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天然植物油漆呼之欲出
时间:2009-05-08 12:30:49 来源: 作者:孙慧编辑 点击:次
“一家装修,全楼闻味。”这是老百姓经常对装饰装修涂刷过程发出的抱怨。刺鼻辣眼的感觉还好说,埋下的致癌祸根着实令人胆战心惊。于是,人们在感叹高性能的合成树脂取代天然成膜物树脂给涂料生产带来巨大技术进步的同时,又开始关注起对天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问题。
在刚刚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李荣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语出惊人:“农作物深加工生产出的石油替代品,相当于再造一个大庆。”据说,他曾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表达这样一种观点:利用粮食转化成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主要包括制成油漆涂料溶剂等,已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选择。李荣杰认为,在石油资源日益短缺的严峻形势下,利用农作物深加工替代石油产品具有重大意义。他分析说,我国2004年进口原油过亿吨,占国家石油总供给量的40%以上;2010年石油需求量将达4亿吨,国内供给能力最大为1.7亿吨,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威胁国家安全。而我国目前实际转化粮食近1亿吨,其中8000万吨直接变成了饲料。完全可以扩大替代石油的加工转化力度,用2000万吨玉米生产的乙醇,可替代1000万吨汽油;用3000万吨玉米可生产550万吨乙烯,相当于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生产能力的总和。同时,以农作物深加工转化替代石油产品,还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有效带动农业发展。李荣杰把这些好处归结为经济意义、环境意义和国家战略意义。
李荣杰认为,必须转变就农业谈农业的传统观念,要认识到粮食不仅是日常生活所需的食物,更是一种必需的绿色能源、绿色材料,是一种“绿金”。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有关人士也表示,以植物油为基础的油性纯酸树脂漆,在我国定位在低档的调和漆,处于被限制和淘汰的边缘,是很不合理的。随着生物工程一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大豆等油料作物的产量成倍提高,涂料行业与人争食油的年代早已过去。近年来,发达国家投入资金加强植物油的工业应用,包括高性能纯酸、水性纯酸、改性植物油为基础的多元醇、环氧化油等,还有松香改性树脂、松节油及萜烯树脂的开发利用,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资源和环境问题往往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在关注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必然会涉及资源问题,应该统筹解决。
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使一些明智的涂料企业重新调整结构,并显示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北京京齐漆业有限公司,记者就看到了这样一种被称为纯天然植物油漆的产品。未介绍产品之前,该公司总经理郭富亭首先拿出几个小瓶依次打开,让记者体会个中味道,有刺鼻酒精味的,有松香味的,还有淡淡松木味的。据说,这些都是用做涂料的稀释剂,前一种是化工产品,后两种是从天然植物中提炼的。他们目前采用的是从桐油中获取的原料,因此制成的油漆既具备溶剂型油漆的优点,又无毒、无害、无气味,经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检测,VOC含量远低于控制值,还不含苯类、甲醛、氨、游离二异氰酸酯等有害物,重金属含量极低。适用于木材、金属、非金属、石材和混凝土等基材,可广泛用于宾馆、饭店、住宅、医院、学校等场所。
该产品自2002年研制成功之后,已经为京城数万平方米的公共场所和家庭所接受,并普遍获得好评,尤其是在医院等不能停业的场所,使用京齐牌纯天然植物油漆进行墙壁粉刷,第二天就可以使用。郭富亭介绍,用桐油生产油漆在我国自古有之,原来用的木船、雨伞、木鞋基本都是采用这种原料生产的。后来因为懂这种生产技术的人越来越少,加上上世纪70年代国家贫困,植物油紧张,使这一生产技术逐渐被合成树脂所取代。随着国家提倡节省资源和能源,增强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一一循环经济理念的深入人心,他相信,用植物油生产油漆的前景会十分乐观。理由有三:一是国家目前植树造林发展还很不平衡,果树栽植过多,丰收之后卖不出去,影响果农积极性;二是增加栽种能够提炼植物油的树种,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对环保有利;三是提炼植物油之后产生的渣滓可以制成生态有机肥料,使农民多了一条生财之道。不管是行业还是企业,与环保和制漆都有好处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