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技术

研究双组分道路标线涂料的制备与应用

时间:2011-06-28 13:02:35 来源: 作者:孙慧 点击: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和公路交通的日趋繁忙,交通标线的划设量猛增。目前大量使用的是热熔型标线涂料,虽然使用寿命较长,但施工时需要将涂料加热到200℃左右,不仅耗用燃料,且存在安全隐患。而对积雪较重的北方城市而言,2mm厚的热熔标线涂层易被扫雪机铲坏,对磨损的标线重新划设时,残留的涂层又很难清除,费工又费时,因此需要研制能够节能减排、耐用且反光效果好的,适合积雪地区使用的标线涂料

1.试验部分

1.1树脂的选用

树脂是标线涂料的主要成膜物和粘结剂。市场上曾有过用环氧树脂作主要成膜物的双组分标线涂料,但因其含有有机溶剂,耐候性差且施工不便,故没有得到推广应用。本试验则选用耐候性好、污染少的活性丙烯酸树脂与丙烯酸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交联成涂层。

1.2涂料参考配方(见表1)

表1涂料参考配方

表1涂料参考配方
 
1.3树脂合适用量试验

标线涂料划设的标线涂层要在使用过程中耐磨,与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涂料本身的施工性能良好,涂料的成本要低。其中耐磨性体现标线的使用寿命,为确定树脂的合适用量,对试样进行以下耐磨性试验。试验仪器和设备:精密电子天平(称量0.001g);JM-3膜磨耗仪。试验的环境条件:试验温度22℃;相对湿度51%(按GB/T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温度”)。试样制备:将涂料刷涂或喷涂在磨耗仪专配的玻璃圆板上,放置在试验室内,24h后进行耐磨性试验。试验方法:按GB/T1768《膜耐磨性测定法》采用JM-100橡胶砂轮,在压力为1000g的条件下,对玻璃圆板上的涂膜磨200转后,用精密电子天平称量涂膜的失重(mg),每个样品称重2次,取算术平均值,试验结果见图1。从耐磨性考虑,图上显示树脂的合适用量为45%,此时的标线涂层耐磨性最好。
 
图1树脂的用量与标线涂层耐磨性的关系

图1树脂的用量与标线涂层耐磨性的关系
 
1.4填料的选用和级配

涂料中的填料在涂层里的作用是使涂层饱满,增加涂层的强度和耐磨性,并降低涂料的成本。通常的标线涂料采用100~400目的粗填料,为了提高所研制产品对路面的附着性和耐磨性,特选用粒径为1000目的碳酸钙和粒径为800目的石英砂为填料,以1∶0.58的配比调制涂料。将涂料涂刷或喷涂在厚0.2~0.8mm、面积120mm×50mm的马口铁板上,在试验室内放置24h后按GB/T1720《膜附着力测定法》测附着力,试验得到的结果是2级,优于交通行业标准JT/T280-2004的双组分标线涂料涂层附着力≤4级的要求。

1.5钛白粉的合适用量试验

标线涂层的颜色洁白、鲜明,则标线的视认性好,夜间的反光效果也好。本试验确定钛白粉合适用量的方法就是测标线涂层的色度性能,根据测出的亮度因数大小来确定钛白粉的合适用量。按GB2893《安全色》的要求,用300μm的涂膜涂布器将涂料刮涂到200mm×500mm×5mm的水泥石棉板上,在试验室内放置24h后,用D65标准光源照明,观察条件为45°/0°的色彩色差计对涂层上任取3个点进行测定,结果见表2。
 
表2钛白粉用量与标线涂层亮度因数的关系

表2钛白粉用量与标线涂层亮度因数的关系
 
表2表明:配方中的钛白粉用量为10%时就达到交通行业标准JT/T280-2004规定的白色标线涂层亮度因数≥0.75的要求,为了使该产品有优异的标识性和反光性,将钛白粉用量定为12%。

1.6引发剂的合适用量

引发剂的用量取决于施工时的环境温度,由于季节的不同,施工时的环境温度相差很大,为此引发剂的用量应在0.5%~1.5%范围内调节,温度高时可少用,温度低时适当增加用量。

关键词: 研究双组分道路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