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市场
VOC防治或成涂料行业发展的“拐点”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的英文缩写。当其含量超出了一定标准时,会刺激我们的眼睛、皮肤以及呼吸道,并会伤害人体基因并致癌。涂料行业是VOC排放的“大户”。 
近年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年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举办,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输送到千家万户,人们对于健康环保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国家和地区也增强了整治大气污染气体的决心和力度。2011年大运会将在深圳举办,为保障赛期的空气质量,深圳市人居环境委于今年3月份开始实施了一系列VOC整治措施,这是中国第一次用政府行为从根本上解决VOC的空气污染的问题;6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涂料行业减少VOC排放及降低溶剂毒性研讨会上,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正在编制中,VOC和可吸入颗粒物在重点区域将规定减排指标,具体的减排量化指标还没最后确定。
VOC的防治已然被提到国家政策的高度,如此强压让涂料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依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及“优胜劣汰”的原则,VOC防治将为涂料行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机遇,或将成为其发展的“拐点”。
有助于为涂料行业打造更为精准的“标尺”
相对于国外市场,中国涂料行业发展起步稍晚,相关标准和法规比较缺失,且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产品升级,一些标准亟待调整和完善。例如,在推广环保友好型产品中,国家和行业极力主张用低毒溶剂逐步代替有毒有害溶剂。但一小部分为求得生存和抢占市场,开始采用一些低成本的高毒性化学溶剂和固化剂做原料替代品。其中,二氯乙烷对人体极具危害性,但由于价格只有丁酯溶剂的1/3,因而成为一些家具漆厂家的首选。但据了解,目前国内尚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二氯乙烷在涂料溶剂中的使用做出明确规定,家具漆的环保安全问题主要还依靠企业自律。
政策的出台需伴随一定的标准和法规,作为实施的导向和依据。VOC防治政策的出台将带动国内涂料行业相关标准实现逐步修订和完善,政策的强制性能够帮助减少环保型产品推广道路中的阻力,为正在发展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企业提供有利的宏观环境。
促进涂料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减少VOC排放需相关的技术、涂装工艺、生产设备作支撑,这对于企业的生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与涂料产业优化、转型和升级相一致。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工艺、涂装设备等成本的压力将让许多涂料企业面临发展困境。但所谓“优胜劣汰”,在这场“洗牌”中,那些有能力且致力于发展环保型产品的企业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他们依靠政府支持和前期投资,将最终形成自己的发展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而对于涂料行业来说,产业优化升级的趋势不可逆转,品牌企业的长足发展是推动这股大潮前进的强劲动力。
涂料协会秘书长杨渊德提出,企业应对VOC减排的对策是,在加快开发水性工业涂料及粉末涂料、大力发展高固体分和无溶剂涂料的同时,使用低毒的酯类溶剂替代烃类溶剂,涂料VOC标准制定室内室外并举,制定环保标准而非质量标准。此外,还要改进涂料生产工艺,从敞开式到全密闭式一体化;改进涂装工艺,实现可控制、密闭、可回收、可循环利用。
为涂料环保产品的应用提供“试金石”
近年来,涂料企业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对环保友好型产品进行推广,但成效似乎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一种新事物想要在短时间内就被普遍接受,这是比较困难的。譬如水性木器漆的推广和应用,由于消费者早已经习惯使用溶剂型产品,对水性木器漆的性能和施工并不十分了解,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自己较熟悉且有把握的溶剂型产品;二是消费者对净味、零VOC、零甲醛等环保产品的认知度低;三是企业技术和应用脱节,从而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国家出台的VOC防治政策具有强制性,能够为涂料企业发展低VOC等环保产品提供支持和依据,其宣传和推广也为环保涂料产品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市场机遇。同时,正在发展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企业也可以借政策的实施,测试环保产品在国内实际应用的程度,并对比之前总结出相关经验,从而摸着这块“试金石”趟过涂料产业优化升级的河流,到达成功的彼岸。
应对外资涂料巨头入侵的“利器”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众多外国涂料企业争相逐鹿国内大市场。日前,日本最大的涂料商关西涂料株式会社投资1100万美元在重庆长寿建设重防腐漆生产销售基地,这是国外涂料巨商进驻中国的又一典型案例。对于外国涂料巨头来说,他们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充裕的资金、高端市场营销,其高品质的产品极易敲开中国涂料市场的大门。而在投资收购方面,外国涂料企业只需注入资金和技术,进行产品升级即可实现投资运营。
相对来说,国内本土涂料品牌的发展则面临着诸多挑战,且不说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欠缺,其整个行业标准和产品结构都落后于欧美国家,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势头不够强劲。譬如,目前我国涂料行业溶剂型涂料占总产量的52.1%,远高于发达国家溶剂型涂料平均30%的水平;我国规定内墙乳胶漆的VOC含量应小于200g/L,欧盟的标准则更为严格,要小于75g/L,差距十分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本土涂料品牌突围的一个方向是:以品质取胜。借助VOC防治政策的出台,民族涂料品牌可集中优势发展环保产品,引进外国涂料巨头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差距,用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和消费者,从而最终造就名副其实的民族涂料品牌。
国家VOC防治政策的出台,不会成为涂料企业发展的“硬伤”,相反,谁能够抓住其带来的机遇,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市场赢得一席不败之地!
        
 
     			 
  
  近年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年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举办,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输送到千家万户,人们对于健康环保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国家和地区也增强了整治大气污染气体的决心和力度。2011年大运会将在深圳举办,为保障赛期的空气质量,深圳市人居环境委于今年3月份开始实施了一系列VOC整治措施,这是中国第一次用政府行为从根本上解决VOC的空气污染的问题;6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涂料行业减少VOC排放及降低溶剂毒性研讨会上,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正在编制中,VOC和可吸入颗粒物在重点区域将规定减排指标,具体的减排量化指标还没最后确定。
VOC的防治已然被提到国家政策的高度,如此强压让涂料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依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及“优胜劣汰”的原则,VOC防治将为涂料行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机遇,或将成为其发展的“拐点”。
有助于为涂料行业打造更为精准的“标尺”
相对于国外市场,中国涂料行业发展起步稍晚,相关标准和法规比较缺失,且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产品升级,一些标准亟待调整和完善。例如,在推广环保友好型产品中,国家和行业极力主张用低毒溶剂逐步代替有毒有害溶剂。但一小部分为求得生存和抢占市场,开始采用一些低成本的高毒性化学溶剂和固化剂做原料替代品。其中,二氯乙烷对人体极具危害性,但由于价格只有丁酯溶剂的1/3,因而成为一些家具漆厂家的首选。但据了解,目前国内尚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二氯乙烷在涂料溶剂中的使用做出明确规定,家具漆的环保安全问题主要还依靠企业自律。
政策的出台需伴随一定的标准和法规,作为实施的导向和依据。VOC防治政策的出台将带动国内涂料行业相关标准实现逐步修订和完善,政策的强制性能够帮助减少环保型产品推广道路中的阻力,为正在发展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企业提供有利的宏观环境。
促进涂料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减少VOC排放需相关的技术、涂装工艺、生产设备作支撑,这对于企业的生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与涂料产业优化、转型和升级相一致。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工艺、涂装设备等成本的压力将让许多涂料企业面临发展困境。但所谓“优胜劣汰”,在这场“洗牌”中,那些有能力且致力于发展环保型产品的企业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他们依靠政府支持和前期投资,将最终形成自己的发展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而对于涂料行业来说,产业优化升级的趋势不可逆转,品牌企业的长足发展是推动这股大潮前进的强劲动力。
涂料协会秘书长杨渊德提出,企业应对VOC减排的对策是,在加快开发水性工业涂料及粉末涂料、大力发展高固体分和无溶剂涂料的同时,使用低毒的酯类溶剂替代烃类溶剂,涂料VOC标准制定室内室外并举,制定环保标准而非质量标准。此外,还要改进涂料生产工艺,从敞开式到全密闭式一体化;改进涂装工艺,实现可控制、密闭、可回收、可循环利用。
为涂料环保产品的应用提供“试金石”
近年来,涂料企业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对环保友好型产品进行推广,但成效似乎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一种新事物想要在短时间内就被普遍接受,这是比较困难的。譬如水性木器漆的推广和应用,由于消费者早已经习惯使用溶剂型产品,对水性木器漆的性能和施工并不十分了解,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自己较熟悉且有把握的溶剂型产品;二是消费者对净味、零VOC、零甲醛等环保产品的认知度低;三是企业技术和应用脱节,从而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国家出台的VOC防治政策具有强制性,能够为涂料企业发展低VOC等环保产品提供支持和依据,其宣传和推广也为环保涂料产品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市场机遇。同时,正在发展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企业也可以借政策的实施,测试环保产品在国内实际应用的程度,并对比之前总结出相关经验,从而摸着这块“试金石”趟过涂料产业优化升级的河流,到达成功的彼岸。
应对外资涂料巨头入侵的“利器”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众多外国涂料企业争相逐鹿国内大市场。日前,日本最大的涂料商关西涂料株式会社投资1100万美元在重庆长寿建设重防腐漆生产销售基地,这是国外涂料巨商进驻中国的又一典型案例。对于外国涂料巨头来说,他们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充裕的资金、高端市场营销,其高品质的产品极易敲开中国涂料市场的大门。而在投资收购方面,外国涂料企业只需注入资金和技术,进行产品升级即可实现投资运营。
相对来说,国内本土涂料品牌的发展则面临着诸多挑战,且不说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欠缺,其整个行业标准和产品结构都落后于欧美国家,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势头不够强劲。譬如,目前我国涂料行业溶剂型涂料占总产量的52.1%,远高于发达国家溶剂型涂料平均30%的水平;我国规定内墙乳胶漆的VOC含量应小于200g/L,欧盟的标准则更为严格,要小于75g/L,差距十分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本土涂料品牌突围的一个方向是:以品质取胜。借助VOC防治政策的出台,民族涂料品牌可集中优势发展环保产品,引进外国涂料巨头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差距,用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和消费者,从而最终造就名副其实的民族涂料品牌。
国家VOC防治政策的出台,不会成为涂料企业发展的“硬伤”,相反,谁能够抓住其带来的机遇,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市场赢得一席不败之地!
上一篇:五大新型功能性涂料面世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
 
  已有
已有 杭州湖州绍兴马莱
杭州湖州绍兴马莱 巴洛克风格餐厅
巴洛克风格餐厅 马来漆工程097
马来漆工程097 马来漆工程095
马来漆工程095 马来漆工程094
马来漆工程094 马来漆工程086
马来漆工程086 马来漆工程082
马来漆工程082 马来漆工程078
马来漆工程078 马来漆工程069
马来漆工程069 马来漆工程065
马来漆工程065 马来漆工程061
马来漆工程061 马来漆工程060
马来漆工程060 马来漆工程051
马来漆工程051 马来漆工程036
马来漆工程036 马来漆工程034
马来漆工程034 马来漆工程031
马来漆工程031 马来漆工程028
马来漆工程028 马来漆工程001
马来漆工程001 马来漆工程002
马来漆工程002 马来漆工程003
马来漆工程003 马来漆工程004
马来漆工程004 马来漆工程005
马来漆工程005 马来漆工程006
马来漆工程006 马来漆工程007
马来漆工程007 马来漆工程008
马来漆工程008 马来漆
马来漆 仿石材
仿石材 艺术漆
艺术漆 液体壁纸
液体壁纸 肌理漆
肌理漆 荧光壁画
荧光壁画 质感涂料
质感涂料 特殊漆
特殊漆 彩石漆
彩石漆 进口涂料
进口涂料 金银箔
金银箔 墙体塑石
墙体塑石 艺术帛
艺术帛 艺术地坪
艺术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