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新闻
齐鲁苯乙烯装置利用统计技术改进产品质量
统计技术能明显地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只要能很好地应用统计技术,就一定能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增强生产力,在市场竞争中就有希望领先取胜。齐鲁苯乙烯装置正是充分地使用了统计技术,使苯乙烯产品的质量始终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所谓统计技术,就是通过收集数据资料,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对所研究的实际问题进行推断和解答的一门应用技术。由于应用统计技术几乎无需增加新设备,无风险,所需投入也很少,却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生产率非常高,许多单位都非常重视它在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还可以从质量控制图上看出生产工序是否正常,中心值是否漂移,工序能力是否不足或过剩等。齐鲁苯乙烯装置采用了一种适合本装置特点的统计技术方法――质量控制图来对苯乙烯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 苯乙烯车间早在1997年就开始应用统计技术,并定期修订质量控制图的各项指标。仅今年上半年就利用控制图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了30余次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监控生产的70余批次外销苯乙烯产品全部为优级品,是齐鲁公司诸多产品中优级品率最高的。企业经营发展应当遵循一条定律,即少投入、多产出,追求效益最大化。在苯乙烯产品的国家标准中规定,苯乙烯纯度高于99.7%的为优级品,适合生产各类聚合物;纯度在99.3――99.7%为一、二级品,适合生产橡胶、普通树脂等。塑料厂的苯乙烯产品每年有2万吨左右是做为生产橡胶产品的原料送出的,对苯乙烯纯度要求较低,如何避免质量过剩、增加产品产量、降低成本显得非常重要。实际的情况却是这部分产品中苯乙烯纯度大都在99.5%以上,普遍存在质量过剩的现象。该装置工程技术人员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正通过对控制图的分析,采取合理的方法,逐步实现根据用途供应相应规格的产品或实行优质优价的策略,使产品达到效益最佳化。 据统计,齐鲁苯乙烯装置自装置开车以来,已累计生产苯乙烯80余万吨,未出现一次质量纠纷;最近又获得2001年中石化同类装置评比的第一名,与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有很大关系。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苯乙烯装置力争运用统计技术,尽早实现装置效益最大化这一理想目标。
下一篇:今年将禁止使用部分落后化学建材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