-蛋白络合物的粘液释放出来,在孢子周围形成亲水的粘附垫,这一过程仅需几分钟,如果固体表面不适合生长,孢子便离开表面.游走孢子的尺寸为5μm(图3)[16],而释放的多聚糖-蛋白络合物则是由各种氨基酸构成的生物大分子,平均分子量为38kDa,其尺寸约为5nm~20nm[17].根据粗糙表面的疏水原理,若在防污涂料的表面构筑出尺寸小于3μm~5μm的微米级凹槽,则可以阻止游走孢子在涂膜表面凹槽内的停留.若能在凹槽的底部和突起部表面再构建尺寸小于5nm~20nm的纳米级粗糙表面,使纳米粒子之间的间距小于生物大分子的尺寸,就能在生物附着过程中将气体封闭在纳米级的凹槽内,形成粘液和气体的界面,降低蛋白质粘液与涂膜的润湿性,保证涂膜的疏水性能,从而有效地防止海洋生物的附着。
 
图3 游走孢子SEM
 
图4是液滴在理想的微米结构表面和微米-纳米阶层结构表面的润湿情况示意图。
 
图4

图4 液滴在结构表面的润湿情况示意图
 
2.5实海挂板试验

将具有不同接触角的2#试样和3#试样的防污涂料样板进行了一个月的实海浸泡试验,结果见图5.由图可见,未涂防污涂料的空白板上长满了藤壶和石灰虫等污损生物,接触角θ=136°的涂膜表面也生长着较多的海洋污损生物,而接触角θ=149°的涂膜表面则海洋生物的数量明显少于前者.充分表明,涂膜表面具有的微米-纳米阶层结构具有明显的防污效果。
 
图5 不同接触角的涂膜表面海洋生物污损情况
 
3结论

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疏水性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原料的表面能和涂膜的表面结构.以具有低表面能特性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为基料,通过添加纳米SiO2和超细颜填料,能够构建具有疏水特性的纳米-微米阶层结构的涂膜表面,并能有效地提高涂料的疏水性能和防污性能.

 
关键词: 研究船舶防污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