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市场

新疆名牌油漆痛失中亚市场——有专利保护 假劣乘虚而入

时间:2009-01-08 03:39:38 来源: 作者:聪聪编辑 点击:
《法制日报》记者 吴亚东 曾占领中亚各国市场的新疆3家油生产厂家,由于在外销出口环节缺少知识产权保护,使经过3年时间才在国外市场立足的油品牌,被国内伪劣产品搞坏了名声,再也无法出口。 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各国每年需要各种油二万吨以上,而新疆与中亚各国相邻,油出口自然地利占先。新疆有机化工厂生产的“七色花”牌、乌鲁木齐市油厂生产的“红山”牌、乌鲁木齐市油灰厂生产的“三郎”牌是新疆制漆行业中的三大知名品牌,由于这三个品牌质量上乘、价格适中,深受中亚客商的喜爱。1996年以来畅销中亚各国。但好景不长,国内一些不法厂商很快推出与这三个品牌的油漆从外包装、图案、色彩、标识几无二致的廉价劣质油漆,涌向新疆各外贸口岸。 据了解,河南某厂家在油漆桶上只把“三郎”改为“三朗”和“三良”,其余全部原样“克隆”。这些假冒的油漆既无厂名厂址,而且还缺斤短两,每桶三公斤装的就少300克,价格比正牌低10元。而中亚的很多商人也贪图便宜,大量采购回国。哈萨克斯坦迁都新址,在新建的一政府主要建筑物室外栏杆上使用了标有“中国制造”、“中国河南制造”的劣质油漆,结果时隔不久,几场风雨过去,油漆便全部暴皮脱落。此事经该国媒体暴光后,新疆乃至中国油漆在该国的信誉顿时一落千丈,产品无人问津。许多外贸公司不得不放弃利润颇丰的油漆出口业务,曾为新疆出口创汇大户的新疆油漆行业从此被迫退出中亚市场。 专门办理企业专利的乌鲁木齐专利事务所何玉祥研究员说,新疆油漆产品国际贸易中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其痛失中亚市场的根源所在。以“七色花”和“红山”牌油漆为例,这两个新疆名牌都没有为自己的外包装、图案、色彩和标识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这样,其它企业仿冒其产品时,其合法权利自然得不到保护。根据我国有关法律,企业拥有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外销出口时,只要在国家海关总署办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手续,海关即可监控阻止“假冒伪劣”产品出境,“三郎”牌油漆虽然为自己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但未向乌鲁木齐海关提出专利权保护的申请,海关自然也就无法阻止“三朗”、“三良”之类假冒产品走出国门。而私营企业新疆广才公司生产的背心式塑料提袋,其外包装设计精美,上有一只可爱的小鸟图案,深受中亚消费者的喜爱。因其及时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并及时在乌鲁木齐海关申请备案,因此,当湖北某企业一批仿冒其图案的价值十几万元的产品准备出口时,当即被乌鲁木齐海关查扣,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 有关专家指出,西部地区企业的名牌产品本来就少,如果不注意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过程中,将失去最有力的法律保护,西部企业将被市场无情地淘汰。新疆名牌油漆痛失中亚市场的现实,再次提醒人们,强化国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刻不容缓。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