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树脂
宜宾阳春工业园将建设为全国最大聚氨酯产业基地
宜宾市江安县阳春工业园区始建于2005年底,园区位于宜宾市江安县长江北岸,跨阳春、桐梓两镇,是宜宾市和江安县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而全力打造的工业发展平台。
四大基地 建设百亿园区
目前,园区已开发面积8平方公里,实际利用面积5平方公里,已有32户企业入驻园区,入园企业协议总投资已超过100亿。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9.3亿元,销售收入60.3亿元。通过持续建设,把江安阳春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氯碱基地”、“中国最大的聚氨酯产业基地”、(文章来源环球聚氨酯网)“中国最大的竹纤维产业基地”、“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价值区――川南酒乡”基地,力争在2012年建成省级“100亿元工业园区”。
主业突出 建设特色园区
园两区、品牌发展。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东片区为15平方公里的化工园区,西片区为5平方公里的康家坝农产品加工园区。2006年被列为全省八个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园区之一,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优秀园区”和“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推荐特色园区”,2009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即:1525工程园区)、四川省第二批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主业突出、特色鲜明。东片区定位为化工产业区,以“氯碱化工、磷硫化工、TDI化工、竹加工”为主导产业;西片区定位为农产品加工区,以“白酒等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形成了氯碱化工产业链、硫磷化工产业链、TDI化工产业链、竹纤维产业链、白酒产业链五大循环产业链。
三大配套 建设效益园区基础设施
“七通一平夯实基础”。自2005年建园以来,园区已累计投资7.97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三横多纵”的公路网络;江北220千伏输变电站、天然气配气站已建成投入运行;园区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即将投入运行;园区2座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工业统一渣场、生活垃圾处理厂及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均已启动建设,预计2011年6、7月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园区内水、电、气、土地、环保、运输、通讯等配套要素建设逐渐完善,市政、商贸、文教、卫生、安置等管理服务更加优化。
公共服务“七项创举提升效能”。 组建了以县长为主任,县委、县府分管常委、副县长为副主任的江安阳春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统筹园区建设工作。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规范服务”,对入驻企业实行“代达服务、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真正实现“办事程序一线制”、“行政审批盖章制”、“办事效率限时制”、“服务收费一费制”、“涉企检查申报制”、“办事结果问效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运行效率和园区管理水平。
公共设施“八大平台助推发展”。成立了“江安阳春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融资平台;“江安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融资担保平台;“园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信息网络平台,依托“海丰和锐红褐色化工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中心;华夏酒业白酒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省级中心”建设园区技术研发平台等八大平台。
四大基地 建设百亿园区
目前,园区已开发面积8平方公里,实际利用面积5平方公里,已有32户企业入驻园区,入园企业协议总投资已超过100亿。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9.3亿元,销售收入60.3亿元。通过持续建设,把江安阳春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氯碱基地”、“中国最大的聚氨酯产业基地”、(文章来源环球聚氨酯网)“中国最大的竹纤维产业基地”、“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价值区――川南酒乡”基地,力争在2012年建成省级“100亿元工业园区”。
主业突出 建设特色园区
园两区、品牌发展。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东片区为15平方公里的化工园区,西片区为5平方公里的康家坝农产品加工园区。2006年被列为全省八个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园区之一,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优秀园区”和“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推荐特色园区”,2009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即:1525工程园区)、四川省第二批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主业突出、特色鲜明。东片区定位为化工产业区,以“氯碱化工、磷硫化工、TDI化工、竹加工”为主导产业;西片区定位为农产品加工区,以“白酒等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形成了氯碱化工产业链、硫磷化工产业链、TDI化工产业链、竹纤维产业链、白酒产业链五大循环产业链。
三大配套 建设效益园区基础设施
“七通一平夯实基础”。自2005年建园以来,园区已累计投资7.97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三横多纵”的公路网络;江北220千伏输变电站、天然气配气站已建成投入运行;园区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即将投入运行;园区2座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工业统一渣场、生活垃圾处理厂及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均已启动建设,预计2011年6、7月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园区内水、电、气、土地、环保、运输、通讯等配套要素建设逐渐完善,市政、商贸、文教、卫生、安置等管理服务更加优化。
公共服务“七项创举提升效能”。 组建了以县长为主任,县委、县府分管常委、副县长为副主任的江安阳春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统筹园区建设工作。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规范服务”,对入驻企业实行“代达服务、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真正实现“办事程序一线制”、“行政审批盖章制”、“办事效率限时制”、“服务收费一费制”、“涉企检查申报制”、“办事结果问效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运行效率和园区管理水平。
公共设施“八大平台助推发展”。成立了“江安阳春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融资平台;“江安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融资担保平台;“园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信息网络平台,依托“海丰和锐红褐色化工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中心;华夏酒业白酒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省级中心”建设园区技术研发平台等八大平台。
下一篇:二氧化碳降解聚氨酯等材料遭遇难题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