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技术

研究用紫外固化工艺制备的汽车玻璃超亲水涂膜

时间:2011-05-25 12:21:48 来源: 作者:孙慧 点击:
传统的汽车玻璃是由高品质浮法玻璃原片经过切割、磨边、印刷、热处理成型加工而成。水在普通汽车玻璃表面形成25°左右接触角,由于水珠对光的折射,常常使司机在下雨的情况下,无法透过玻璃看清前面的物体。同时,由于汽车经常暴露在室外,容易受粉尘的影响,玻璃表面更容易沾上很多不易清除的污垢,影响安全性能。在普通汽车玻璃产品表面涂覆一层超亲水薄膜,当水接触到玻璃涂膜表面时,会迅速铺展,形成均匀的水膜,因此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水膜在重力作用下流走时还能有效带走污渍,从而保持了玻璃的清洁。这就是汽车玻璃超亲水涂膜的概念。物体表面的亲水性能与表面的结构与液体的性质密切相关,液体对固体的润湿程度体现为液体对固体的接触角大小,研究表明如果接触角θ<90°,可定义物质表面是亲水的;θ<5°,可认为表面是超亲水的[1-2]。目前,汽车超亲水涂膜的制备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法[3]、物理气相沉积法[4-5]和溶胶凝胶法[6]等。化学气相沉积法及物理气相沉积法设备价格昂贵,成本较高,而溶胶凝胶法制备超亲水涂膜中后处理过程需要高温烧结,影响了汽车玻璃的热加工性能。本文拟采用酸性硅溶胶与丙烯酸羟丙酯(HPA)反应合成杂化溶胶,然后涂覆在经热加工处理后的普通汽车玻璃上,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固化[7-10],得到超亲水的汽车玻璃涂膜。该方法工艺简单、膜层优良,适合于现有汽车玻璃加工的工业化生产工艺。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酸性硅溶胶(30%):工业级,江阴夏港轻工助剂厂生产;丙烯酸羟丙酯(HPA):工业级,南京高淳银林化工厂生产;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化学纯,上海宝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1,1-二甲基-1-羟基苯乙酮:分析纯,上海汽巴高桥化学有限公司生产;正丙醇:化学纯,上海化工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汽车玻璃: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公司生产。

1.2仪器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EQUINOXSS型,德国BRUKER光谱仪器公司生产;电子显微镜:Quanta200FEG型,美国FEI公司生产;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SRS3400,德国BRUKER光谱仪器公司生产;光谱仪:PE100型,美国PERKINELMER光谱仪器公司生产;接触角测试仪:SL200B型,上海梭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涂膜铅笔划痕硬度测试仪:QHQ-A型,天津市材料试验机厂生产。

1.3紫外光固化硅溶胶/HPA杂化溶胶的合成

量取50mL硅溶胶(30%),升温至35℃,边搅拌边用滴液漏斗以1.5mL/min的速度滴加一定量的HPA;滴加完成后再30℃保温搅拌1h。之后转入旋转蒸发器中,在40℃下减压反应并除去水分,体系真空度为0.096MPa,反应2h后得杂化溶胶。向杂化溶胶中加入HDDA0.24g和1,1-二甲基-1-羟基苯乙酮0106g,再加入一定量的正丙醇稀释,搅拌均匀后得到紫外光固化涂料液。

1.4紫外固化超亲水汽车玻璃的制备

涂膜所用的玻璃选用的是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公司的上海大众系列成品玻璃,玻璃表面先用稀盐酸清洗,接着超声清洗,随后浸入氯化亚锡处理,在干燥箱中烘干备用。涂装时玻璃表面与水平面成45°,涂料喷涂在玻璃表面,自然流平,随后放入紫外光固化箱中,紫外光固化灯功率为1kW,紫外光波长为365nm,照射3min之后固化成膜。

2结果与讨论

2.1影响薄膜性能的因素

2.1.1硅溶胶/HPA相对含量

硅溶胶与HPA的比值对薄膜性能影响很大。随着V(硅溶胶)∶V(HPA)值R的变化,薄膜亲水性能、均匀性及外观均发生变化。表1为反应温度为30℃时,不同R值时薄膜的性能对比。

表1不同(R值)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表1不同(R值)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紫外固化时,HDDA的两个双键打开,与丙烯酸羟丙酯交联,HDDA的量足以与全部丙烯酸羟丙酯交联。硅溶胶与HPA的比值发生变化时,过量的丙烯酸羟丙酯可能与HDDA交联,产生覆盖作用。R值增加时,接触角降低,亲水性提高,同时区域接触角变化率降低;R值减小时,覆盖作用增加,接触角提高,亲水性降低,同时区域接触角变化率增加。R=0.1,颗粒较少、外观均匀、接触角4.50°。在杂化溶胶中,Si—O—Si结构属于硬嵌段,而体系中存在的丙烯酸酯基团是软嵌段。用铅笔划痕硬度仪对薄膜进行硬度试验,结果发现,随着酸性硅溶胶含量的增加,体系中硅羟基自缩合的几率增加,形成Si—O—Si的结构增加,体系中硬嵌段含量增加,薄膜硬度提高。R=0.1时硬度达到5H。

2.1.2减压反应温度

R值为011时控制减压反应时间为1h,不同配比反应物在30~55℃下减压反应制备的薄膜性能比较见表2。
 
表2不同减压反应温度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表2不同减压反应温度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在杂化溶胶制备过程中,硅溶胶中的SiO2溶胶粒子除了通过Si—OH基团与HPA中的羟基缩合而以共价键连接丙烯酸酯基团外,还可能发生溶胶粒子间自缩合形成新的Si—O—Si链连接,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薄膜表面颗粒产生SiO2溶胶粒子聚集越来越多,粒径大到一定程度时,便无法再与丙烯酸酯单体互溶,涂到玻璃表面上就与涂膜液体系分相,以颗粒的形式存在于薄膜中。杂化溶胶制备过程中若温度越高,会导致Si—OH的缩合反应加剧,所得杂化薄膜颗粒越多,这与实际结果一致。因此,杂化溶胶制备过程中要控制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以免硅溶胶SiO2溶胶粒子大量缩合,既降低了杂化薄膜的亲水性,又导致薄膜表面颗粒增多。用铅笔划痕硬度仪对薄膜进行硬度试验发现,杂化溶胶薄膜的硬度与硅含量变化有关,与反应温度无关。

关键词: 研究紫外固化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