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技术
涂料中的纳米颗粒是否是夺取性命的凶手?
[据搜房网9月21日报道] 在一间没有窗户的70平方米厂房中,一群工人每天重复着一项简单劳动——将一种由聚丙烯酸酯制成的白色涂料喷涂在聚苯乙烯板(有机玻璃)上,空气透过一张张棉纱口罩,顺着鼻腔流入工人体内。如此工作了5至13个月后,7名女工相继出现了呼吸急促、胸腔积水等症状,最终有2人因病情恶化死亡。 近日,一篇发表于《欧洲呼吸病杂志》的中国论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论文认为,工作环境中存在的纳米颗粒导致了女工们的不幸。由于纳米颗粒的“介入”,这起看似普通的职业病病例迅速“升格”为具有标本意义的事件——如果女工之死确与纳米颗粒有关,它将是纳米颗粒致人类中毒的第一个临床病例。
事实究竟如何?在越来越多的讨论和质疑声中,科学的真相显得有些扑朔迷离。1
事件回放——女工肺部发现纳米颗粒
在8月20日出版的《欧洲呼吸病杂志》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临床毒理病理科医生宋玉果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对7名女工的临床病症、工作环境及致病原因作了详细分析。1
据论文描述,2007年1月到2008年4月间,一家印刷厂制版车间的7名女工因呼吸困难,陆续被送进朝阳医院治疗。经检查,患者心脏和肺部有严重的胸腔变色积液和胸膜异物肉芽肿。其中2人后因胸腔积液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于呼吸衰竭。经过治疗,另5名女工病情趋稳,但肺纤维化的过程无法逆转,尽管她们已停止工作。1
为弄清病因,医生用电子显微镜对死者的肺部积液和组织切片进行观察,在肺部上皮细胞中发现了直径约30纳米的微小颗粒。随后的现场调查发现,制版车间内的粉尘和聚丙烯酸酯涂料中含有类似颗粒物。1
作者在论文中写道,尽管纳米颗粒对于人体的致病机制尚未有明确报道,但已有动物实验提示,纳米颗粒能直接对生物体造成损伤。因此,女工们罹患的更像是一种“纳米物质相关疾病”。1
据了解,聚丙烯酸酯作为一种低毒粘合剂广泛运用于建筑、印刷和装修材料中。为使其更加结实、耐磨,制造商有时会在材料中加入二氧化硅、氧化锌、二氧化钛等纳米颗粒。研究者认为,很可能是这些纳米颗粒导致女工患病甚至死亡。1
争论焦点——主犯?共犯?还是帮凶?
很快,这篇长达13页的论文在职业病防治、公共卫生和纳米科技领域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最先以新闻形式报道了这起“全球首例因纳米颗粒致病的临床事件”,不少非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也由此逐渐获悉和关注此事。1
8月底,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的“纳米技术:职业与环境健康”国际会议上,中国医生的论文成为热点。“从大会开幕到闭幕,大家都在谈论此事,各种观点激烈交锋。”应邀作大会报告的中国学者、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宇亮研究员,被各国代表包围着争相提问。1
赵宇亮告诉记者,国际科学界对这一事件大致持两种看法:从事职业环境健康的科学家认为,不论女工之死是不是因为纳米颗粒,改善工作环境、确保职业安全是当务之急;从事纳米毒理学研究的科学家则对论文的结论提出质疑,认为它未能提供直接证据证明纳米颗粒就是“杀人凶手”。相反,在相对密闭的工作环境中,加热后的聚丙烯酸酯粘合剂产生的大量有机化学烟雾,极有可能致人于死地。1
“目前没有任何明确的证据能够把女工中毒归咎于纳米颗粒。”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元方表示,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纳米尺寸颗粒物不一定是工人接触的生产原料,可能与空气中本身含有的纳米颗粒有关,也有可能是制作电镜片子时染色过程中引入的重金属颗粒。“工人使用的聚丙烯酸酯中至少含有10种有机溶剂(包含剧毒的甲苯),当被加热到75℃-100℃时,会产生大量有机气体,这些气体分子的毒性可能远远大于别的颗粒物。”综合论文报道和经验推断,刘元方认为,这是一起因化学品使用不当而引发的工伤中毒事件,却被“误判”为纳米粒子的毒性事件。1
赵宇亮则指出,论文中有许多问题尚不清楚。“是单纯有机烟雾导致的疾病,还是纳米颗粒助长了疾病的发生,或是长期暴露在有毒烟雾环境下,纳米颗粒与其他物质协同作用的结果?这些都有待深入研究。”他说,完全将致女工中毒和死亡的责任“强加”给纳米颗粒是不公正的。1
主犯?共犯?还是帮凶?或者什么都不是——对于纳米颗粒的合理“定罪”,无疑是争论中的焦点。事实上,宋玉果在论文中直言了研究的局限。由于工厂事后被关闭,他与合作者没能来得及对女工工作过的车间做环境监测,因此既不知纳米颗粒的确切浓度,也不清楚其具体成分。所以,“仍有许多问题待解。”文末,他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结尾:病人体内的纳米颗粒究竟是什么?它是导致女工生病的唯一因素,还是主要因素?而这究竟是一起孤立的个别事件,还是一种在更大范围内的潜在威胁?为此,他呼吁对“纳米物质相关疾病”做更多研究。1
“无论如何,论文提出了许多可能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赵宇亮的评价中也有积极的一面。本月最新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撰文指出,尽管现在仍不清楚2名女工究竟是死于纳米颗粒还是别的化学物质之手,但至少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尤其对于那些长时间暴露在化学品和纳米颗粒之下的工人们。文章强调,加强纳米毒理学研究与纳米物质安全性数据积累,对几乎涉及人类生活所有领域的纳米科技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
 
  已有
已有 杭州湖州绍兴马莱
杭州湖州绍兴马莱 巴洛克风格餐厅
巴洛克风格餐厅 马来漆工程097
马来漆工程097 马来漆工程095
马来漆工程095 马来漆工程094
马来漆工程094 马来漆工程086
马来漆工程086 马来漆工程082
马来漆工程082 马来漆工程078
马来漆工程078 马来漆工程069
马来漆工程069 马来漆工程065
马来漆工程065 马来漆工程061
马来漆工程061 马来漆工程060
马来漆工程060 马来漆工程051
马来漆工程051 马来漆工程036
马来漆工程036 马来漆工程034
马来漆工程034 马来漆工程031
马来漆工程031 马来漆工程028
马来漆工程028 马来漆工程001
马来漆工程001 马来漆工程002
马来漆工程002 马来漆工程003
马来漆工程003 马来漆工程004
马来漆工程004 马来漆工程005
马来漆工程005 马来漆工程006
马来漆工程006 马来漆工程007
马来漆工程007 马来漆工程008
马来漆工程008 马来漆
马来漆 仿石材
仿石材 艺术漆
艺术漆 液体壁纸
液体壁纸 肌理漆
肌理漆 荧光壁画
荧光壁画 质感涂料
质感涂料 特殊漆
特殊漆 彩石漆
彩石漆 进口涂料
进口涂料 金银箔
金银箔 墙体塑石
墙体塑石 艺术帛
艺术帛 艺术地坪
艺术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