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科普

常见涂装缺陷及对策

时间:2009-06-21 11:32:34 来源: 作者:孙慧编辑 点击:
1、垂流:     在垂直面涂装时,涂膜向下流呈,凸部的现象,涂装效果不佳。     产生原因:可能一次涂装过厚或涮涂料浓度过高,喷枪气过大,出量过多,喷嘴离涂装特过近。对策:稀释过当粘度,调整喷枪气,压力3.5-4.5kg/m2,压适当及出量,距离适宜(15~20cm)。     2、刷痕:     涂刷后,涂膜呈条状凹凸不平的现象。     产生原因:施工时,粘度过高,湿膜再涂。     对策:将料调至适当粘度,再涂时,底膜需基本干燥,刷子用力不要过大。     3、针孔:     涂膜干燥后,涂面呈现小孔状,该小孔由基材于表面的现象。     产生原因:涂膜施喷太厚,干燥温度过高,被涂物有湿气,尘等。     对策:一次施喷厚度不得太厚,控制适当的干燥温度,保持被涂物无污尘等。     4、干喷现象:     涂料喷涂时经雾化的涂料未到被涂物以前即已干燥一部分,再附著时形成粗糙的涂面。     产生原因:喷涂时喷枪口与被涂物距离过远,喷枪气压过高等原因造成。     对策:调整喷枪口与被涂物距离,约15~20cm,压力调整为3.5~4.5kg/m2.     5、白化现象:     涂膜表面苍白,无预期光泽。     产生原因:湿度过高(80%以上),稀释剂菡发过快,被涂物太冷。     对策:涂装湿度应80%以上,或可加5-10%的防白水,要用过快干的稀释剂,被涂物不要太冷。     6、剥离脱落:     涂膜从被涂物表面成片掉下。     产生原因:基材有蜡、油、水等,下涂未干而再涂,底材过于平滑,墙面已粉化或采用低劣补土,附着力不够。     对策:将底材彻底除干净,确保无蜡、油、水等杂物,已粉化的旧墙必须铲除干净;用油性批土,或水性批土批平,完全干燥后再涂膜。     7、桔皮现象:     涂膜不平滑,象桔皮状凹凸涂膜。     产生原因:稀释剂蒸发太快,喷压力不定或压力过大,吹附距离太远,一次喷涂太厚,底层未干再涂。     对策:使用适当的稀释液,控制喷枪压力,距离要适中,不要一次厚涂,底层完全干燥再涂。     8、褪色现象:涂膜数日后,颜色部分褪掉,色泽不均一。     产生原因:新增未完全干燥,碱性太重,造成色泽退掉。     对策:新墙应一个月后涂装,用环氧底对底。中国艺术涂料网“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涂料网”
关键词: 缺陷 原因对策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