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技术

环氧传递模塑成型工艺过程特性明显

时间:2010-02-05 11:58:43 来源: 作者:孙慧编辑 点击:
【据中国环氧网报道】传递模塑成型介于压缩模塑成型和注塑成型之间,作为环氧模的重要成型工艺,有着自己的特点,且这种特点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可成型薄壁、深孔、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制品,特别适于成型带有细薄嵌件的制品;物料熔融后才加压,制品性能较均匀,密度和强度都较高,模具磨损小;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制品毛边很薄,易保证制品精度,表面质量较好;模具比压缩模复杂,成型压力比压缩模塑大;模塑料耗量较多;制品中存在取向应力和各向异性,特别是成型纤维模塑料时制品中取向程度更显著。 上述7个特点决定了传递模塑成型工艺过程及工艺控制要求。传递模塑工艺过程与压缩模塑工艺过程基本相似,但要先合模再装料进行热压成型,需要控制的主要工艺参数是注压温度、注压压力和注压保温时间。其中注压温度为传递成型时的模具温度,对同一种模塑料传递成型时模温要低于压缩成型模温,因传递成型时料流经浇道摩擦生热已有部分升温。传递成型模具各部分温度不同,要分别加以控制。通常加料室温度比模腔温度低15~20C,以避免物料在加料室受热时因温度过高,导致熔料流动性下降或早期固化;压柱温度比加料室温度低一些,以防止施压时熔料从压柱与加料室内壁间隙溢出。 注压速度对成型温度影响较大,因熔料通过浇道时的流速越高,所受剪切就越强烈,由此产生的温升值就越大。注压压力是指压注时加料室内的物料所承受的压力。对同一种模塑料注压压力通常比模压压力高,以便压注时熔料克服流道阻力到达型腔后仍具有足够的压力,从而保证型腔充满后熔料能被压实和实现补料。注压压力通常比模压压力高50~150%,在正常情况下对加料室内物料所施压力,应能使其在10~15s内充满型腔。注压压力过大熔料进人型腔后会冲断细小型芯和嵌件或使之严重变形,固化速率大的模塑料用高压高速压注为好。 关于注压时间,是指从压柱开始对加料室内物料施压到模具开启这段时间对同一种模塑料成型同一种制品,注压所需时间一般可比模压缩短20~30%。这主要是由于注压时熔料进入型腔时的温度已升高到固化临界状态,型腔充满后熔料即迅速反应。此外在加料室内已经熔融并在通过流道时受到补充塑化的熔料,到达型腔后的温度均一性远比模压成型时高,型腔内各处的熔料能大致同时开始固化,不会因个别地方的料因温度低固化慢而延长整个制品的固化时间。
关键词: 加料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