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颜料
有机硅延伸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
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将出现阶段性过剩,一直以来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出现逆转,缺乏竞争力的单体生产企业将面临生存困难;而有机硅下游高端产品尚需进口,市场缺口较大,消化单体的出路在于开发下游精细有机硅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有机硅深加工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第五届有机硅精细化学品市场交流会上了解到的。
上游单体呈阶段性过剩
我国有机硅单体生产走过了从基本依赖进口,到自给率逐步提高,直至产能过剩的历程。上世纪末,我国还只有一套万吨级有机硅单体生产装置。随着技术瓶颈的突破和反倾销的成功,有机硅单体产能出现了井喷式增长。“2002年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仅为10万吨,2009年已经达到100万吨,预计2012年将达到200万吨。目前我国有机硅单体已经出现阶段性过剩。”蓝星星火有机硅厂市场部经理戴加勇说。
戴加勇介绍说:“近几年,全球有机硅产业向中国转移,现在几乎所有的有机硅跨国公司都在中国安营扎寨。全球的有机硅单体产能增长基本都在中国,而国外单体产能并无增长。中国将从有机硅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
广州吉必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跃林说:“中国现有、在建和准备建设有机硅单体的单位多达20余家,是全球第一。2005年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比例仅15%;2010年有机硅单体产能达到160万吨,占全球有机硅单体总产能的40%,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有机硅单体生产基地和出口国。”
中国硅材料信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白洪强认为,就中长期而言,整个有机硅市场的未来前景仍是乐观的,但近期确实存在有机硅大宗原材料出现相对过剩的风险。但由于行业已经处于低谷,有机硅单体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
下游高端产品缺口较大
有机硅下游产品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有机硅产品3千克,而我国仅为0.3千克,国际上有机硅品种牌号有约1万种。据中国硅材料信息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中国有机硅市场份额占全球的30.8%,超越美国和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有机硅产品消费国。2010年中国有机硅消费量约为47万吨(折硅氧烷),产量40万吨(含再生3万吨),净进口约10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20%。
有机硅行业权威专家、有机硅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傅积赉说:“我国许多高附加值的有机硅产品仍然依赖进口。有机硅下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牌号偏少,高品质和功能性产品开发不足。在相当多的高新技术应用领域,仍以采用国外公司提供的产品为主,本土企业很难插足,特别是高利润的下游深加工产品依赖进口。”
戴加勇认为,有机硅下游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有机硅消费量保持了15%~20%的增长,远远高于全球4%~5%的增长速度。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有机硅消费量还会保持15%左右的增长。随着应用的普及,有机硅产品已经从特种化学品向通用化学品转变,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开发新产品。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