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市场
毒剂呛倒五人 胶粘剂质量堪忧
不久前,北京市怀柔区一户人家发生了一起悲剧:全家五口人全部“吸入性中毒”,家里的一只小狗离奇死亡。导致悲剧的“杀手”,竟是家中用于装修的胶粘剂。
有关部门检测发现,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高达139 mg/m3,高出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标准限值(0.60 mg/m3)200多倍,其中的主要成分是二氯乙烷。
市场上胶粘剂合格率到底有多高,新闻单位于近日购买了10种不同品牌的胶粘剂,送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室内环境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事件
全家五口中毒 小狗离奇死亡
事情发生在怀柔区雁栖湖镇北上台村。
当事人王先生一家准备对家中一室一厅的平房进行装修,先后购买了两种不同型号的胶粘剂用于粘贴地板革。
事发当日,在使用第二种型号胶粘剂后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王先生家中的五口人先后出现了头晕、呕吐、视线模糊、四肢无力等症状。五人随即被送往当地防疫站进行救治,病情稳定后转往朝阳医院治疗。
朝阳医院诊断结论为吸入性中毒。
事发当晚,被主人留在自家院子里的一只小狗死亡。
■检测
此事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北京电视台委托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对王先生家进行了空气质量检测。
检测发现,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高达139 mg/m3,高出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标准限值(0.6 mg/m3)200多倍。
测试还发现,其中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氯乙烷。
权威实验
测10种胶粘剂 其中4种超限值
新闻单位从五金建材商店分别购买了10种不同品牌的胶粘剂送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室内环境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工程师从10种胶粘剂中各取定量的样品,在密闭小舱中平衡12个小时后,检测胶粘剂在自然状态下挥发到空气中的二氯乙烷含量。
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总浓度应小于0.6 mg/m3。
检测数据显示,10种胶粘剂中的A、B、C、D4个品牌,每克胶粘剂在1m3的空间释放出的二氯乙烷含量已经远远超出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总挥发性有机物的限值。
应用在生活中 超量释放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检测的数值,是每克胶粘剂在1m3的空间释放出的二氯乙烷含量,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装修时,不可能只用1克胶粘剂,不可能只在1m3的空间内使用。
在实操中,我们可以套用以下公式。
假设一个房间面积为20平方米,顶高3米。
如果按照胶粘剂的一般使用方法,每平方米使用1000克左右,用上表中“每克胶粘剂释放出的含量” ×(1000×20×1),再除以立方体积(20×3),不难计算出相对空间内有多少有害物质。
相对空间内有害物质=(每克胶粘剂释放量×用量)/ (面积×高)。
按上述公式计算,除I、J外,其他均超过限值。
相关链接
专家还为记者提供了以下一组数字。
动物对二氯乙烷中毒反应
大鼠在4050 mg/m3 浓度下吸入7小时,半数致死
家兔经眼63mg,为重度刺激
家兔经皮625mg,为轻度刺激
专家说法
专家称 无论是出厂时产品含量 还是室内空气中
含二氯乙烷多少 国标中没规定
据了解,国家质量监督等部门要按照《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对企业生产的胶粘剂进行监督检查。
该标准中只有对苯、甲苯等物质的限量,并未对二氯乙烷的含量做出规定。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工程师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章第十三条规定:“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据了解,在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物质中,苯、甲苯等物质的含量较高,毒性较大,出现频率最高。
低毒物质产品造价高 国家对苯含量又有限制
厂家钻空子 二氯乙烷做溶剂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工程师蔡馨说,粘合剂中需要溶剂来溶解胶,使溶质均匀、分散,便于施工,溶剂在一定时间内会挥发到空气中。
按道理厂家应选用低毒物质,但这样产品的造价过高。可用作溶剂的物质,通常有苯、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等,但由于国家标准对前几种物质的含量是有明确限制的,因此一些厂家使用二氯乙烷等作为替代品。这就造成一些胶粘剂中二氯乙烷含量大大超过其他物质。
专家提醒
环保认证标志仅有“绿十环”
“好的胶粘剂中,二氯乙烷的含量应该较低或者不含有。” 胡玢副研究员告诉记者。
环保型的胶粘剂是指获得了由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产品上印有“中国环境标志”,英文为China Environmental Labelling,形状为圆形,由绿色和金色构成,主体部分是由中间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环环相扣组成,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就是常说的“绿十环”标志。
专家介绍:“环境标志产品对二氯乙烷是有限量的,如果厂家需要进行认证,要到环保总局指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一些厂家为了抬高身价,在产品上注明“经国家×××××中心测试,各项指标合格”、“通过×××××××环境卫生检测中心测试属实际无毒产品”是无效的。
上一篇:五大新型功能性涂料面世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