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市场

一起涂料商标纠纷案的法律分析

时间:2009-04-06 17:27:11 来源: 作者:聪聪编辑 点击:
原告某助剂厂研制出一种新型建筑内墙粉刷材料“高级仿瓷涂料”,并将该产品命名为“939”,开始批量生产。该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向该厂该产品颁发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书,该产品荣获省第八届发明展览会金奖。助剂厂为生产经营此产品制订了企业标准,并在该市技术监督局备了案。助剂厂以“939”作为此产品的名称进行使用,并设计在产品的包装上,被该市建设委员会连续三年作为推广产品推广。经向国家商标局申请“939”高级仿瓷涂料产品的注册商标,国家商标局批准其注册商标为“洲旗”牌,“939”因系阿拉伯数字不能作为商标使用而未获批准。 被告某涂料厂在未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鉴定和进行商标注册的情况下,试生产了一种名为“锦绣”牌939高级仿瓷涂料进行试销,将“939”作为该产品的另一种名称使用,将“939”设计在该产品包装上,并在某报上刊登了“锦绣”牌939高级仿瓷涂料的广告。 助剂厂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涂料厂侵犯了该厂产品特有的名称、包装和装潢,属不正当竞争行为,极大地损害了该厂的合法权益。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助剂厂生产的“洲旗”牌939高级仿瓷涂料获得了多项荣誉,在消费者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应当认定为本地区知名商品。原告生产的该知名商品冠用“939”命名和包装,“939”已成为该产品独特的名称和包装标志。被告涂料厂生产的“锦绣”牌高级仿瓷涂料也以“939”进行命名和包装,侵害了原告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包装和装潢,其行为已构成不正当竞争。原告使用“939”这个名称虽然未获得批准为产品的注册商标,但鉴于原告此产品系知名商品,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被告应当停止使用“939”这个名称。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的证据不足,不予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第(十)项之规定,做出了如下判决: 1.涂料厂自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使用“939”的名称。 2.涂料厂自判决生效之日起,30日内在当地日报上刊登声明,对其不正当竞争行为向助剂厂赔礼道歉。 3.驳回助剂厂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的诉讼请求。 在该案例中,原告在知道被告侵害其合法权益后,并没有消极地放纵被告任其侵害下去,而是采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将被告送上法庭。这种做法当然是非常正确的,也是值得提倡的。由于被告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以原告在此案的审理中得以胜诉。 通过对此案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涂料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该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当涂料企业给产品命名时,一定要按照《商标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在本案例中,助剂厂在给产品命名时,就没有遵照《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将产品命名为“939”,在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商标时,因“939”是阿拉伯数字不能作为商标使用而未获批准,所以不能成为注册商标,未经注册的商标可以在市场上使用,但法律保护很弱。所以当涂料厂在相同产品上使用与其商标相同的商标时(均是“939”),助剂厂却不能根据《商标法》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幸好是知名商品,才可以根据《不正当竞争法》来进行诉讼,否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他人侵权了。 二、涂料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定树立保密意识,对自己研制的产品做好保密工作,不能让自己辛苦研制出来的产品被他人坐享其成。如果其它涂料企业通过一些非法途径获得了助剂厂该产品的生产配方,即使不使用相同的商标,价格稍低,质量一样,在市场上进行销售,也同样会对该产品造成冲击,同样会损害该厂的利益。 三、涂料企业应该对商标进行防伪设计。这样做可以打击假冒产品,使假冒者知难而退,同时还可以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例如可以采用激光防伪标签,或者采用某些防伪网络系统公司的免费电话防伪查询等。 四、涂料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加入某个防伪维权中心 。因为单个企业的打假维权行为不能抵御形成社会势力的假冒、防冒的逆潮,往往势单力薄、耗资巨大、疲于奔命,且收效甚微。在这个案例中,法院最终的判决结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法院认为原告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的证据不足,不予认定,所以此案虽然是原告胜诉,付出的的代价仍然是非常大的。如果该企业加入某个防伪维权中心,判决将是另一种结果。因为维权中心可以向客户提供全线产品或部分产品在全国范围、区域范围的利润受损情况和侵权者获利情况的监测报告,向客户推荐制止侵权的应对策略等。这样,企业在诉讼中就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五、涂料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还应当做到合法经营,诚实守信。在这个案例中,被告涂料厂采用不正当竞争的手段获取非法利润,最终得到了法律的制裁,并且对企业的信誉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使企业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 六、涂料企业的经营者一定要学习、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者聘有专门的法律人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是成立法律部。这样就可以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合法经营。同时,预防出现因不懂法而上当受骗,或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出现漏洞,从而使企业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并且当企业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也可以从容地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