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市场

刘登良分析我国涂料行业的发展

时间:2009-12-06 19:27:25 来源: 作者:聪聪编辑 点击:
我国涂料行业经历20多年迅速发展之后,面临新一轮重大调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涂料企业优胜劣汰已成为必然。近日,媒体就我国涂料行业的市场定位、发展方向等有关问题采访了海洋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涂料》杂志总编刘登良。   关于我国涂料行业的现状,刘登良认为,涂料行业本身是服务性行业,产品必须通过涂装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涂料和涂装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例如,建筑涂料及涂装,家居涂料及涂装,汽车涂料及涂装等。同时,涂料的生产由原材料生产(包括树脂成膜物、颜填料、助剂溶剂)和涂料加工工艺所构成。涂料行业在先进国家已发展成高度专业化、工艺和设备水平相当成熟的传统产业。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已有涂料厂近8000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总的来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技术水平还不高,生产规模也较小,抗击市场冲击的能力较弱。不过,随着国际跨国公司的进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引入,我国涂料行业正由小而全的小农经济型产业逐步与国际接轨,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生产企业,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龙头的涂料生产基地。   在谈及我国涂料行业的特点和出路时,刘登良认为,涂料行业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行业之一,经过近20年的风雨,形成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先进原材料、技术和管理的引入不断推动行业管理和技术进步。但我国涂料行业与先进国家相比,尚属未充分发展的不成熟行业。中国的市场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尚待规范的市场,这就给发展提供了巨大机会,尤其是涂料的市场服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市场在中国,服务在当地,这是我国涂料行业的出路所在。   当前,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分必要。具体对于我国涂料行业而言,则集中在采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达到涂料生产和使用中的低污染,环保性,高性能和低成本的功效。   经过多年引进,我国汽车建筑乳胶、船舶等领域与国外差距相对缩小,但占我国涂料产量1/3左右的醇酸通用涂料的生产现仍处于较低水平。体现在生产工艺落后———仍采用单配方工艺,劳动生产率低下和规模偏小,能耗过高。因此,采用先进的色浆工艺,再加上工厂化的电脑配色体系,改进传统的醇酸制工艺势在必行。   由于环保呼声日益高涨,涂料专用树脂开发也是近几年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方面的具体品种,刘登良逐一谈了自己的看法。就建筑乳胶乳液来讲,他认为,虽然目前合资厂产品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但外墙用弹性乳液与国外产品相比价格过高,且国内厂家规模小,品种也不全。防腐用氯化橡胶和高氯化聚乙烯则必须采用清洁工艺的水相法生产。我国“九五”期间在此方面已搭建了很好的技术平台,“十五”期间有望达到5000吨/年规模。目前,我国工业漆和家具漆这两个领域还是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占优势,环保水性涂料仅占5%~6%的市场份额,其关键技术在于高性能水性树脂的合成方面。作为具有最大市场消费量的建筑装修水性涂料需求十分迫切,开发万吨级水性工业用和家具用树脂更显重要。   在颜料和填料生产方面,应考虑建设年产5万吨的钛白粉生产基地,特别是氯化法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基地的建设。我国是钛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作为涂料主要原料的钛白粉生产一直远远落后于美国、德国等国。其次是高性能的氧化铁系列原料基地的建设也应有所考虑。目前拜耳公司在上海建有独资厂,但其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我国涂料企业怎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刘登良也谈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应认清涂料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涂料行业不是制造业,而是加工服务行业,因为涂料产品本身是一种半成品,“三分涂料七分施工”就是讲到了服务的重要性。因此涂料行业首先要转变观念,变生产经营型为经营服务型,建立起企业自己的售后服务队伍。在销售方式上,采用直销与分销相结合手段。对于施工性要求严格的工业涂料应采用工程直销方式,直接服务于顾客;对于建筑涂料等施工比较简单的涂料,采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技术开发基础薄弱和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要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以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增强竞争力。入世后,国外高技术含量的涂料产品必然抢滩我国涂料市场,给行业带来新一轮冲击,我国的涂料行业将面临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局面。同时,资本进入市场,按照市场规律,企业间的兼并或战略联盟将进一步优化涂料行业结构。一批市场、资本和产品服务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中间企业将把涂料行业由“春秋时代”过渡到“战国时代”。   要提高管理水平,培训高素质管理人才,逐步推行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与先进国家行业管理接轨也是提高我国涂料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