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器涂料
未来水性木器涂料发展需要“共享共赢”
本网】水性木器漆代表了木器涂料发展方向和未来的趋势,可以说水性木器漆的推广是件利国利民的事业!节能环保的水性漆代替传统的油性漆也是迟早的事,但是水性木器想要在中国市场真正的产业化和繁荣,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是那名老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水性漆的发展不仅需要广大涂料企业及其业内精英的积极参与、国家政策的引导,还需要上下游原材料生产厂家和使用者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
笔者认为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即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消极等待,而是要勇敢地面对水性木器漆的现状,正视阻碍水性漆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正确估计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少一些炒作,认认真真的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把解决水性漆推广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作为水性漆发展的突破口。这是一个思路和态度的问题,做任何事业的进步都要先承认问题的存在,再想办法解决。行为学上有一句话叫做“方法总比问题多”,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据说我们中国的汉字就是这样被发明出来的,历史上也有“仓颉造字”的典故,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负责记载史实,但在那个远古时代还没有文字,人们记事主要用绳子打结的方法,但人的大脑记忆总是有限的,时间一长就可能无法辨认了。在一次黄帝与其它族人的重要谈判中,因资料过去时间太长、内容太多使仓颉没能找到所要的资料,结果使自己的族人受到了损失,黄帝也指责仓颉没有尽到职责,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仓颉的心。他发誓要搞出一种简单易记的符号,让大家用符号表达思想,传授经验,记载历史。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就辞官回到家中,走了很方地方,请教了很多当时的智人,很长时间都在冥思苦想,可以说是吃不下饭,睡不下觉,终于有一天发现猎人打猎时总会用动物的脚印来判断野兽的种类和去向,受此启发,仓颉发现可以用各种东西的形状编成符号来识别事物,后来又经历多年着手整理资料,创造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并不辞辛苦的办学校,教人们认字。仓颉造字的故事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却权释了一个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深刻的道理。其实正象一位网友所说的那样,如果真正把水性木器漆的物化性能等质量提上去,把价格降下来,还愁消费者不用水性性吗?可以此话不无道理,如果真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确实对水性木器漆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笔者认为现在正处在水性木器涂料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的是广大涂料企业及业内人士的群策群立,要放弃独享、一夜暴富等狭隘心态,大家一起想办法来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现在消费者对水性漆的印象普遍是存在性能不好、发展不成熟、价格高等缺点,并不是某个公司的产品好,某个厂家的不好,现在基本上是一损俱损的现状。“共享、共赢”是现代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一组词语汇,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水性木器漆市场,可以说无限美好的水性漆市场是我们大家的,相信所有耕耘者都会有收获。这里有则小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讲的是某地方有位老大爷是种玉米的高手,在各种农会评比中都会名列前茅,它家的玉米种子在各种交易会上也总是供不应求。等老人年事已高时,决定把农场交给小儿子打理,等传授经验时他对儿子说:有件事,你一定要牢记。每年秋天,无论种子多么紧缺,都要挑上一批上好的玉米分给邻居们!年轻人很不理解说,您为什么放着高价不卖,反而要免费送人呢?老人说:孩子,咱家的玉米能越种越好,全靠我送种子给邻居们!花粉被风从一片玉米地吹到另一片玉米地里。如果邻居家用了劣质种子,长出差劲的玉米,糟糕的花粉就会影响到咱家的玉米,所以邻居地里的玉米跟咱们自己的玉米一样重要!多好的例子,你付给什么,你就能得到什么,“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水性漆市场发展状大了,大家都是受益者!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