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报价
原创:亲历两家涂料企业的宣传“公式”
<gtltTRONG>[北京讯]</STRONG>8月18日,一个被中国人认为是吉利的商务活动日。北京展览馆人头攒动,由建设部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正在举行。的工作人员偶然在博览会上见到了两家涂料企业:亚士漆(上海)有限公司和北京东方人科贸有限公司,各自为推销自己的产品拉起了的宣传“大旗”。目的虽然是一致的,但所采用的方式迥然不同,让人体验到了涂料行业目前的经营销售理念。</gt; <align=center>lt;IMGrc="../../admin/picture/2006818155846.jpg"gtlt;/gt; <align=center>亚士漆“研讨会”会场</gt; <align=center>lt;IMGrc="http://tlw.cbminfo.com/admin/picture/200681816339.jpg"gtlt;/gt; <align=center>东方人漆展台</gt; <align=center>lt;/gt; <gtltTRONG>厂家“请客”,谁来拥崇?</STRONG>lt;/gt; <gt要宣传自己就要有授众体,两家企业自然知道要把“上帝”请出来的道理。lt;/gt; <gt亚士漆今天是以“研讨会”的形式租用了3号会议厅,进入会场便可看到组织者“势力”,高大的会议背景幕上,书写着:第一届保温装饰一体化成本板技术研讨会。主席台、投影仪、摆放整齐的上百把座椅,以及没有什么刺眼色彩的布置,给人以文雅的气氛。准时抵达的“上帝”中,有北京各媒体的记者编辑们,还有建设部和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的官员。参观博览会的普通观众却很难进入会场随意聆听。很明显,亚士漆看中的是专业媒体和高端客户,该公司寻求的是一种“斩首”行动。</gt; <align=center>lt;IMGrc="../../admin/picture/2006818162050.jpg"gtlt;/gt; <align=center>亚士漆会场门前,记者编辑们文雅地签字入场</gt; <align=center>lt;IMGrc="../../admin/picture/2006818162332.jpg"gtlt;/gt; <align=center>东方人漆展台前,中老年观众在询问汗水淋漓的宋总</gt; <gt东方人漆则以另一种面孔出现在博览会上。一块约50平方米的舞台搭建在博览会的大门口,面对空阔的广场,东方人漆的音响设备音波震撼。两名伶牙俐齿男女主持人正招集着数十名观众围在展台前回答各种商业问题。主持人:请您回答,东方人漆的联系电话是多少?观众:(读产品说明书)83629995!主持人:答对!送你奖品一份!猜题场面在巨大的红色气充拱门下显得十分火热。观望人群,发现几乎全部是普通参观者,且中老年人为多。中午临近午饭时光,依旧有人围着该公司的工作人员索要奖品。这种将“下里巴人”拥崇“上帝”的销售方向,表明了该公司的经营理念。</gt; <gtltTRONG>做报告?还是做广告?</STRONG>lt;/gt; <gt正当东方人漆的主持人在炎热的广场上宣布:“请您回答下一个问题!”时,空调冷气开放的3号会议厅响起了一片礼节性的掌声。来自建设部的孙克放副主任向来宾介绍着下一位发言者:“下面由上海亚士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钟发言!”李总穿着文雅,白色的衬衣在米黄色的领带装饰下,显得十分绅士。他先是起身向来宾鞠躬表示感谢,然后以流畅的语言,技术性地向所有与会人员介绍了他的企业和产品。近20分钟的讲话里,他让人感到了亚士漆的历史、技术、文化和产品的优越。由于现场光线太亮,投影在屏幕上的内容无法让人用感官去触摸“亚士漆”,因此自始直终人们也没能看到任何实物。李总的这种无实物报告推销“公式”似乎不注重产品的外表,而是让人去领悟其内在的品质。</gt; <align=center>lt;IMGrc="../../admin/picture/200681816743.jpg"gtlt;/gt; <align=center>亚士漆给来宾准备的是资料袋和新闻通稿</gt; <align=center>lt;IMGrc="../../admin/picture/200681816117.jpg"gtlt;/gt; <align=center>东方人漆猜题即可获得的观众奖品</gt; <gt东方人漆的老总叫宋陆罡。当问他:“您认为广告推销效果好?还是会议宣传效果好?”时,他很利索地回答:去看今天的人民日报,那里有我们刚刊登的广告。在采访中,他还不时拿出英文版的《中国对外贸易》(China'ForeigTrade),将印有他头像的全幅封面给我们看,而且声明这些广告他没花钱。放眼望去,东方人漆的广告宣传到处都是:工作人员全部身穿印有“东方人”字样的黄色T恤;整个博览会的“专业参观者”胸卡的背面广告;送给获奖者的奖品......</gt; <align=center>lt;IMGrc="../../admin/picture/2006818161444.jpg"gtlt;/gt; <align=center>亚士漆仅在博览会前广场立了块广告牌</gt; <align=center>lt;IMGrc="../../admin/picture/2006818161738.jpg"gtlt;/gt; <align=center>东方人漆用自己老总做代言人的广告贴到显眼之处</gt; <align=left>报告?广告?反正都是“告”之社会,两家企业各有各自的理解。</gt; <gtltTRONG>记者是福?是祸?</STRONG>lt;/gt; <gtltTRONG>lt;/STRONG>亚士漆的“研讨会”一结束,就有记者将李总拉到一边,希望接受深入采访。李总笑脸相对,可刚坐下就被另一位记者“缠”住。今天会议一开始,主持人就介绍:与会的有某某报纸、某某网站等新闻媒体,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gt; <align=center>lt;IMGrc="../../admin/picture/2006818162644.jpg"gtlt;/gt; <align=center>亚士漆老总散会后温文尔雅地接受记者采访</gt; <align=center>lt;IMGrc="../../admin/picture/2006818163151.jpg"gtlt;/gt; <align=center>也许是太累了,东方人漆的老总用这种姿势向观众介绍产品</gt; <gt亚士漆就是要接触媒体,深知记者所带来的宣传效益。而前来“助阵”的官方或组织也有相当的“镇场”效应。一连串的单位名称让人眩目——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协办单位: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北京市建设委员会、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等。此番“研讨会”实际上理解成新闻发布会可能会好些。记者编辑们笔下生花,宣传效应,授众范围巨大。</gt; <align=center>lt;IMGrc="../../admin/picture/2006818163522.jpg"gtlt;/gt; <align=center>亚士漆请来强大的支撑阵容</gt; <align=center>lt;IMGrc="../../admin/picture/2006818163738.jpg"gtlt;/gt; <align=center>东方人漆则把产品实物放在观众签到处展示</gt; <gt东方人漆似乎有些躲避这类宣传方式。有一家报纸将名片递上,说出采访意图,工作人员将名片转递给正在跟观众讲解的宋总时,他看了看,对下属说:现在太忙,等等吧。在我们采访他时,已是午饭时分,借着他不忙的时候才追上去问了几句,而且是声明刊登报道不会收费,也不是拉广告的。</gt; <gt有很多企业不愿意与媒体接触,就怕借着报道拉广告。有些老总听说刊登专访不收费,才肯出面。一方面是企业想借助媒体宣传产品,一方面又怕承担不起宣传费用。因此,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理念确定各自的产品宣传“公式”,实为上策。市场经济里各有各的活法。</gt; <gt这正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王洪飞摄影报道)</gt; <align=center>ltTRONG>lt;FONTcolor=#a52a2aize=4>(本文属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原文出处:)</FONT>lt;/STRONG>lt;/gt;
上一篇:5月10日甲醇价格数据统计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