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文集

老子《道德经》道出品牌内在的哲学涵义

时间:2011-06-01 11:16:31 来源: 作者:爱卡 点击:
老子已经离开我们2600多年了,当时老子的社会也没有品牌一词,但为什么题目叫老子谈品牌呢?虽然老子没有直接谈品牌二词,但洋洋洒洒的五千言的《道德经》却道出了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品牌的哲理。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虽然此话说的是对宇宙起源的探索和认识,但也道出了品牌其内在的哲学涵义。

中国字是象形文字,“品牌”的品字是有三个口组成的,这说明品牌是与口有关系的。这里的口就是百姓的口碑,一个口生成二个口,二个口生成三个口,三个口便成了品牌。在中国凡是与品挂钩的词大都是表达一个物质的好与坏的,如品质、品味、品格等等,所以品牌的实质就是老百姓的口碑,如果一个事物的口碑通过口与口相传而一直到无穷的地步就成了品牌。这就是老子《道德经》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的具体意义。品牌的道就是口碑,“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句俗语也说出了口碑的真正内涵。(更多有关爱维龙媒段俊平先生作品,请关注《段俊平:中国化危机管理全攻略》)

一件商品的口碑构成了他的品牌,同样一个人的口碑也构成了这个人的品格。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否成为品牌不由哪个机构或哪个部门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一个人的人品也不可能有自己来评价,而是要由与其熟知的朋友与同事来评判,一个为官为政者的执政好与坏也一定是由百姓说了算。纵观中国五千年发展史,流芳千古、美名传扬的一定是老百姓的口碑留下来的,纵使当时由于历史的局限史书多么带有倾向性,但最终还是会被老百姓拨乱反正以还历史事物本来面貌的。所以一个社会中无论为官为商,要想形成品牌美誉度一定要厚德载物,一定要赢得大多数人民的认可,这样才能成为品牌。这样的品牌才会有生命力。

既然口碑是品牌的形成之道,那么如何形成口口相传的口碑呢?老子《道德经》中所论的真善美,其实就是形成品牌最重要的三个方面。要想形成品牌,无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或一个人都要做到真善美。真善美是口碑的基础,是形成品牌很重要的三个方面。

真就是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我们有些企业往往不在“真”上做文章,为了追求利益,投机取巧,结果坑害的不仅是老百姓,更毁了自己的品牌。许多企业创业初期还比较实实在在的做品牌,可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以后,企业却走向了与树立品牌相违背的发展之路。过去倒下的许多中国企业便是最好的例证。如早期的秦池酒,曾以品牌赢得了市场,却没有在“真”上下功夫,因往酒里灌水,弄虚作假而把自己的品牌砸掉了。

善就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善是构成品牌的灵魂,一个企业一定要对消费者和社会承担起责任,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终极目标,这样才能成为口与口相传的品牌效应。善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指路明灯,一旦这盏灯灭了,这个品牌就会被老百姓所抛弃。我们的身边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大多数是企业价值观出了问题,为了追求高额回报,把利润当成了企业的唯一追求目标,结果丧失了企业生存的道德本源,造成了负面的口碑,这个品牌就会消亡,三鹿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

美是真与善最终的表现形式,有了真和善,我们的理念和行为就会表现出美的一面,美包括精神层面的美和物质层面的美。形式美是老百姓口碑的一个初级层次,要想达到百姓内心的认可,还要在美的内涵上做文章。美是多层面,它涉及了一个企业的人、事、物三方面的形象的综合特征。只有把人、事、物三者的美达到统一和谐,这个产品才能赢得百姓的口碑。

关键词: 老子道德经品牌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