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文集
PET金银镀铝膜专用烘烤漆的配方设计
方红霞 1 ,吴建宇 2 (1. 黄山学院化学系,安徽 245021 ; 2. 黄山市徽州区环境监测站,安徽 245061)
摘要:从金银线专用烘漆的工艺和性能要求出发,探讨了聚酯真空镀铝膜( VMPET )烘漆的配方设计的要素,实验优选出氨基烘漆体系,研究表明氨基树脂和成膜树脂是获得高性能烘漆的重要因素,通过优选氨基烘漆配方各组分,可获得具有较高应用性能的金银线专用烘漆。
关键词:金银线 ; 烘漆 ; 配方设计
金银线是由聚酯( PET )薄膜真空镀铝、上色(漆)、切丝、纺线成筒等工序加工而成。高档的织物如丝绸与金银线交织时,必须使用不被氧化的金银线,主要是因为织物在染色时碱性条件会氧化金银线的镀铝层,使得金银线消光褪色。目前研制不被氧化的金银线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物理方法,即中间是氧化金银线,上下两层为透明涤纶薄膜粘和而成,使上色的镀铝膜因不接触空气而不被氧化;另一种方法成本较低,研制耐高温染色的色漆,上色漆通过烘烤后直接固化形成耐碱氧化的烘烤漆保护层。目前国内生产金银线的企业的生产工艺大多按第二种方法设计,由于没有专用的金银线烘烤漆,使得产品质量与进口产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也使得国内不氧化的金银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 1 ] 。本文探讨了设计金银线专用不氧化 PET 镀铝膜烘烤漆配方设计的影响要素。
1 生产工艺和性能的要求
1 . 1 生产工艺的要求
上漆后的金银线 PET 镀铝膜一般由 4 层材料组成,如图 1 所示,从反面到正面依次为反面色漆层、 PET 基膜、镀铝膜层、保护层(正面色漆层)。基膜层一般为双向拉伸的聚酯薄膜,聚酯膜通常厚度是 (12 ~ 28) m m ,主要起支承作用,其它各层均依附其上;反面色漆起装饰作用,正面色漆除了起装饰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保护铝层不受碱的氧化;铝层是铝丝经高温融化升华后在超低真空条件下凝结到 PET 膜上形成(即真空镀铝),利用金属铝能较好地反射光线的特点,使金银线呈现金属光泽。
图 1 金银线的层次结构图
金银线 PET 镀铝膜上色漆为连续辊涂的生产线,其工艺要求类似于卷材涂料线:生产线速度,> 40m /min ;固化速度,( 20 ~ 40 ) s ;烘道温度, (180 ~ 250) ℃。
工序:放卷→上色漆→收卷
1 . 2 典型性能及其检测方法
粘度: GB/T 1723 — 93 ;细度: GB/T 1724 — 79 (89) ;颜色及外观:目测法 GB/T 9761 — 88 ;附着力: GB/T 9286 — 1998 ;耐溶剂性擦拭 〔 2 〕 :参考美国全国卷涂协会, NCCA Ⅱ - 18 溶剂法;耐碱煮性、流平性、印刷适性等。
2 PET 镀铝膜烘烤漆的配方设计
2.1 实验材料的选用
基膜选用耐高温的 PET 膜; PET 镀铝膜选用化学反应型真空镀铝膜;酸性染料、溶剂、助剂等。
2.2 配方体系的优选
从以上工艺和性能要求出发,由于印刷适性和固化速度的要求,宜选用单组分或双组分中的单组分配方体系(在一定的印刷速度下快速干燥固化成膜)。通过初步的实验,我们确定本体系的研究难点在于:获得耐碱煮性能的致密性并具有一定柔韧性的涂膜;涂膜固化速度适应印刷需要。
2.2.1 单组分印刷油墨体系的试用
首先试用 PET 薄膜专用油墨。目前应用在 PET 薄膜的印刷油墨主要以聚氨酯为主要连接料的配方体系,在 PET 镀铝膜应用该体系油墨,打样结果表明印刷适性和流平性能很好,在 PET 上的附着力非常好,在镀铝膜上附着力欠佳;试用聚氨酯拼混多种与聚氨酯相容性好的树脂作为油墨连接料,结果表明,总体上使用热塑性的油墨体系均不能获得耐丙酮擦洗和耐碱煮性能,原因在于热塑性树脂很少有支链或网状结构,使得干燥后的涂层的致密度不够。
2.2.2 热固性体系的选用
热固性体系是由成膜材料的分子通过固化反应将主要成膜材料的分子交联成三维立体聚合物的网状结构。我们主要对如下配方体系进行了实验:
(1)含羟基的高分子成膜树脂和封闭多异氰酸酯配制而成,该体系由于分解温度低,可配制固化温度≥ 130 ℃ 的聚氨酯烘烤漆 [ 3 ] ;
(2)含羟基的高分子成膜树脂和氨基树脂配制而成。
配方体系( 1 )配制的涂层固化后具有耐化学品、耐候性和高弹性,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在镀铝膜上附着力不理想,烘烤后附着力没有显著提高,使其不耐碱煮,而且该体系的贮存稳定性欠佳 [ 3 ] ;另外,封闭多异氰酸酯的价格很高。基于如上考虑,本开发体系优先选用的配方体系( 2 ),其主要反应是氨基树脂与漆料树脂的共缩聚反应,典型的如漆料树脂上的羟基和氨基树脂上的烷氧基的醚(交换)化反应,如图 2 所示。在热和酸催化剂的条件下(通常固化条件下),此反应很快地发生,联结了漆料上的所有可用的羟基。
图 2 氨基树脂的交联反应
2.3 金银线烘烤漆的配方设计
为获得金银线烘烤漆的应用性能,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配方:
(1) 氨基树脂(甲醚或丁醚化及醚化程度)和成膜树脂(分子量、玻璃化温度、羟值)的选择;
(2) 成膜树脂与氨基树脂的配比;
(3) 催化剂的选择;
(4) 其他助剂(溶剂、流平助剂等)的选择。
一般地,含有较高百分比的氨基 - 氨基键和较少的氨基 - 氨基键的涂膜的交联网状结构形成一个具有良好硬度的涂料,但可能是脆性的,需选择一个更柔韧的漆料树脂来补偿,所以一般要求高柔韧涂膜的用途需要更单体型(高醚化、低分子量)的氨基树脂。从以下甲醚化和丁醚化对涂膜性能的比较中看出,本体系选用高度甲醚化的氨基树脂比较合适。
甲醚化和丁醚化对涂膜性能的比较
成膜树脂应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金属底材附着力,聚酯树脂因具有价格优势,成为卷材行业最重要的树脂。实验表明,不同聚酯树脂因具有不同的分子量、玻璃化温度、羟值而对涂层的影响如图 3 所示,通过实验比较,我们优选合适的羟基聚酯树脂作为本体系的主要成膜树脂,并与羟基丙烯酸树酯混拼,得到的漆膜丰满,流平性、柔韧性优异以及好的保光保色性能。
图 3 树脂性能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由于选用的氨基树脂的甲醚化程度很高时,使用热固性聚酯树脂和丙烯酸树脂与之交联反应,使用适量的催化剂在大大降低烘烤温度的同时,也保证了较低分子量的树脂固化反应完全。另外,考虑产品的贮存稳定性,所以我们选用常用的封闭型强酸性催化剂 p-TSA( 对苯磺酸类 ) [ 4 ] ,其解闭温度(起封温度)要低于烘烤温度( 20 ~ 30 )℃。
氨基烘漆配方体系中溶剂的选择主要依据溶剂 的挥发性能、极性和溶解度参数。由于辊涂后干燥和流平时间很短 [ 5 ] ,所选的溶剂除要有极佳的溶解力,还要求有在干燥条件下较好的溶剂释放性能,以助于获得优异的流平性和固化完全致密的漆膜。本体系选定二甲苯、丁醇和少量石油烃类高沸点溶剂作为混合溶剂,另加入有助于流平的二元酸酯类高沸点溶剂。
3 结 果
通过优选氨基树脂、聚酯树脂的种类等组分,优化各组分配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金银线氨基烘漆的固化动力学特性,以使配方体系更有利于满足印刷适性的需要,由此我们制得具有较高性能的金银线专用烘漆。各原料用量(质量分数)见表 1 。
表 1 金银线专用烘漆配方
资料来源: hc360慧聪网
制成的氨基烘漆固含量为 15% ~ 30% ,细度为( 15 ~ 25 ) m m ,烘烤漆在( 180 ~ 250 )℃的温度条件下,以( 30 ~ 80 ) m/min 的生产线速度辊涂在 PET 真空镀铝膜上,快速固化干燥后形成热固漆膜。制成的漆膜厚度为( 10 ~ 25 ) m m ,漆膜丰满平整,在碱性水溶液中水煮( 20 ~ 30 ) min 不掉色,因其优异的装饰性能和物化性能可作为装饰品广泛应用于纺织上。 中国艺术涂料网“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涂料网”





下一篇: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及分类概述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