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市场

从北京涂料市场看国企的市场竞争意识

时间:2008-06-28 04:18:01 来源: 作者:聪聪编辑 点击:
走进北京城乡交界的几个大型建材市场,迈入琳琅满目的涂料销售区,映入眼帘的大多是洋货,货架上占据主要位置的大多是外企品牌。内墙乳胶有日本的“立邦”(永得丽)、美国的“大狮”和英国的“多乐士”。而记者也注意到了国内企业产品档次低、品种少、市场份额小的问题。   近年来,国外涂料厂商不仅在中国投资建厂,世界各地的建材零售商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而在这种进攻面前,国内涂料企业却显现出竞争意识差的弊病。   国内涂料企业市场上的被动首先源于观念的滞后。源于旧体制下形成的“坐商”痕迹难以消除。有位专家回想起六七年前,当日本立邦和英国ICI涂料进入中国市场时,国内一些涂料专家曾将其产品买回来进行分析,认为外企产品只是好看一点,好刷一点,内在理化质量指标还不如国内产品。没想到,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市场培育,外企的中高档涂料就形成了一统天下的局面。专家指出,国内产品之所以在低档次上徘徊,是由于在技术上墨守成规,过分注重内在理化指标,如耐洗刷性超过了外企产品好几倍,却忽视了产品的感性指标,如环保性、快干性、光亮性、施工性等。有些涂料企业误认为市场竞争只是价格的竞争,只注重降低成本,而忽视了质量和品牌的竞争。而后来的涂料洋货超前开发并扩展的高档产品却迎合了我国近几年房地产热潮带来的对涂料的需求。外企对中国房地产装修市场必将走向高档化市场变化准确地预测到了,而国内企业却没有。由此可见,夜郎自大,市场竞争意识不强是国内涂料企业败在自家门口的主要原因。   此外,在树立品牌形象战略方面国内外涂料企业差距也很大。国内企业对产品的包装不太关注,对广告宣传虽也逐步重视了,但苦于资金紧张而显得力不从心。而外企则截然不同,其漂亮的包装和全方位的广告宣传,时刻都在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立邦”花巨资在各地闹市区设立几个抹的光屁股顽童大型创意性广告就成功地使其在百姓中家喻户晓。   面对现实,国内涂料企业应树立危机意识,找到差距和定位,借鉴外企先进的营销方式和成功经验,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技术上大胆创新,大力开发高质量的新产品、新品种,力争在下几轮的涂料市场“洗牌”中东山再起。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