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技术

当前我国氟碳涂料发展的关键和对策

时间:2008-10-21 07:41:12 来源: 作者:孙慧编辑 点击:
  中国涂料界从100万吨/年产量,发展到200万吨/年产量,经历了10年的时间,从200万吨/年产量上升到300万吨/年产量,只用了两年时间,到2005年仅此一年的产量即增加了100万吨,这三步不同发展的过程速度,是从一个逐步积累(第一步)到基本成熟(第二步),再到加速期(第三步)实现的。分析其发展的动力不外乎三点:一是市场经济的规律起了内部推动的作用;二是技术进步提供了主导性的推动作用;三是合理的调整(包括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利益集约度的调整)所起的促进作用。在这种整体行业发展的情况下,来看我国氟碳涂料的发展,是随整体行业的发展大潮而发展,或是超出了整体行业发展的大潮而更加汹涌澎湃?还是自身在做一种盲目的无秩序的起伏波动发展?应该好好探讨一下,看看我国氟碳涂料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是什么,并预先设想出其应采取的对策非常必要。   下面根据不同单位、不同人士(有企业家,有技术专家,有营销员等)的体会和经验来归纳一下我国氟碳涂料行业相对公认的关键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科技投入问题一提科技投入问题,常常就令人头痛,这白花花的银子从哪里来?投下去之后,能否收回?何年何月可以保本?利润有多少?   通常讲科技投入主要是指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投入,我们先从对软件、人才方面的投入讲起。就我国目前从事专业氟碳涂料的科技人员来讲,实在是少得可怜。从整个国家来讲,还没有能构筑出一支从理论到实际生产,从质检到现场施工的高、精、尖的能达到国际水平的队伍。基础理论研究十分落后,目前国内传播的有关氟碳涂料的著作大部分是从网络上摘录下来的,较新的内容基本来源于文献和专利,其中由我国涂料工作者自己研究发表的专著或研究报告很少,这是和国外的第一类差距。   在硬件方面,无论是科研设备和生产制造设备,都比较缺乏或者已属原始的第一代。在三氟树脂的制备方面,主要是按日本旭哨子公司的模式,在四氟树脂生产方面基本空白,日本大金公司提供的四氟树脂主要是为了在中国占领市场,但四氟树脂的生产技术几乎100%保密。   端正思维、尊重科学问题从氟碳涂料发展以来的10年看,无论在国内和国外都尚存许多等待研究、必须弄清楚的问题。例如:F和C这两大元素在结合成树脂过程中的极性问题,电子的组合问题,成膜的微观特性问题和各种助剂的配套问题,老化问题,配色问题,施工中的一系列工艺、技巧问题,成膜厚度和使用期关系问题等等。再加上各种文献、专著报道中的有关氟碳涂料表现出来的、超过常规涂料的特性问题等,应该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只有对基本知识充分了解之后,才可能去开发出新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国内有一小部分氟碳涂料企业,由于思维不端正,不在科技上下真功夫,而只知道或听到一些零星的氟碳涂料消息,就勃然心动,歪念顿起,灵机一动就开始挂牌登场——“你要几个氟,我就给你生产几个氟”、“我的氟碳涂料50年没问题”、“我的氟碳涂料价格和丙烯酸差不多,但性能超过好几倍”,各种奇谈怪论、技术笑话在中国的氟碳涂料市场上刮起黑风,使真正在进行科学研发的单位坐不住,不搞研发的却招摇过市,大发“伪科学”之财。   思维不端正是十分可怕的,对于一个产品,一个行业如此,对于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当“反科学”的欺骗思维占上风时,国外的先进技术无法进入中国,而我国自己在此行业中,只可能走上一条黑白不分、是非混淆的少部分人害死大部分人的可怕局面。   打击炒作问题纳米涂料的炒作尚未完全收场,氟碳涂料的炒作又粉墨登场了。   炒作的范围,从广告到专业资料,从包装桶到化验报告,从标书到企业标准,从总经理到他下边的营业员,从向中央、省、市级大型项目的介绍,到下边一个小工程项目的申报材料等等。其方法有抄袭、改头换面、同音不同字(混淆视听器官),甚至伪造、分包、掺和(混合)样样都有。   炒作的实质是经济效益在作怪,用非法的手段赚取非法的利润是其实质,产生的根源是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格,加上行业协会属民间组织,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权力,同行业之间缺乏相互的约束公约。   涂料这种半成品,一般要在成膜、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出优劣,再加上对涂料性能的检测,一般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检测费用,这就给炒作者以有机可乘的便利,堂而皇之地登上市场。   炒作是严重缺乏职业道德的奸商行为,从法律意义上讲是违法的!应该把它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   国际接轨问题承认我国氟碳涂料水平与国际先进国家之间有差距,在这样一个客观的认识下,积极地向别国学习,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来缩短差距,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接轨的第一阶段,必须摸清别国的真实状况,先设法取得联系,然后相互建立一种关系,有了一种比较正式的合作关系后,就可以进行第二阶段,向别人学习,模仿,复制,共同开发,或分工协作。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为了能尽快和国际接轨,近年来组织了不少出国学习、交流的活动,参加的单位也越来越多,参观学习的国别遍及欧、美、亚三洲,但是这些活动中,对专业性的高层次交流尚有不足,特别是涉及核心技术时,国外常常要求在互访之前要有相对严格的协调,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的目的。   对氟碳涂料来讲,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两个不同内容进行和国际接轨,前者是长期的研究领域,可以放在博士后流动站中进行,或放在国家级研究院(所)中。后者可以是明确的某种功能氟碳涂料,无论是走出去或请进来,无论是大型论坛或小型专业会议,都是一种接轨行为,这种接轨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氟碳涂料的发展是一种快捷有利的好办法。   自主创新问题自主创新不是赶时髦,也不是一种政治口号,而是在总结了我国科技发展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后提出的,它将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起到前所未有的影响。从洋务运动开始到向前苏联学习,再到向亚洲四小龙学习的实践证明,中国的问题,有中国的特殊性,14亿人口大国,很难找到一个完全可以模仿的样板。   自主创新不排斥向国外学习、交流、合作,但必须掌握科技的核心和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成分,这样才不至于像IT行业那样,使中国变成一个纯粹的廉价劳动力的加工厂,而主要的利润都被国外占有。   目前,国外公司在氟碳涂料方面对中国主要是看好这个庞大的市场和发展的前景,他们一般不原意将核心技术交流给我方,但又要用他们的技术来赚钱,因此往往制定了许多保密的规定,这个不许看,那个不许问,修理时封闭进行,换零件和关键材料时,会回到他们本国进行。但是只要他们想在中国生产,制造氟碳涂料,我们就一定能学到关键的技术,这要靠大家一起努力,群策群力,在尊重并保护他们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提出改进意见,共同来发展和改进,逐步完善我们自己的氟碳涂料知识体系,并向国际化、现代化迈进。   联合协作问题近几年,以往不可能实现的同行业厂家的合并、重组已经开始,全国性的技术合作交流也有很大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家的沟通越来越快,越来越方便,这些都是有利的一面。但是在联合协作过程中的经济利益分配常常是问题比较多,而且是较难处理的事情,这主要是双方在签订合作协议时,没有严格按法律手续进行。中国人好面子,开始时往往都表现得十分大方,因此在文字方面就一切从简,但是最后发生经济关系时,就相互从各自利益出发,形成各种矛盾。国际惯例是严在开头,签字就是法律。对于这两点意识,应该在合作中反复强调,严格把关,避免后患。   联合和协作是一种双赢互补的办法,是利用大家的才华和强项,补充自己的不足和虚弱处。联合和协作可以是多方位的,例如对一个国家重大项目可以联合申报,联合授权;对一个新产品分步开发;对一次全国性的培训可以联合数个单位共同举办,以及对与国外公司的交流可以联合组团等等。   氟碳涂料专委会的权威性问题在具体拟定对策之前,先要有一个权威性的机构,来思考、组织、策划并最后来执行共同协定的对策。这个机构的最佳单位就是中国氟碳涂料专委会(简称专委会)。专委会从成立以来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基本上代表了我国在此行业中的利益,但是专委会要承担更重要的、开拓性的、创新性的工作,首先要有权威性。   权威性不是人们和自己鼓吹起来的,要靠专委会自身的不断工作和有效的工作来形成,即要有权威性,那么从组成人员上就要有权威性,不能像组成一个民间商会那样,只要有钱就可以买一个要职,挂个名,如果这样,不如没有。因为这种搓合起来的专委会,不但被业内看不起,恐怕连自身内部也相互不买账,是无法承担指导同行发展、创新和向外开拓与国际接轨的。专委会的领导更重要,一定是要由公众认可的专家担任,而不要搞什么权力机构的名人来领导,这不是一个政治组织,是一个专业委员会。应向业内公布专委会成员的业绩、简历、特长等,使业内人士可以随时找到所需要解决问题的专委会成员。   标准问题最近标准越来越深得国内外涂料行业人士的关注。在国际贸易中,标准又是制造“技术壁垒”的一种高科技手段,还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国际标准或发达国家的标准,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另一方面,如标准中设置某些“障碍”,则可以保护本国利益,阻挡某些商品进入本国,成为“技术壁垒”。因此,标准与标准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西方企业巨头的标准策略是: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市场上流传着“三流企业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的说法。如果一个企业把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定为企业标准,并把企业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这样就能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谁生产这种产品,就应该按产品产量支付使用核心技术标准的专利费。一旦拥有这项核心技术标准,企业即使不生产产品,仅靠转让核心技术,就可坐享其成、渔利天下。我国生产的DVD,出口一台才卖20多美元,但支付给美国公司使其核心技术标准的专利费就要1美元~13美元,生产企业只赚了加工费。   氟碳涂料的标准已开始出台,但是在我国制定这些标准的时候,很少想到如何保护我国氟碳涂料利益的问题。建议专委会今后在制定有关氟碳涂料标准时应更加广泛和全面地征求意见,使我国的氟碳涂料标准更科学,更实用。   提倡讲真话、实话的问题讲真话是要解决有和无的问题,即你的产品到底是否真的氟碳涂料,真的用氟碳树脂制造的,还是假冒的问题。讲实话是要解决你的氟碳涂料检测报告上的数据和实际使用时是否一致的问题。   价格和品质的关系问题氟碳涂料由于在合成氟树脂的过程中涉及到氟元素,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易爆物质,而氟这种元素又是造成大气层破坏的元凶之一,因此在氟碳树脂一问世时就被用于高、精、尖的项目上,其基本原料和产品的生产量都受到国际环保组织的制约。但是近年来在中国建筑外墙上的使用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从三氟到四氟,从油性到水性,中国市场上的氟碳涂料发展达到了惊人的快速,但是价格不是向上而是越做越低,这种局面非常令人担忧。一个好的产品,随着市场的拓展,应该相应地有所上升才是正常的。但是在我国由于恶性竞争,产生了价格和品质不相符的严重局面,这里面主要是一些低品质的氟碳涂料扰乱了正常的竞争规则。性价比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的生命线,如果最后大家变成只能喝白开水的程度,那我们的氟碳涂料还有什么声誉可讲。   在有了权威性的专委会后,再加上有了明确的标准,就可以定出合理的性价比,行业内共同遵守这样一个对大家有利的游戏规则,实际上就保护了合理、公平、公开竞争,打击一切投机倒把、玩弄权术的欺骗行为。   抽样评比问题专委会可以行使行业给予的权利,对全体会员(或理事)单位进行秘密的抽样评比,对抽样结果给予全面的检测,这一条也是为了保护本行业的信誉和对全体会员(或理事)单位产品进行的监控权。   抽样可以从市场上公开买到,或直接到施工现场进行抽样,抽样后送到有关检测部门时不留生产厂家名字,只取结果。只要有这种认真的处事态度,中国的氟碳涂料完全可以有序地发展。   业绩公开问题舆论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大家都十分明白。你花多少万元的广告宣传费用也不及公开舆论的一次曝光。要想树正气,立新风,走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氟碳涂料之路,必须举起舆论曝光这个有力武器,这个武器就操纵在有权威的专委会手中,定期将相关委员(理事)单位的业绩公开发布,这是全体委员必须授予专委会的权利,在法律认可的前提下,去实施自己的权力,也是专委会必须履行的一项职责和义务。   这一点,在国内的其他行业已有先例,而且效果很好,而在中国涂料界还是阻力较大,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拿起舆论公开这把利剑,相信也是一种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对策。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