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市场
上海启动“拜耳气候计划”创新节能技术
[据ecialChem2008年1月14日报道]中国上海消息,全球化工巨头德国拜耳集团(Bayer)日前决定,在中国推动“拜耳气候计划”,从而适应中国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拜耳集团此前已经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启动“拜耳气候计划”,旨在通过应用先进的设施和新技术及新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减少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拜耳集团将在未来3年投资10亿欧元进行与气候相关的研发及其他项目。拜耳集团大中华地区总裁柯尼希表示:“我们将致力于把TDI气相光气法等全球领先技术应用于中国的生产当中,也愿意与中国政府和企业共同探讨和研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早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获得全球“低碳排放先导者奖”的德国企业拜耳集团董事长温宁指出:中国市场是拜耳集团在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战略中的重中之重。”拜耳集团旗下的拜耳材料科技集团已投资18亿欧元在上海兴建一体化基地,同时在上海浦东建立聚合物研发中心,成为支持其整个亚太地区的技术中心。
他们围绕气候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课题,把最新科技应用在中国市场,并长期致力于在这一领域新技术的开发。为满足全球尤其是亚太地区TDI需求的强劲增长,拜耳材料科技集团(Bayer MaterialScience)计划将上海一体化基地中TDI的产能由16万吨提高至30万吨,相关设施将于2010年开始运作,继德国多马根生产基地的气相光气中试车间成功生产TDI之后,拜耳在上海的TDI生产基地将在全球率先采用气相光气法生产TDI,以支持中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广泛应用于软垫家具、坐垫及汽车座椅的软质聚氨酯发泡塑料的重要原材料。拜耳材料科技集团开发的气相光气法生产的TDI是一项非常符合节能减排目标的新技术。凭借此项新技术,生产过程的最后一阶段将在气相条件而非传统的液相条件下发生反应。这项工艺在节能与减少废气排放方面取得突破,将节约80%的溶剂和40%的能源。
新的气相光气法与拜耳集团在美国和德国生产基地采用的传统工艺相比,可使生产1吨TDI所需的能耗从1.5吨煤降低到0.5吨,每年可减少6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工厂规模与传统工厂相比大幅缩小,投资成本降低20%。,拜耳是全球聚碳酸酯重要生产厂家,其在上海的一体化基地就包括10万吨/年聚碳酸酯装置,及其上游11万吨/年双酚A装置。位于上海漕泾上海化学工业区的一体化聚合物生产基地,已成为拜耳在亚洲最大的化学工业基地,预计2007年亚太区销售额在全公司的比例,可从18%提高到25%,未来10年在中国的销售额番一番。拜耳公司在世界级的上海化工区建设占地面积达1.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3大独立的项目,即涂料、聚碳酸酯、聚氨酯原材料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化工产品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正吸引着国际化工巨头们加速“抢滩”,拜耳就是其中之一。拜耳材料科技将在一体化基地扩大聚碳酸酯产能,由原来10万吨/年提高到20万吨/年。
关键词:
启动
上一篇:五大新型功能性涂料面世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