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文集

中国漆器时尚化回归生活

时间:2011-04-27 11:10:39 来源: 作者:孙慧 点击:

一门艺术,要火起来至少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人才(创作者),一是市场(消费者)(荐:艺家唐明修----华盛顿艺术演讲会)。

中国器的复兴,已经进入当下历史与文化的机遇,艺术家与市场都准备好了吗?

日本艺师在器上描金在福州可以看到不少消费场所以器为装饰漆器保护基地的师傅在漆瓶上绘彩漆之突围世博会――中国馆――福建馆,我们可以在展厅里看到一对描金绘彩的漆器花瓶,高3.6米,图案为雍容富贵的缠枝牡丹,但分量却很轻,一个壮实男人能够抱起来――如果允许你一试身手的话。据福州市经委副主任陈碧玉女士介绍,这对瓶子做了整整5年,披麻披灰及髹漆、雕填、绘彩再加戗金戗银,将近一百道工序,价值在200万元以上。这就是名扬四海的中国传统工艺――脱胎漆器。在福建馆的会客厅还挂着一幅三联形式的现代漆画,内容为福州的古民居群落――三坊七巷。这是年轻艺术家对传统漆器的敬礼,更是一次狂妄的“僭越”。

为何僭越?这幅作品的作者、福建漆画艺术家汤志义对记者说:“中国漆器必须突围,否则死路一条(荐:东方的漆艺术家唐明修——纵向空间中的自在陈勤群)。”

福州漆器,曾经光彩照人

中国现代漆器产地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扬州、上海、重庆、福建、山西平遥、贵州大方、甘肃天水、江西宜春、陕西凤翔等地。按工艺特征来分的话,有雕漆、镶嵌、推光、雕填、漆线装饰等,而福建漆器的特点是脱胎按工艺特征来分的话,有雕漆、镶嵌、推光、雕填、漆线装饰等,而福建漆器的特点是脱胎。
 
\

日本漆艺师在漆器上描金

\

\

中国漆器时尚化回归生活
 
所谓脱胎,即在制作前先有一个石膏模子,然后在模子表面披麻(锤打过的麻布)披灰(瓦灰)数层,待稍干后打掉器胎清空胎体,留下轻巧的漆布层,再反复髹漆几十道,最后进行装饰(荐:扬州漆艺的特色和工艺特点)。所以脱胎漆器质地轻巧坚固,色泽鲜艳古朴,耐热,耐酸,耐碱。“举之一羽轻,视之九鼎兀”是郭沫若对它的赞美。建国后的数十年里,福建漆器也一直是足以代表我国工艺水平的国宾级礼品和大宗出口产品,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三宝”(荐:“漆画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如果放在长达7000年的中国漆史上考察,脱胎漆器还显得很年轻,它只有300多年。福州人至今对漆匠师傅沈绍安怀有无比的敬意,清初,中国漆器看似繁荣,实则已经进入衰落期,汉夹、唐平脱、宋素髹、元雕漆这四项绝活只剩下雕漆一项了。

明时,大量漆匠反倒去日本学习漆艺,作为港口的福州,因此成了漆器的集散地和艺人集中的城市。沈绍安这位漆匠在双抛桥开了一家漆器店,生意勉强,为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去寺庙或官宦人家揽些活。有一次他偶然发现寺庙里的匾额,内芯木头已经腐朽,但用漆灰夏布裱褙的底子还完好无损。于是从中受到启发,回家后仿照旧匾,用泥土塑出模型,在模型外裱上夏布,涂上大漆,等漆干后脱模,再行髹漆上色(荐:当东方遇到西方,文森漆画重庆展览)。经过反复试验,领悟了失传几百年的夹漆器技法,最终发明了脱胎漆器。

沈绍安没有停止探索,他改用极细的麻布或丝绸糊胎,形成的漆胎与原泥基本一致,质地非常轻薄,漆面的绘彩就容易传神鲜亮,花卉人物犹如活生。由沈绍安进贡朝廷的脱胎菊瓣形朱漆盖碗,壁薄如纸,厚不及毫米,乾隆帝见后龙颜大悦,亲自在盖碗内外用隶书填金题诗一道:“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轻,啜茗合陶句,露掇其英(荐:漆器)。”脱胎漆器的问世不仅为中国漆器行业注入新时期的特点,也使福州一跃而成为漆器名城”脱胎漆器的问世不仅为中国漆器行业注入新时期的特点,也使福州一跃而成为漆器名城。要知道,福州本身并不产大漆。

关键词: 中国漆器时尚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