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市场
玩具业阴云密布 国内铁腕整顿
[据星岛环球网2008年1月16日报道]中国国家质检总局14日宣布铁腕整顿政策,注销全国五分之一共六百多家玩具生产企业的出口许可证,并加强监管玩具生产和出口。同时,作为中国玩具出要出口国的美国将出台一个针对玩具的强制性标准。分析认为,在出口退税,新劳动法实施等一系列的打击下,以上的政策无疑给中国玩具企业当头一棒,困难处境雪上加霜由于不少港商在大陆从事玩具生产和出口,相信将受到这些铁腕行动冲击,未来可能会有许多港企考虑回流或转移别国。
成本步步高升
因质量及安全问题,去年欧美多个国家先后发生大规模召回中国制玩具事件,不过,据中国海关的统计,虽然召回风波一度令中国的玩具出口同比增幅出现回落,但去年1至10月玩具出口依然有70亿美元,比前年同期上升了20%。欧盟和美国是中国出口玩具两个最大市场,去年前十个月共进口了67.6%的中国出口玩具。
而不可否认的是,在2007年经历了产品屡屡被召回的艰难处境后,中国的玩具厂商今年正面临着更多问题。玩具厂商们对2008年的前景充满了担忧甚至不看好,石油和其它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劳动力短缺以及政府监管力度加强都令他们忧心忡忡。这些不利因素共同发力将增加中国玩具业的生产成本,并有可能使产业格局再次发生改变。
中国玩具业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小型企业,他们竞相以更低的价格向海外出口玩具。成本压力有可能使那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企业破产倒闭,从而使生存下来的企业略微增加些讨价还价的能力,并有可能使玩具价格有所提高,至少是在批发价格层面。另一方面,在淘汰了那些面临更大成本和信任压力的小型企业后,玩具的安全性水平最终也会提高。
美国和欧洲多个国家去年都发生了多次中国制玩具召回事件,有的玩具是因质量问题被召回,如油漆含铅量严重超标;有的则是玩具设计不安全,如有玩具很容易被小朋友吞食,等等。对于去年发生的几起玩具召回事件,蒲长城表示有两种情形:一是这个玩具中国完全按照进口国家进口商提出的标准生产的,这些玩具只在国外销售,由他负责销售,不在中国销售。这些玩具在设计上出问题,后来这家玩具企业对这些玩具进行全部召回。二是进口国家和地区改变相应的标准,使得原来按照他们指定的标准生产的玩具反而不合格被召回。
出口美国再添变数
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C)国际项目及政府间事务主任理查德.奥布莱恩14日透露,美国国会将于本月15日复会,届时将讨论有关玩具和儿童产品安全的草案。奥布莱恩表示,该法案如果获得通过,过去一些只是美国行业内的非强制性标准将成为强制性标准,除了玩具产品之外,其他的儿童产品可能也要采用这些标准。根据有关统计,2007年1-8月,中国玩具出口额达126亿美元,同比增长20.2%。
奥布莱恩表示,目前CC无权向外界透露与案件相关的信息,如果该草案在国会通过,这个状况有望改变。对于信息的公开范围和程度,也得看国会的具体讨论结果。奥布莱恩表示,CC和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一直有合作,“我们向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提供信息,每个月举行例会,讨论一些重要的召回事件。”
美国产品安全新规草案内容
即将付诸讨论的草案主要包括五点与产品安全有关的内容。
其一,明确玩具涂料和油漆中的铅,必须达到零含量标准,因此生产商必须与合乎标准的涂料生产商合作。去年8月初,美国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向CC提出召回96.7万件塑胶玩具,起因就是玩具表漆的铅含量超标。此次召回事件也导致了制造商、广东佛山市利达玩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树鸿的自杀事件,引发了对于玩具厂商,及其上下游供应链的监管检测问题的反思。
因此,在该草案中,CC还要求美国厂商提交其生产商或次级供应商的详细资料,包括产品原产地、制造商所在地、涂料供应商所在地,以及该产品所用涂料的批次、在哪个环节上使用等,这是其二。奥布莱恩也建议,如果中国的生产商接到美国方面的订单,也应该要求对方提供详细的安全细则,不仅可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合乎美国产品安全的要求,而且万一出了问题需要打官司,订货方提供的安全细则也可以作为证据。
其三,一部分过去只作为美国行业内的非强制性标准将成为强制性标准,玩具以及其他涉及儿童的产品都要采用。
其四,CC建议强制实施第三方检测,使其成为认证的一部分。
其五,如果草案通过,将授权CC更大的自由度,CC有权与外国政府或监管部门合作。
上一篇:五大新型功能性涂料面世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