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技术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抗SARS病毒纳米催化材料的研究可能对杀菌涂料的未来产生影响

时间:2010-07-23 12:34:27 来源: 作者:孙慧编辑 点击: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联合大连医科大学组织开展的“用于呼吸道病毒阻隔、吸附和灭活的纳米催化材料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经证明至少有2种催化剂具备杀灭副流感病毒的功效。因为副流感病毒在大小、核酸、包膜等方面与冠状病毒、SARS病毒非常接近,实验结果标志着针对120—180纳米大小的呼吸道病毒具有灭活作用的新型防治材料已经诞生。 催化剂要灭活病毒,首先要吸附病毒,大连化物所对89种催化材料进行了核酸检测实验,以活性炭吸附剂为参照物,89种纳米催化剂中有39种与活性炭吸附相同或更好,占被检催化剂的43.8%,吸附率在98%以上的强吸附力催化剂有19种,占被检催化剂的21.3%。 为甄别材料的不同用途,大连化物所对92种催化催化材料进行了细胞毒性试验,筛选出细胞毒性最弱的62种,毒性中等强度的22种,毒性最强的8种。细胞毒性大可用于空调和涂料,反之适合用在与人体有亲密接触的口罩和防护服上。 结合核酸吸附和细胞毒性的实验结果,选取9种强吸附力、易于产业化的催化材料进一步进行病毒的灭活检测。经纳米催化剂对副流感病毒的吸附-洗脱-接种鸡胚再增殖试验的结果表明,确证ASC-28、AB-2-1两种催化剂可以完全吸附并灭活副流感病毒。 大连化物所日前呼吁,建议中科院协调组织有SARS病毒资源和分析手段的兄弟单位以ASC-28和AB-2-1催化剂开展直接针对SARS病毒的吸附和灭活研究;同时联系在SARS防护方面的验证机构和生产单位,协助推进抗SARS催化剂的应用,全力以赴争取为攻克SARS疾病防治的科学难关并最终战胜疫病做出贡献。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