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船舶涂料

面对外资船配企业入侵的严峻形势 中国船舶配套业如何应对?

时间:2011-07-06 10:27:56 来源: 作者:聪聪 点击:
市场:政府企业,上下合力

事实上,外企的大规模入侵多少也对我国扶持船配业发展的政策产生了“搅局”的作用,导致我国船配企业打“翻身仗”的难度加大。可以说,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大扶持船配业发展的力度,尤其是最近几年出合了不少政策,但这种政策性扶助很快就遭到了“不设限进入”的外企的强势冲击。

面对外资船配企业入侵的严峻形势,中国船舶配套业如何应对?企业该做些什么?有关政府部门又该做些什么?对此,张新龙表示,当前,必须坚决改变重造船、轻配套的传统观念,真正将发展船配业作为产业做强的重中之重,借鉴韩国的成功经验,使政府和企业上下形成合力,才能将我国船配业做大做强。

从政府层面来看,相关部门应对造船业和船配业发展进行统筹谋划,使两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要鼓励造船企业给予配套企业充分的支持,使用国内的船配产品,并为船配企业提供专门的技术和资金保障;要提供相关政策支持,比如为配套企业需要引进的技术设备提供优惠的税收和金融政策,出台扶持政策,鼓励配套企业进行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对严重影响我国船配业发展的某些外资船配企业要“设防”,为配套企业的发展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从企业层面来看.船配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做好技术储备工作;要调整产品和业务结构,研制高端新型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质量意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逐步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全球服务网络,增强核心竞争力。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十二五”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船配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如何抓住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加快我国船配业发展,是我国船配企业、造船企业、投融资机构和有关政府部门共同关心的话题。对此,张新龙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船舶配套业应重点发展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清船舶配套业的内涵,拓展范围,从原有的商船配套进一步向海洋下程、游艇等配套延伸;二是要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本土化设备装船率,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系统集成与总装配套能力;三是要坚持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自主创新,逐步掌握自主技术,打造自主品牌,建立起全球售后服务网络。

那么,在发展船配业方面,如何看待引进国外技术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如何使整个船配产业做到既适应造船业不断发展的需求,又不受制于人?张新龙认为,对引进国外技术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需要辩证地看待,技术引进是自主创新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就会走很多弯路,付出更高的代价;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引进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对核心关键技术的掌握,不能只满足于做生产性企业,而要向研发性企业转型,而且,要持续坚持技术研发投入,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有建设性地技术改进,从而真正增强我国船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面对外资企业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