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文集
家电板用黑色导电背漆的研制
冯春苗,吴奎录,李大鸣,王利群  
    (中化建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江苏常州213016)
 
 
  摘 要 : 讨论了家电板用黑色导电背漆的研制 , 着重讨论了导电材料的选用、树脂、颜填料及助剂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 导电背漆 ; X 型导电粉 ; 卷材涂料 ; 树脂 ; 颜色比 ( P /B) ; 家电板 
    0  引 言 
    家电板的背面在特定情况下要求具有较好的导电功能 , 一般要求背面电阻 < 20 Ω。有些钢板 ( 如镀锌板 ) 自身具有较好的防锈功能 , 可选择不涂背漆 , 但有很多厂商使用极易生锈的冷轧钢板 , 这就需要背漆的保护。针对这一市场要求 , 本实验研发了黑色导电背漆。 
    1  实验部分 
    1. 1  主要原材料 
    HY - C - 04 树脂、 HY - E - 05 树脂、 HY - C - 03 树脂、 HY - C - 05 树脂 : 江苏鸿业公司 ; 氨基树脂 : 工业 , 进口 ; 改性环氧树脂 : 自制 ; 钛酸酯偶联剂、导电镍粉、乙炔炭黑、石墨粉、炭黑 : 工业 , 国产 ; X 型导电粉、导电炭黑、助剂 : 工业 , 进口。 
    1. 2  涂料配方 
    涂料配方见表 1 。 
    1. 3  实验步骤 
    将树脂、颜填料、分散助剂和适量溶剂混合均匀 , 以实验室小型砂磨机研磨到细度 < 25 μ m 后 , 加入其余树脂、交联树脂、助剂 , 高速分散混合均匀 , 制得导电涂料。制板检验性能。 
 表 1 涂料配方
    1. 4  导电性能检验方法 
    1. 4. 1 制板 
  宝钢冷轧钢板 , 经除油后钝化 , 以 6 # 线棒刮涂 , 板温 224 ~ 241 ℃ , 膜厚 3 ~ 5 μ m 。 
1. 4. 2 检测 
试样平放桌上 , 背漆一面向上 ; 两铝板 ( 厚 3 mm , 20 mm × 20 mm , 切边用砂纸打磨光滑 , 不可有氧化层 ) 。清洁干净后置于漆面 ( 间隔 50 mm ) ; 将数字式欧姆表两探针分别压紧于两铝板上 , 记录欧姆表读数。 
2  结果与讨论 
2. 1  导电机理 
本导电背漆是由导电填料、绝缘性树脂、助剂和溶剂组成 , 属添加型导电涂料 , 该种涂料的导电机理主要是渗流作用和隧道效应。 
  在导电填料填充的涂层中 , 只有当导电粒子的填充量大到某一特定值 ( 绝缘性聚合物的堆积密度小到一定值 ) 时 , 才有电流流经的通道 , 涂层才具有导电性 , 此特定值称为渗流临界值。渗流作用就是导电粒子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导电作用。渗流作用说明随着导电粒子数量的增加 , 涂膜导电性能增大 , 下面的实验也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 
  导电粒子成膜后导电粒子或粒子团之间必有绝缘性聚合物包覆。在导电粒子之间 , 通过聚合物薄层的导电机理主要是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当两个导电粒子之间的非导电层很薄时 , 在电场作用下 , 电子越过很低的势垒 ( 或者说经过隧道 ) 而流动的现象称为隧道效应。 
2. 2  导电材料的选择及用量的确定 
导电材料主要分为如下类别 : 金属类、碳类、金属氧化物类、无机盐类、导电高分子类、复合导电材料以及作为抗静电剂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类。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 , 选择导电材料时主要考虑导电性能好、价格较低的材料。 
2. 2. 1 导电炭黑、乙炔炭黑和石墨 
选用哥伦比亚公司的超导炭黑 , 基料树脂为 HY - C - 04 聚酯树脂 , 以氨基树脂为交联剂。表 2 为导电炭黑的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干膜厚 3 ~ 5 μ m) 。 
表 2 导电炭黑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从表 2 结果可以看出 , 随着导电炭黑加入量的增加 , 涂膜的电阻减小 , 但在实验中发现 , 在颜基比为 0. 1 时 , 涂膜已出现粉化现象 , 颜基比为 0.25 时 , 漆膜已完全粉化。实验发现乙炔炭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与导电炭黑相比石墨吸油量较小 , 实验发现颜基比为 0 . 7, 涂膜电阻 4 ~ 5 k Ω时 , 涂膜外观也已出现粉化 ; 颜基比为 1 . 15, 涂膜电阻 600 ~ 800 Ω时 , 漆膜已中等粉化。可见 , 在得到正常涂膜的情况下 , 导电炭黑、乙炔炭黑和石墨具备的导电性无法将漆膜的电阻降至 20 Ω以下。 
    2. 2. 2 导电镍粉 
    选用日本进口导电镍粉 , 树脂体系与 2. 2. 1 中所述相同。表 3 为导电镍粉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表 1 涂料配方
    1. 4  导电性能检验方法 
    1. 4. 1 制板 
  宝钢冷轧钢板 , 经除油后钝化 , 以 6 # 线棒刮涂 , 板温 224 ~ 241 ℃ , 膜厚 3 ~ 5 μ m 。 
1. 4. 2 检测 
试样平放桌上 , 背漆一面向上 ; 两铝板 ( 厚 3 mm , 20 mm × 20 mm , 切边用砂纸打磨光滑 , 不可有氧化层 ) 。清洁干净后置于漆面 ( 间隔 50 mm ) ; 将数字式欧姆表两探针分别压紧于两铝板上 , 记录欧姆表读数。 
2  结果与讨论 
2. 1  导电机理 
本导电背漆是由导电填料、绝缘性树脂、助剂和溶剂组成 , 属添加型导电涂料 , 该种涂料的导电机理主要是渗流作用和隧道效应。 
  在导电填料填充的涂层中 , 只有当导电粒子的填充量大到某一特定值 ( 绝缘性聚合物的堆积密度小到一定值 ) 时 , 才有电流流经的通道 , 涂层才具有导电性 , 此特定值称为渗流临界值。渗流作用就是导电粒子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导电作用。渗流作用说明随着导电粒子数量的增加 , 涂膜导电性能增大 , 下面的实验也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 
  导电粒子成膜后导电粒子或粒子团之间必有绝缘性聚合物包覆。在导电粒子之间 , 通过聚合物薄层的导电机理主要是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当两个导电粒子之间的非导电层很薄时 , 在电场作用下 , 电子越过很低的势垒 ( 或者说经过隧道 ) 而流动的现象称为隧道效应。 
2. 2  导电材料的选择及用量的确定 
导电材料主要分为如下类别 : 金属类、碳类、金属氧化物类、无机盐类、导电高分子类、复合导电材料以及作为抗静电剂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类。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 , 选择导电材料时主要考虑导电性能好、价格较低的材料。 
2. 2. 1 导电炭黑、乙炔炭黑和石墨 
选用哥伦比亚公司的超导炭黑 , 基料树脂为 HY - C - 04 聚酯树脂 , 以氨基树脂为交联剂。表 2 为导电炭黑的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干膜厚 3 ~ 5 μ m) 。 
表 2 导电炭黑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从表 2 结果可以看出 , 随着导电炭黑加入量的增加 , 涂膜的电阻减小 , 但在实验中发现 , 在颜基比为 0. 1 时 , 涂膜已出现粉化现象 , 颜基比为 0.25 时 , 漆膜已完全粉化。实验发现乙炔炭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与导电炭黑相比石墨吸油量较小 , 实验发现颜基比为 0 . 7, 涂膜电阻 4 ~ 5 k Ω时 , 涂膜外观也已出现粉化 ; 颜基比为 1 . 15, 涂膜电阻 600 ~ 800 Ω时 , 漆膜已中等粉化。可见 , 在得到正常涂膜的情况下 , 导电炭黑、乙炔炭黑和石墨具备的导电性无法将漆膜的电阻降至 20 Ω以下。 
    2. 2. 2 导电镍粉 
    选用日本进口导电镍粉 , 树脂体系与 2. 2. 1 中所述相同。表 3 为导电镍粉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表 3 导电镍粉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由表 3 结果可知 , 单独使用导电镍粉 , 在颜基比超过 1 时 , 可满足涂膜的导电要求 , 且涂膜外观光滑 , 无异常现象。但涂料成本较高 , 因此需考虑选择其它导电材料。 
    2. 2. 3 X 型导电粉 
    树脂体系与 2. 2. 1 中所述相同 , 单独使用 X 型导电粉。表 4 所示为 X 型导电粉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涂膜厚度 3 ~ 5 μ m) 。
表 3 导电镍粉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由表 3 结果可知 , 单独使用导电镍粉 , 在颜基比超过 1 时 , 可满足涂膜的导电要求 , 且涂膜外观光滑 , 无异常现象。但涂料成本较高 , 因此需考虑选择其它导电材料。 
    2. 2. 3 X 型导电粉 
    树脂体系与 2. 2. 1 中所述相同 , 单独使用 X 型导电粉。表 4 所示为 X 型导电粉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涂膜厚度 3 ~ 5 μ m) 。 
 表 4 X 型导电粉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由表 4 结果可知 , X 型导电粉在颜基比超过 0 .6 时便可将涂膜电阻降至 20 Ω以下 , 具有较高的导电效率 , 且它的价格较低 , 应用在本配方中较为合适。该种导电粉导电效率高可能是由于其规则而坚硬的圆球形结构 , 其他实验中选用了该系列的其它类型的导电粉 , 由于规则度不高 , 或质地相对软 , 都没有 X 型导电粉的导电效果好。 
    实验发现 , 此导电粉对涂膜的厚度要求较为严格 , 在颜基比为 0 1 6 的配方中 , 膜厚超过 8 μ m 时 , 电阻值便升至 100 ~ 200 Ω。 
    2. 3  树脂的影响 
    选用 X 型导电粉 , 颜基比为 0 . 6, 表 5 所示为不同树脂体系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表 6 为板温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膜厚均为 3 ~ 5 μ m 。 
基料树脂的羟值越高 , 漆膜的交联程度越好 , 则漆膜玻璃化转变温度 ( T g ) 越高 ; 基料树脂 T g 越高 , 则漆膜 T g 越高。涂膜的 T g 对涂膜的导电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 T g 越高 , 涂膜导电性能越差。这是由于两个导电粒子之间的树脂层随着 T g 的升高 , 势垒增高 , 在一定电场作用下 , 电子流动受到的阻碍大 , 电流弱 , 电阻增大。由表 5 可知 , 将 HY - C - 04 树脂与 HY -C - 03 树脂相比 , 两者的 T g 接近 , 但 HY - C - 03 树脂的羟值远高于 HY - C - 04 树脂 , 则 HY - C - 03 树脂的涂膜交联程度优于 HY - C - 04 树脂 , 涂膜的 T g 也高于 HY - C - 04 树脂 , 导致 HY - C - 03 树脂的最终涂膜导电性劣于 HY - C - 04 树脂 ; 同样的道理 , HY - C - 05 树脂与 HY - E - 05 树脂相比 , 后者的导电性不如前者。 HY - C - 05 树脂、 HY - E - 05 树脂与 HY - C - 03 、 HY - C - 04 树脂相比 , 前者的 T g 和羟值都远高于后者 , 因此前者涂膜的导电性较后者的差。而由表 6 结果可知 : 对同一涂料体系 , 随着板温的升高 , 涂膜的交联程度越来越好 , T g 越来越高 , 导电性能也越来越差。因此 , 在保证涂膜具有适当的抗刮伤性时 , 可以选择最终涂膜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的树脂体系。
表 4 X 型导电粉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由表 4 结果可知 , X 型导电粉在颜基比超过 0 .6 时便可将涂膜电阻降至 20 Ω以下 , 具有较高的导电效率 , 且它的价格较低 , 应用在本配方中较为合适。该种导电粉导电效率高可能是由于其规则而坚硬的圆球形结构 , 其他实验中选用了该系列的其它类型的导电粉 , 由于规则度不高 , 或质地相对软 , 都没有 X 型导电粉的导电效果好。 
    实验发现 , 此导电粉对涂膜的厚度要求较为严格 , 在颜基比为 0 1 6 的配方中 , 膜厚超过 8 μ m 时 , 电阻值便升至 100 ~ 200 Ω。 
    2. 3  树脂的影响 
    选用 X 型导电粉 , 颜基比为 0 . 6, 表 5 所示为不同树脂体系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表 6 为板温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膜厚均为 3 ~ 5 μ m 。 
基料树脂的羟值越高 , 漆膜的交联程度越好 , 则漆膜玻璃化转变温度 ( T g ) 越高 ; 基料树脂 T g 越高 , 则漆膜 T g 越高。涂膜的 T g 对涂膜的导电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 T g 越高 , 涂膜导电性能越差。这是由于两个导电粒子之间的树脂层随着 T g 的升高 , 势垒增高 , 在一定电场作用下 , 电子流动受到的阻碍大 , 电流弱 , 电阻增大。由表 5 可知 , 将 HY - C - 04 树脂与 HY -C - 03 树脂相比 , 两者的 T g 接近 , 但 HY - C - 03 树脂的羟值远高于 HY - C - 04 树脂 , 则 HY - C - 03 树脂的涂膜交联程度优于 HY - C - 04 树脂 , 涂膜的 T g 也高于 HY - C - 04 树脂 , 导致 HY - C - 03 树脂的最终涂膜导电性劣于 HY - C - 04 树脂 ; 同样的道理 , HY - C - 05 树脂与 HY - E - 05 树脂相比 , 后者的导电性不如前者。 HY - C - 05 树脂、 HY - E - 05 树脂与 HY - C - 03 、 HY - C - 04 树脂相比 , 前者的 T g 和羟值都远高于后者 , 因此前者涂膜的导电性较后者的差。而由表 6 结果可知 : 对同一涂料体系 , 随着板温的升高 , 涂膜的交联程度越来越好 , T g 越来越高 , 导电性能也越来越差。因此 , 在保证涂膜具有适当的抗刮伤性时 , 可以选择最终涂膜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的树脂体系。 
 表 5 不同树脂体系对漆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表 5 不同树脂体系对漆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表 6 不同板温对 HY - C - 05 体系漆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2. 4  其他颜填料及助剂的选择 
    对于黑色颜料的选择 , 从导电性、遮盖力、价格等方面对导电炭黑、普通中色素炭黑、乙炔炭黑、高色素炭黑进行了对比。实验证明 , 这几种颜料对涂膜的导电性能无影响 , 单从价格和遮盖力考虑 , 中色素炭黑较适合。因为导电性能的要求 , 漆膜厚度需控制在 3 ~ 5 μ m 。为保证较好的遮盖力 , 炭黑用量较大 , 涂料的流动性不好 , 而石墨具有优异的流动性、防腐性、润滑性 , 可以作为填料。在对石墨加入量的对比实验中发现 , 与导电炭黑一样 , 石墨加入量的多少对漆膜的导电性能无影响。其用量只需考虑涂料和涂膜的状态即可。 
    实验证明 , 选用不同助剂对漆膜的导电性能亦无影响。 X 型导电粉的密度很大 , 在涂料中极易沉降。实验发现 , 不用分散剂或选用不合适的分散剂制备的颜料浆经 1 h 贮存后便沉为硬底 , 而选用本配方的钛酸酯偶联剂分散后 , 15 d 后观察是极易搅起的软底。 
3  结 语 
   (1) 综合性价比 , 本导电背漆中导电材料选用 X 型导电粉 , 颜基比为 0 . 6, 漆膜厚度控制 3 ~ 5 μ m; 
   (2) 漆膜的导电性能主要是由添加入的 X 型导电粉决定的 ; 
   (3) 树脂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对涂膜的导电性有一定的影响 ; 
   (4) 选用钛酸酯偶联剂对导电粉进行分散 , 可以提高导电粉浆和涂料的防沉性。 
  
如转载, 请注明: 资料来源"中国艺术涂料网"
表 6 不同板温对 HY - C - 05 体系漆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2. 4  其他颜填料及助剂的选择 
    对于黑色颜料的选择 , 从导电性、遮盖力、价格等方面对导电炭黑、普通中色素炭黑、乙炔炭黑、高色素炭黑进行了对比。实验证明 , 这几种颜料对涂膜的导电性能无影响 , 单从价格和遮盖力考虑 , 中色素炭黑较适合。因为导电性能的要求 , 漆膜厚度需控制在 3 ~ 5 μ m 。为保证较好的遮盖力 , 炭黑用量较大 , 涂料的流动性不好 , 而石墨具有优异的流动性、防腐性、润滑性 , 可以作为填料。在对石墨加入量的对比实验中发现 , 与导电炭黑一样 , 石墨加入量的多少对漆膜的导电性能无影响。其用量只需考虑涂料和涂膜的状态即可。 
    实验证明 , 选用不同助剂对漆膜的导电性能亦无影响。 X 型导电粉的密度很大 , 在涂料中极易沉降。实验发现 , 不用分散剂或选用不合适的分散剂制备的颜料浆经 1 h 贮存后便沉为硬底 , 而选用本配方的钛酸酯偶联剂分散后 , 15 d 后观察是极易搅起的软底。 
3  结 语 
   (1) 综合性价比 , 本导电背漆中导电材料选用 X 型导电粉 , 颜基比为 0 . 6, 漆膜厚度控制 3 ~ 5 μ m; 
   (2) 漆膜的导电性能主要是由添加入的 X 型导电粉决定的 ; 
   (3) 树脂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对涂膜的导电性有一定的影响 ; 
   (4) 选用钛酸酯偶联剂对导电粉进行分散 , 可以提高导电粉浆和涂料的防沉性。 
  
如转载, 请注明: 资料来源"中国艺术涂料网"
        
       
      
        
       
    
        
 
     			 
  
  
 表 1 涂料配方
    1. 4  导电性能检验方法 
    1. 4. 1 制板 
  宝钢冷轧钢板 , 经除油后钝化 , 以 6 # 线棒刮涂 , 板温 224 ~ 241 ℃ , 膜厚 3 ~ 5 μ m 。 
1. 4. 2 检测 
试样平放桌上 , 背漆一面向上 ; 两铝板 ( 厚 3 mm , 20 mm × 20 mm , 切边用砂纸打磨光滑 , 不可有氧化层 ) 。清洁干净后置于漆面 ( 间隔 50 mm ) ; 将数字式欧姆表两探针分别压紧于两铝板上 , 记录欧姆表读数。 
2  结果与讨论 
2. 1  导电机理 
本导电背漆是由导电填料、绝缘性树脂、助剂和溶剂组成 , 属添加型导电涂料 , 该种涂料的导电机理主要是渗流作用和隧道效应。 
  在导电填料填充的涂层中 , 只有当导电粒子的填充量大到某一特定值 ( 绝缘性聚合物的堆积密度小到一定值 ) 时 , 才有电流流经的通道 , 涂层才具有导电性 , 此特定值称为渗流临界值。渗流作用就是导电粒子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导电作用。渗流作用说明随着导电粒子数量的增加 , 涂膜导电性能增大 , 下面的实验也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 
  导电粒子成膜后导电粒子或粒子团之间必有绝缘性聚合物包覆。在导电粒子之间 , 通过聚合物薄层的导电机理主要是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当两个导电粒子之间的非导电层很薄时 , 在电场作用下 , 电子越过很低的势垒 ( 或者说经过隧道 ) 而流动的现象称为隧道效应。 
2. 2  导电材料的选择及用量的确定 
导电材料主要分为如下类别 : 金属类、碳类、金属氧化物类、无机盐类、导电高分子类、复合导电材料以及作为抗静电剂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类。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 , 选择导电材料时主要考虑导电性能好、价格较低的材料。 
2. 2. 1 导电炭黑、乙炔炭黑和石墨 
选用哥伦比亚公司的超导炭黑 , 基料树脂为 HY - C - 04 聚酯树脂 , 以氨基树脂为交联剂。表 2 为导电炭黑的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干膜厚 3 ~ 5 μ m) 。 
表 2 导电炭黑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从表 2 结果可以看出 , 随着导电炭黑加入量的增加 , 涂膜的电阻减小 , 但在实验中发现 , 在颜基比为 0. 1 时 , 涂膜已出现粉化现象 , 颜基比为 0.25 时 , 漆膜已完全粉化。实验发现乙炔炭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与导电炭黑相比石墨吸油量较小 , 实验发现颜基比为 0 . 7, 涂膜电阻 4 ~ 5 k Ω时 , 涂膜外观也已出现粉化 ; 颜基比为 1 . 15, 涂膜电阻 600 ~ 800 Ω时 , 漆膜已中等粉化。可见 , 在得到正常涂膜的情况下 , 导电炭黑、乙炔炭黑和石墨具备的导电性无法将漆膜的电阻降至 20 Ω以下。 
    2. 2. 2 导电镍粉 
    选用日本进口导电镍粉 , 树脂体系与 2. 2. 1 中所述相同。表 3 为导电镍粉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表 1 涂料配方
    1. 4  导电性能检验方法 
    1. 4. 1 制板 
  宝钢冷轧钢板 , 经除油后钝化 , 以 6 # 线棒刮涂 , 板温 224 ~ 241 ℃ , 膜厚 3 ~ 5 μ m 。 
1. 4. 2 检测 
试样平放桌上 , 背漆一面向上 ; 两铝板 ( 厚 3 mm , 20 mm × 20 mm , 切边用砂纸打磨光滑 , 不可有氧化层 ) 。清洁干净后置于漆面 ( 间隔 50 mm ) ; 将数字式欧姆表两探针分别压紧于两铝板上 , 记录欧姆表读数。 
2  结果与讨论 
2. 1  导电机理 
本导电背漆是由导电填料、绝缘性树脂、助剂和溶剂组成 , 属添加型导电涂料 , 该种涂料的导电机理主要是渗流作用和隧道效应。 
  在导电填料填充的涂层中 , 只有当导电粒子的填充量大到某一特定值 ( 绝缘性聚合物的堆积密度小到一定值 ) 时 , 才有电流流经的通道 , 涂层才具有导电性 , 此特定值称为渗流临界值。渗流作用就是导电粒子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导电作用。渗流作用说明随着导电粒子数量的增加 , 涂膜导电性能增大 , 下面的实验也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 
  导电粒子成膜后导电粒子或粒子团之间必有绝缘性聚合物包覆。在导电粒子之间 , 通过聚合物薄层的导电机理主要是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当两个导电粒子之间的非导电层很薄时 , 在电场作用下 , 电子越过很低的势垒 ( 或者说经过隧道 ) 而流动的现象称为隧道效应。 
2. 2  导电材料的选择及用量的确定 
导电材料主要分为如下类别 : 金属类、碳类、金属氧化物类、无机盐类、导电高分子类、复合导电材料以及作为抗静电剂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类。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 , 选择导电材料时主要考虑导电性能好、价格较低的材料。 
2. 2. 1 导电炭黑、乙炔炭黑和石墨 
选用哥伦比亚公司的超导炭黑 , 基料树脂为 HY - C - 04 聚酯树脂 , 以氨基树脂为交联剂。表 2 为导电炭黑的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干膜厚 3 ~ 5 μ m) 。 
表 2 导电炭黑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从表 2 结果可以看出 , 随着导电炭黑加入量的增加 , 涂膜的电阻减小 , 但在实验中发现 , 在颜基比为 0. 1 时 , 涂膜已出现粉化现象 , 颜基比为 0.25 时 , 漆膜已完全粉化。实验发现乙炔炭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与导电炭黑相比石墨吸油量较小 , 实验发现颜基比为 0 . 7, 涂膜电阻 4 ~ 5 k Ω时 , 涂膜外观也已出现粉化 ; 颜基比为 1 . 15, 涂膜电阻 600 ~ 800 Ω时 , 漆膜已中等粉化。可见 , 在得到正常涂膜的情况下 , 导电炭黑、乙炔炭黑和石墨具备的导电性无法将漆膜的电阻降至 20 Ω以下。 
    2. 2. 2 导电镍粉 
    选用日本进口导电镍粉 , 树脂体系与 2. 2. 1 中所述相同。表 3 为导电镍粉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表 3 导电镍粉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由表 3 结果可知 , 单独使用导电镍粉 , 在颜基比超过 1 时 , 可满足涂膜的导电要求 , 且涂膜外观光滑 , 无异常现象。但涂料成本较高 , 因此需考虑选择其它导电材料。 
    2. 2. 3 X 型导电粉 
    树脂体系与 2. 2. 1 中所述相同 , 单独使用 X 型导电粉。表 4 所示为 X 型导电粉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涂膜厚度 3 ~ 5 μ m) 。
表 3 导电镍粉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由表 3 结果可知 , 单独使用导电镍粉 , 在颜基比超过 1 时 , 可满足涂膜的导电要求 , 且涂膜外观光滑 , 无异常现象。但涂料成本较高 , 因此需考虑选择其它导电材料。 
    2. 2. 3 X 型导电粉 
    树脂体系与 2. 2. 1 中所述相同 , 单独使用 X 型导电粉。表 4 所示为 X 型导电粉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涂膜厚度 3 ~ 5 μ m) 。 
 表 4 X 型导电粉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由表 4 结果可知 , X 型导电粉在颜基比超过 0 .6 时便可将涂膜电阻降至 20 Ω以下 , 具有较高的导电效率 , 且它的价格较低 , 应用在本配方中较为合适。该种导电粉导电效率高可能是由于其规则而坚硬的圆球形结构 , 其他实验中选用了该系列的其它类型的导电粉 , 由于规则度不高 , 或质地相对软 , 都没有 X 型导电粉的导电效果好。 
    实验发现 , 此导电粉对涂膜的厚度要求较为严格 , 在颜基比为 0 1 6 的配方中 , 膜厚超过 8 μ m 时 , 电阻值便升至 100 ~ 200 Ω。 
    2. 3  树脂的影响 
    选用 X 型导电粉 , 颜基比为 0 . 6, 表 5 所示为不同树脂体系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表 6 为板温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膜厚均为 3 ~ 5 μ m 。 
基料树脂的羟值越高 , 漆膜的交联程度越好 , 则漆膜玻璃化转变温度 ( T g ) 越高 ; 基料树脂 T g 越高 , 则漆膜 T g 越高。涂膜的 T g 对涂膜的导电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 T g 越高 , 涂膜导电性能越差。这是由于两个导电粒子之间的树脂层随着 T g 的升高 , 势垒增高 , 在一定电场作用下 , 电子流动受到的阻碍大 , 电流弱 , 电阻增大。由表 5 可知 , 将 HY - C - 04 树脂与 HY -C - 03 树脂相比 , 两者的 T g 接近 , 但 HY - C - 03 树脂的羟值远高于 HY - C - 04 树脂 , 则 HY - C - 03 树脂的涂膜交联程度优于 HY - C - 04 树脂 , 涂膜的 T g 也高于 HY - C - 04 树脂 , 导致 HY - C - 03 树脂的最终涂膜导电性劣于 HY - C - 04 树脂 ; 同样的道理 , HY - C - 05 树脂与 HY - E - 05 树脂相比 , 后者的导电性不如前者。 HY - C - 05 树脂、 HY - E - 05 树脂与 HY - C - 03 、 HY - C - 04 树脂相比 , 前者的 T g 和羟值都远高于后者 , 因此前者涂膜的导电性较后者的差。而由表 6 结果可知 : 对同一涂料体系 , 随着板温的升高 , 涂膜的交联程度越来越好 , T g 越来越高 , 导电性能也越来越差。因此 , 在保证涂膜具有适当的抗刮伤性时 , 可以选择最终涂膜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的树脂体系。
表 4 X 型导电粉加入量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由表 4 结果可知 , X 型导电粉在颜基比超过 0 .6 时便可将涂膜电阻降至 20 Ω以下 , 具有较高的导电效率 , 且它的价格较低 , 应用在本配方中较为合适。该种导电粉导电效率高可能是由于其规则而坚硬的圆球形结构 , 其他实验中选用了该系列的其它类型的导电粉 , 由于规则度不高 , 或质地相对软 , 都没有 X 型导电粉的导电效果好。 
    实验发现 , 此导电粉对涂膜的厚度要求较为严格 , 在颜基比为 0 1 6 的配方中 , 膜厚超过 8 μ m 时 , 电阻值便升至 100 ~ 200 Ω。 
    2. 3  树脂的影响 
    选用 X 型导电粉 , 颜基比为 0 . 6, 表 5 所示为不同树脂体系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表 6 为板温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膜厚均为 3 ~ 5 μ m 。 
基料树脂的羟值越高 , 漆膜的交联程度越好 , 则漆膜玻璃化转变温度 ( T g ) 越高 ; 基料树脂 T g 越高 , 则漆膜 T g 越高。涂膜的 T g 对涂膜的导电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 T g 越高 , 涂膜导电性能越差。这是由于两个导电粒子之间的树脂层随着 T g 的升高 , 势垒增高 , 在一定电场作用下 , 电子流动受到的阻碍大 , 电流弱 , 电阻增大。由表 5 可知 , 将 HY - C - 04 树脂与 HY -C - 03 树脂相比 , 两者的 T g 接近 , 但 HY - C - 03 树脂的羟值远高于 HY - C - 04 树脂 , 则 HY - C - 03 树脂的涂膜交联程度优于 HY - C - 04 树脂 , 涂膜的 T g 也高于 HY - C - 04 树脂 , 导致 HY - C - 03 树脂的最终涂膜导电性劣于 HY - C - 04 树脂 ; 同样的道理 , HY - C - 05 树脂与 HY - E - 05 树脂相比 , 后者的导电性不如前者。 HY - C - 05 树脂、 HY - E - 05 树脂与 HY - C - 03 、 HY - C - 04 树脂相比 , 前者的 T g 和羟值都远高于后者 , 因此前者涂膜的导电性较后者的差。而由表 6 结果可知 : 对同一涂料体系 , 随着板温的升高 , 涂膜的交联程度越来越好 , T g 越来越高 , 导电性能也越来越差。因此 , 在保证涂膜具有适当的抗刮伤性时 , 可以选择最终涂膜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的树脂体系。 
 表 5 不同树脂体系对漆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表 5 不同树脂体系对漆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表 6 不同板温对 HY - C - 05 体系漆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2. 4  其他颜填料及助剂的选择 
    对于黑色颜料的选择 , 从导电性、遮盖力、价格等方面对导电炭黑、普通中色素炭黑、乙炔炭黑、高色素炭黑进行了对比。实验证明 , 这几种颜料对涂膜的导电性能无影响 , 单从价格和遮盖力考虑 , 中色素炭黑较适合。因为导电性能的要求 , 漆膜厚度需控制在 3 ~ 5 μ m 。为保证较好的遮盖力 , 炭黑用量较大 , 涂料的流动性不好 , 而石墨具有优异的流动性、防腐性、润滑性 , 可以作为填料。在对石墨加入量的对比实验中发现 , 与导电炭黑一样 , 石墨加入量的多少对漆膜的导电性能无影响。其用量只需考虑涂料和涂膜的状态即可。 
    实验证明 , 选用不同助剂对漆膜的导电性能亦无影响。 X 型导电粉的密度很大 , 在涂料中极易沉降。实验发现 , 不用分散剂或选用不合适的分散剂制备的颜料浆经 1 h 贮存后便沉为硬底 , 而选用本配方的钛酸酯偶联剂分散后 , 15 d 后观察是极易搅起的软底。 
3  结 语 
   (1) 综合性价比 , 本导电背漆中导电材料选用 X 型导电粉 , 颜基比为 0 . 6, 漆膜厚度控制 3 ~ 5 μ m; 
   (2) 漆膜的导电性能主要是由添加入的 X 型导电粉决定的 ; 
   (3) 树脂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对涂膜的导电性有一定的影响 ; 
   (4) 选用钛酸酯偶联剂对导电粉进行分散 , 可以提高导电粉浆和涂料的防沉性。 
  
如转载, 请注明: 资料来源"中国艺术涂料网"
表 6 不同板温对 HY - C - 05 体系漆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2. 4  其他颜填料及助剂的选择 
    对于黑色颜料的选择 , 从导电性、遮盖力、价格等方面对导电炭黑、普通中色素炭黑、乙炔炭黑、高色素炭黑进行了对比。实验证明 , 这几种颜料对涂膜的导电性能无影响 , 单从价格和遮盖力考虑 , 中色素炭黑较适合。因为导电性能的要求 , 漆膜厚度需控制在 3 ~ 5 μ m 。为保证较好的遮盖力 , 炭黑用量较大 , 涂料的流动性不好 , 而石墨具有优异的流动性、防腐性、润滑性 , 可以作为填料。在对石墨加入量的对比实验中发现 , 与导电炭黑一样 , 石墨加入量的多少对漆膜的导电性能无影响。其用量只需考虑涂料和涂膜的状态即可。 
    实验证明 , 选用不同助剂对漆膜的导电性能亦无影响。 X 型导电粉的密度很大 , 在涂料中极易沉降。实验发现 , 不用分散剂或选用不合适的分散剂制备的颜料浆经 1 h 贮存后便沉为硬底 , 而选用本配方的钛酸酯偶联剂分散后 , 15 d 后观察是极易搅起的软底。 
3  结 语 
   (1) 综合性价比 , 本导电背漆中导电材料选用 X 型导电粉 , 颜基比为 0 . 6, 漆膜厚度控制 3 ~ 5 μ m; 
   (2) 漆膜的导电性能主要是由添加入的 X 型导电粉决定的 ; 
   (3) 树脂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对涂膜的导电性有一定的影响 ; 
   (4) 选用钛酸酯偶联剂对导电粉进行分散 , 可以提高导电粉浆和涂料的防沉性。 
  
如转载, 请注明: 资料来源"中国艺术涂料网"
下一篇:耐火纤维喷涂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
 
  已有
已有 杭州湖州绍兴马莱
杭州湖州绍兴马莱 巴洛克风格餐厅
巴洛克风格餐厅 马来漆工程097
马来漆工程097 马来漆工程095
马来漆工程095 马来漆工程094
马来漆工程094 马来漆工程086
马来漆工程086 马来漆工程082
马来漆工程082 马来漆工程078
马来漆工程078 马来漆工程069
马来漆工程069 马来漆工程065
马来漆工程065 马来漆工程061
马来漆工程061 马来漆工程060
马来漆工程060 马来漆工程051
马来漆工程051 马来漆工程036
马来漆工程036 马来漆工程034
马来漆工程034 马来漆工程031
马来漆工程031 马来漆工程028
马来漆工程028 马来漆工程001
马来漆工程001 马来漆工程002
马来漆工程002 马来漆工程003
马来漆工程003 马来漆工程004
马来漆工程004 马来漆工程005
马来漆工程005 马来漆工程006
马来漆工程006 马来漆工程007
马来漆工程007 马来漆工程008
马来漆工程008 马来漆
马来漆 仿石材
仿石材 艺术漆
艺术漆 液体壁纸
液体壁纸 肌理漆
肌理漆 荧光壁画
荧光壁画 质感涂料
质感涂料 特殊漆
特殊漆 彩石漆
彩石漆 进口涂料
进口涂料 金银箔
金银箔 墙体塑石
墙体塑石 艺术帛
艺术帛 艺术地坪
艺术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