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技术
常温白干氨基漆的研制
作者:张来娣(南京长江涂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南京)
[据涂料涂装资讯网报道]摘要:介绍了一种常温自干氨基漆的配方和施工工艺。
关键词:氨基漆;醇酸树脂;常温自干
1引言
氨基树脂与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等按一定比例配制,在120~160℃烘烤固化成膜。该漆膜具有光泽高、外观丰满、坚韧、耐热、耐水、耐酸碱及有机溶剂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汽车、工农业机械、钢制家具、家用电器等方面的涂装。氨基醇酸树脂漆在酸性催化剂存在时,可在低温烘烤或室温固化,用于木器家具的涂装。
2试验部分
2.1氨基树脂
根据采用的氨基化合物的不同,氨基树脂可分为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苯代三聚氰胺树脂、共聚树脂。因脲醛树脂具有附着力好、硬度较高等优点,用酸性催化剂时可在室温下固化而用于双组分木器涂料。所以选择了脲醛树脂。
2.2醇酸树脂
在制备常温自干氨基漆时,与氨基树脂匹配的醇酸树脂都用半干性油、不干性油改性的中油度或短油度醇酸树脂。本研究选用了豆油酸改性的醇酸树脂。
2.3固化反应机理
涂料用氨基树脂是多官能团的聚合物,在固化过程中起交联剂作用。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它在与醇酸树脂进行共缩聚反应的同时,本身也进行自缩聚反应。主要交联反应式如下:
氨基树脂的自缩聚反应式如下:
2.42种树脂匹配
在烘烤型氨基漆中,一般醇酸树脂占75%,氨基树脂占25%,按此配比配制的漆涂刷于木器家具上,其硬度、附着力均不够理想。因此,调整了这2种树脂的比例,氨基树脂分别为45%、50%、55%、60%、65%,并测试了漆膜的干燥时间、光泽、硬度、柔韧性等。试验表明,氨基树脂为50%、醇酸树脂为50%效果较佳。比较结果如表1所列。
涂料性能的影响 src="/uploadfile/201008/20100827010741849.gif" border=0>
表1氨基树脂不同含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2.5固化剂
常温白干氨基漆中酸性催化剂可以用磷酸、硫酸、盐酸、对甲苯磺酸等。在此选用了硫酸作为酸催化剂。酸性催化剂的用量不能过多,否则干燥虽快,但漆膜易变脆,甚至日久产生裂纹。
2.6溶剂
经过试验后选择了以二甲苯为主,并加入一部分丁醇作为该漆的稀释剂。经过试验,常温自干氨基树脂漆的优选配方如表2所列。
配方 src="/uploadfile/201008/20100827010752477.gif" border=0>
表2常温自干氨基树脂漆的配方
3施工工艺
本产品是由主剂、固化剂组成的双组分涂料。施工前,按规定的比例将主剂与固化剂混合并搅匀,然后再施工。为了获得较好的漆膜性能,本系列产品建议低温烘干。其参考工艺流程如下:
素材砂磨(240#砂纸)→喷涂底漆(岩田杯11~12S)→表干后40℃烘20min→砂磨→喷涂底漆(2)→表干后40℃烘20min→400#砂纸砂磨→喷涂面漆(岩田杯9~10s)→表干后40℃烘20min施工时应控制漆膜的厚度,因漆膜的厚薄对成膜后的性能影响较大。漆膜耐冷热循环试验如下:-16℃放置16h后取出放入40℃烘箱中8h为1个循环。漆膜厚薄的冷热循环试验如表3所列。
表3漆膜厚薄的冷热循环试验
4结语
自干氨基漆可刷涂和喷涂,漆膜光泽高、外观丰满、坚韧、耐热、耐冷、耐酸碱等。这种漆制造工艺简便,工时少,成本较低。但是,对施工条件要求较高,喷涂间隔不能过长,并且漆膜不能过厚,不然容易引起脱落和开裂。




下一篇:稀土涂层新材料用于航天领域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