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技术
可聚合大分子乳化剂改性水基环氧树脂
作者:方华高,方治齐,李福(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安徽合肥)
[据中国环氧网报道]摘要:利用可聚合大分子乳化剂改性水基环氧,得到了功能化的自乳化环氧树脂乳液。研究了共聚改性方法,中和,陈化,固化条件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树脂耐碱性随环氧组分的提高而提高,但乳胶粒也变大;乳液的黏度随中和度的提高而增加,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示陈化有利于亲疏水微相的分离,使涂膜的各项性能都有提高。固化剂质量分数为3%,固化温度为260℃时得到的膜的性能最佳。
关键词:可聚合大分子乳化剂;水基环氧树脂;亲水性 0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日益重视控制环境污染,使水性涂料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水性环氧以其许多独特的优异性能,尤其是防腐耐碱性而受到广泛重视[1]。同时,也对水性环氧功能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如防静电的地坪涂料,防污的输油管道内壁防腐涂料等,都给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笔者利用环氧树脂与自制的可聚合高分子乳化剂HTP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AA)等单体接枝共聚,采用相反转技术[2],得到了自乳化的环氧树脂乳液,固化成膜后的亲水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本文主要讨论共聚改性方法、陈化时间、固化条件等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1实验部分 1.1主要原料 环氧耐月旨E-44,固化剂DMP-30,工业品;过氧化苯甲酰O,分析纯,直接使用;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均为工业品,减压蒸馏除去阻聚剂;自制的可聚合高分子乳化剂HTP按文献[3]的方法合成,反应所合成的HTP分子式如下式:
1.2聚合和固化成膜 1.2.1聚合反应 将一定比例的E-44、HTP、AA、S、MMA、O的混合溶液缓慢地滴入装有丙二醇甲醚(PM)的三口烧瓶中,反应温度100~120℃,氮气保护,滴加时间1.5h,保温4h。最终固含量为40%。反应结束后,降温,加NaOH水溶液中和,乳液固含量为25%。 1.2.2固化成膜 将固化剂DMP-30与陈化48h的乳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铝箔上涂膜,置于一定温度的红外烤箱中,固化30s。 1.3分析测试 黏度测试:用NDJ-79型旋转式黏度仪,测试温度(25±1)℃。 陈化稳定性:将乳液放在恒温烘箱中,40℃条件下观察是否破乳及沉淀物的多少。 耐碱性测试:将涂有漆膜的铝片置于20%的NaOH(20℃)中,观察漆膜开始起泡的时间。 亲水性测定:使用JJC-1型润湿角测量仪(长春第五光学仪器厂)测量水滴到涂膜后形成的接触角。接触角越小,表明涂膜的亲水性越好。持久亲水性测定:将预涂层铝箔置于流量为30L/h的流水中冲刷200h,取出烘干,测定其接触角。 乳液形态观察:将产物适当稀释并用磷钨酸染液染色,滴于铜网上成膜。在JEM-1OOSX型速射电子显微镜(TEM,日本电子株式会社产品)上观察乳胶形态。
2结果与讨论 2.1树脂组成对乳液及膜性能的影响 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增加,水性环氧体系由微乳液到乳液逐渐变化(如表1所示),这一方面是因为环氧树脂投料量的提高会导致反应体系的黏度增大,不利于环氧树脂分子链的运动,被自由基碰撞夺氢的几率减小,未接枝的环氧树脂比例增大;另一方面,环氧树脂增加,亲水基团的相对比例降低,水性环氧的亲水性下降,主链卷曲,集束成乳胶粒。 表1环氧树脂质量分数对乳液及膜性能的影响
编号
ω(E-44)/%
外观
陈放稳定性
耐碱性
1
20
透明
++
++
2
30
透明
++
++
3
40
半透明乳液
++
++
4
50
白色乳液
+
+++
注:HTP的质量分数为30%,AA的质量分数固定为5%,中和度均为40%,其余组分为St与MMA,按1:1比例不变,+的多少表示性能好坏的程度。 环氧树脂质量分数增加,对耐碱性的影响极为明显。这是因为环氧树脂中有许多羟基及醚键,能与铝箔很好地吸引,有优良的附着力;没有酯键等易皂化、水解的官能团,所以耐碱性好。 2.2中和度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性质的影响 采用2号配方的树脂,改变中和度,发现:随着中和度的上升,体系的透明度增加,黏度增大,并且当中和度超过60%以后,增加的趋势减缓。这主要是由于-COOH经碱中和后,亲水性增强,环氧树脂的分子链在水溶液逐渐由卷曲状态向较为伸展的状态过渡,环氧树脂溶于水的部分增多,因此透明性和黏度均增加。
2.3陈化对水性环氧粒子形态的影响 我们所合成的改性环氧树脂要想同时实现防腐和亲水的要求,HTP大分子与环氧分子链必须处于良好的微相分离状态。由于改性后的分子链结构复杂,HTP链段与环氧树脂链段纠缠在一起,实现充分的相分离需要一定的时间。由图2可以看出,经过一段时间陈化后,2号样粒子的疏水微区明显变小。
另外,我们还发现未经陈化的水性环氧耐碱性、亲水性均比较差。陈化后,各种性能均提高(如表2所示)。
表2 陈化时间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陈化时间/h
耐碱性/s
初期亲水性(接触角“°”)
持久亲水性(接触角“°”)
12
133
18
39
24
202
13
38
48
251
10
18
72
315
7
13
注:陈化温度为40℃,固化温度为250℃,其他条件均相同。 2.4固化剂用量对涂膜耐碱性的影响
开始阶段,随着固化剂用量的增加,漆膜的耐碱性增加;但当固化剂的用量超过3%以后,耐碱性开始缓慢下降。这可能是随着固化剂量的增加,环氧基团交联固化的密度提高,涂膜的耐碱性急剧提高。当固化剂用量达到3%以后,环氧基团固化速率太快,微相分离不完全,亲水性的HTP没能够充分离析出来,而是残留在已交联的膜中,导致耐碱性的下降。 2.5固化条件的影响 聚合物在成膜过程中由于发生分子不同部分的取向并微相分离,才有可能实现亲水的“毛”附着在疏水的“皮”的外层,而不是镶嵌在“皮”内成为不可自由活动的部分。在不同的涂装温度下,水蒸发的速度不同,驱动力大小不一样,直接影响了分子的取向程度(如表3所示)。
表3 涂装温度对2号样涂膜性能的影响
儒装温度/℃
耐碱性/s
初期亲水性(接触角“°”)
持久亲水性(接触角“°”)
220
195
12
38
240
247
9
22
260
315
8
12
280
284
10
13
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环氧树脂固化比较充分,而且HTP在较大的驱动力作用下与环氧树脂分离充分,因此表中各项性能明显提高。280℃时各项指标有所下降可能是固为固化速度太快,分子链异相分离不充分。
参考文献: [1]李桂林.环氧树脂与环氧涂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31-297. [2]杨振忠,许元泽,赵得禄,等.制备高分子水基微粒体系的相反转技术[J].高分子通报,1998,(3):78. [3]方治齐,陈宏伟,刘春华,等.可聚合高分子乳化剂的合成及溶液性质研究[J].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002.18(6):196.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