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文集

水性自交联丙烯酸防腐涂料

时间:2009-06-03 11:47:41 来源: 作者:孙慧编辑 点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水性防腐涂料的发展及自交联丙烯酸共聚体在水性防腐涂料中的应用,讨论料配方中各种组份对膜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水性防腐涂料   配方设计  环保涂料   水性树脂 1:前言     在涂料的加工和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VOC总量仅次于汽车尾气而位居第二,占VOC污染总量的20%-25%,其污染作用非常严重,因此,减少和控制涂料中VOC的释放,是保护环境的一个必要措施。目前环境压力正在影响全球的涂料工业,因此,发展和推广低VOC甚至零VOC的环保型涂料是大势所趋。在水性防腐涂料领域,一方面由于水性树脂技术的不断发展,膜性能不断提高,为水性防腐涂料提供了必要的基料;另一方面随着改性防锈颜料(硼酸锌、改性磷酸锌等)的不断出现,使水性防腐涂料更加环保化、性能更加优异。 2:水性防腐涂料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在水性防腐涂料发展的初期,环保需求并不是涂料化学师们研究的重点,人们更关心水性体系的不燃性、较低的气味及使用水清洗设备的低成本;另一方面适合这一领域的树脂较少,防锈颜料也较初级。     第二阶段:六十年代中期,苯丙共聚物乳液开始出现,这些树脂显著的特点是低吸水率;另一方面与各种防锈颜料的相容性较好。这一时期逐步形成典型的防腐涂装体系为:二道底、二道面或者三道无气喷涂(干膜80um*3)。     第三阶段:七十年代末,铅系(如红丹)、铬酸系(锌黄)等传统防锈颜料被证明对人体及环境有较大的危害,新型低毒防锈颜料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自交联聚合物分散体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出现,它表现出较好的防闪锈性、湿附着力及抗化学品性。     第四阶段:八十年代后期,随着人们对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水性树脂正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水性双组分聚氨酯、环氧防腐涂料,具有优异耐化学性、物理性能和湿附着力;单组分丙烯酸乳液性能进一步提高;同时出现了水性硅烷基、水性氟烷基(如氟碳、氟硅等)、水性硅酸盐纳米等新型防腐涂料。         表1:水性防腐涂料发展历史
 
树脂类型
使用的防锈颜料类型
典型产品
第一代产品
苯乙烯共聚物
铬酸锌、铬酸铅
 
*EMU - POWDER 120 FD
第二代产品
苯丙共聚物
丁苯共聚物
丙烯酸共聚物
铬酸锌
铬酸锶
*Acronal  296D
第三代产品
自交联苯丙共聚物
改性硼酸锌
改性磷酸锌
离子交换颜料
三聚磷酸铝
*Acronal S 760
第四代产品
自交联丙烯酸分散体
双组分聚氨酯、环氧水性无机类
 
 
*Acronal LR 8977
 
 
*Luhydran S937T
注:*以上产品均为BASF公司产品  3:水性防腐涂料的优缺点     水性防腐涂料中由于用水替代溶剂型涂料中的溶剂,这样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大大降低VOC的含量,所以水性涂料才得以迅猛发展。但水性防腐涂料与溶剂型防腐涂料之间的区别是涂料化学师们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水的特殊性能(如:表面张力、蒸发潜热、导电性)2:水性体系中的稳定剂(如:乳化剂、分散剂)和水溶性助剂。例如溶剂型涂料的干燥速度可通过配方中各种容剂的比例调节剂,然而在水性体系中这种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水制约,虽然我们可通过一些高沸点或者低沸点的助溶剂进行调节;另外水性体系中各种水溶性助剂膜的性能影响较大,成膜之后它们都残留在漆膜中,增加了漆膜的吸水性,严重影响涂层体系的防腐性能。     总之,水性涂料的配制远较溶剂型涂料复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由于它能大大地降低VOC含量,顺应环保趋势,而且能够满足许多场合下的性能要求,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水性涂料是涂料发展的一大趋势. 表2:水性防腐涂料基础配方(铁红底漆)
序号
原料名称
质量份数
1
*Acronal LR 8977
250
2
80
3
FuC2030(分散剂)
3-5
4
AMP-95
2.0
5
BYK 024
2.0
6
防沉剂
1.0
7
铁红
75
8
1250云母粉
150
9
三聚磷酸铝
75-150
10
改性磷酸锌
50-100
11  
*Acronal LR 8977
150
12
乙二醇丁醚
15
13
丙二醇
适量
14 
Texanol
25
15 
20
16  
BYK028(消泡剂)
3.0
17
Anticorrosion L-1(防闪锈助剂
3.0
18
PU85
适量
 
总计
约1000
注:*Acronal LR-8977 为德国BASF 自交联丙烯酸共聚物乳液 第 1/2 页 首页 下页 尾页 
中国艺术涂料网“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涂料网”
关键词: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