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市场
涂料业内人士揭工程承建方以次充好内幕
[据燕赵都市报3月10日报道]业主本已做了涂料价格预算,但工程承包后,承建方为降低成本,与工程监理捉迷藏,用穿着名牌外衣的劣质涂料蒙混过关。“这种现象在石家庄装修市场屡见不鲜。”近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的一知名油漆生产厂家向媒体透露,特别是在大的工程项目中,涂料以次充好现象非常严重。
2月14日,《燕赵都市报》一篇《涂料经销商的囚徒困境》引起了家装业内人士的关注。哪个品牌给的回扣高,油漆工会极力向客户推荐,为了与对手抗衡,经销商不得不向油漆工支付高回扣,沦为“囚徒”。3月6日,石家庄某知名涂料生产商的管理层向记者披露了另外一些干扰正常市场的因素。
该人士向记者介绍,去年秋季的一天,公司客服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是某工程项目的监理,他怀疑工程承建方正在刷的涂料是假冒的。接报后,厂家迅速组织人员前去检验,结果证实涂料为假货。但在厂家准备联合执法部门查处这件事时,当初打电话的监理却改变了态度,拒绝承认工地存在问题,再打电话联系,这位当初积极反映问题的监理索性关机了。
厂方了解到,这家业主是按照用某品牌涂料200桶的价格做的预算。现在施工的承建方是投标时报价最低的。一开始,施工方确实用了20桶从正常渠道拿到的涂料,但之后就不再从那里拿货,而是给一些无证生产的小作坊联系,让他们生产该品牌涂料180桶。但施工方的伎俩被工程监理发现了。为了免于查处,施工方自愿减免大笔施工费用,算是“消财免灾”。工程监理也心知肚明:除非专业人士,否则没人能察觉这些劣质涂料与正品涂料有什么区别,只有过了相当一段时间后,这样的涂料才会显露出劣势。“最终为劣质涂料的害处买单的只能是业主。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业主都对此谙熟于心。”
“这个工程监理还算负责,不清楚涂料是否为真还知道给厂家打电话咨询。更多的监理因为专业受限等因素根本发现不了问题。这就使得假冒产品在市场横行,除了劣质涂料的生产作坊和施工队得利,涂料商和工程业主都将蒙受损失。”该人士认为,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注意。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其实也不难,只要工程方尽量减少包工包料,甲方由正规渠道购买,或者直接从厂家提货,减少中间环节。再者,提高工程监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使其能及时发现施工人员偷工减料的行为。把好进货和监理关,就不会出现花奔驰的钱买捷达的现象。”这位业内人士建议。
上一篇:五大新型功能性涂料面世
下一篇:废涂料倒进河被罚款1000元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