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新闻

中国黄海遭化工污染严重!

时间:2011-04-04 11:42:44 来源: 作者:孙慧编辑 点击:
国家战略下的黄海海岸线正经历着从未有的巨变,巨变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

文中所涉黄海沿海化工园区分布图
 
52岁的水产商人王永贵已经上岸5年了,院墙外就是曾经远近闻名的燕尾港海洲湾渔场。转行是没办法的事。昔日的国家二级渔港,当年盛产的梭子蟹、海洋对虾如今已基本绝迹。渔民们想要有所斩获,必须将船开到七八个小时外的深海,而在2003年,捕捞范围还只限于一小时船程。

取代渔港繁荣的是2005年底开始兴建的连云港市燕尾港临港开发区,“化工”成了这里的新名片。

“大海彻底死了”,王永贵说。2005年,他的说法还有所保留,只是“大海死了”。“偶尔能听到零星的海鸟叫和马达声,绝大多数时间里渔港死一般寂静。”

和渔民一起抛弃燕尾港的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头鲸。燕尾港处于灌河和黄海的交界口,每年的五六月份,成群结队的虎头鲸从这里逆流而上,由黄海进入灌河,再洄游至洪泽湖,沿途交配产子。然而化工园区建成后,虎头鲸再也没有出现过。

此刻,沿着灌河和黄海海岸线,方圆数十公里内,化工园区成了新主人,除了燕尾港,还有堆沟港、陈家港、头罾等有着合法身份的化工园区,彼此相距均一二十公里,分属于江苏的盐城和连云港两市。

它们都有着令人迷幻的名字,比如绿色、环保、生态等名头;它们都规模宏伟,且雄心勃勃,燕尾港园区规划规模三万亩,而滨海头罾化工园区更是大手笔,单“沿海化工”一家企业就占地1000亩,黄海的纯净,却再难寻回了。
 
\


江苏省连云港市燕尾港镇的一条排污口通往当地最大的河流——灌河的入海口。
 
沉重的化工,暗藏的玄机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权威报告显示,2010年,在近海监控点“灌云化工园区排污口”(连云港)和“王港排污口”(盐城)的水质状况都为劣四类,黄海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竟为“极差”。

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结局。在堆沟港镇,政府的招商词描绘其为化工产业的理想之地,一度最大的卖点便是“环境容量大”,在当地一位官员看来,“这是此地无银的广告词,其实质就是暗示纳污能力大。”

2008年8月,堆沟化工园区高调宣称建成了污染物控制中心,通过数字化远程视频平台,全天候监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

但现实却大相径庭。2月27日,南方周末记者在该园区轻易就发现靠近河沟的两家企业,有着自己的直排管道,隐藏在枯黄的草丛里,黄色的污水经过一个闸口排入灌河,最终进入黄海。

化工园环保分局就设在园区一角的管委会里,从2005年开始,这里的工作人员每月都多了650元的污染补助。

2009年底,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率队的国家海洋环境联合执法组,在堆沟化工园区检查时,一些偷排废水的企业被“逮了个正着”。张力军不得不向江苏省政府交底:这些化工园区存在着巨大的污染风险和近岸海域环境隐患。

副部长揭示的其实是一个当地早就公开的秘密。盐城和连云港两市的化工园区长期共排一河污水,共污一片近海,灌河两岸的官员彼此心照不宣,盐城市环保局的一位官员说了大实话:“大家都有份,很难追究具体责任。”

而所谓的污水处理厂,本是化工园区最后的屏障。按规定,化工厂首先要对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才可送进污水处理厂,然而“很多工厂的废水都没有预处理环节,使得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废水成分复杂难以严格处理,原本的集中治污最后却成了集中排污”。上述官员无奈地解释道。

如果说对污水的处理还有污水处理厂做做摆设,那废气的排放就更加明目张胆,当地人所共知的是,夜里十点到凌晨两点是化工园区的集中排气时段,“满大街刺鼻的臭气”。

如果说污水处理厂形同摆设尚属无奈,那么园区内所谓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则是主动暗藏玄机。2010年,滨海沿海工业园职业卫生服务中心建成试运行,一位工作人员道出了其中的奥妙:每隔几个月,中心会对化工园区工人进行体检,主要是三方面:呼吸系统如肺部是否有阴影、血液里是否苯超标、肝脏功能是否出现异常。而一旦发现问题,中心会将体检报告交给企业,企业就会用一个合适的借口或理由辞退工人,但工人却仍旧蒙在鼓里。

关键词: 中国黄海化工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