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建筑涂料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甲醇企业停车减产

时间:2009-07-28 09:18:23 来源:涂料资源网 作者:聪聪编辑 点击:
摘要: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甲醇企业停车减产-防火涂料,甲醇,减产 据华人涂料网(www.tuliaoren.com)报道,10月初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以及全球经济环境弱化打压,中国大宗品价格齐齐下挫,国内甲醇行情同样历经了一轮暴跌,由此引发的中国甲醇装置大规模减产、停产以缓解现货供应压力,不曾想国外货源就着价格优势填补了由中国甲醇企业停车减产引发的需求空档。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甲醇<a企业停车减产 src="/uploadfile/201008/20100826030030340.jpg">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甲醇企业停车减产 11月中旬开始全面爆发的大量进口货商谈---初步预计,08年12月国内甲醇到港总量将不低于20万吨,而在08年11月,国内进口甲醇实际到港总量仅在8万余吨。 面对目前的局面,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甲醇企业停车减产是自救行为还是让道国外同行? 10月初,甲醇市场行情延续前期跌势继续大幅下滑,以华东港口出罐价格为例,从10月初的3,000-3,150元/吨走跌至11月末的1,820-2,000元/吨,跌幅超过37.8%。由此引发的国内甲醇装置大规模停车减产消息不绝于耳,早在10月中旬,国内18家甲醇工厂联合发表声明,呼吁全国甲醇企业适时停车减产,并以不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来支撑市场价格。 殊不知那时是国内企业停车减产的刚刚开始,截止11月末,据易贸统计,有超过84家甲醇企业停车,总产能达到778.3万吨,占到全国总产能近30%,其余装置开工负荷均有不同程度下调,部分联醇装置降至最低负荷生产。 时至11月下旬,中国甲醇企业的停车减产似乎已经开始起作用,市场行情跌幅趋缓,供需出现相对平衡。 甚至,在华东港口市场,一度出现现货稍显紧张的局面,也许是因为国内工厂的甲醇价格一直难以达到下游买家的心理预期,这个由中国甲醇企业停车减产出现的需求空档,却由进口货源逐步填补;国内甲醇企业主动或者被动的限产保价、自救的同时,却忽略了国外同行。 可是,除了国内市场看似的需求空档,究竟还有什么因素,促成了近期大量的进口货交易? 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弱势背景下,亚洲各下游市场需求骤降,在以合同货为主导的亚洲甲醇市场,合同货不能被按时按量执行,导致国外甲醇生产企业库存积压,却无法得到下游需求的及时消化,亚洲市场现货供应压力凸显; 另一方面,和国内工厂相比,国外甲醇供应商享有绝对的成本优势,这里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船期在12月的货物平均进口价格在185美元/吨左右,折合华东港口出罐价格人民币1600元/吨左右,与目前华东出罐价格1780-1900元相比,仍存在180-300元的价差空间,贸易商看见了商机,下游工厂更是乐此不疲。 于是,“天时地利人和”,进口货进军中国市场似乎顺理成章,据易贸不完全统计,08年12月进口到货量将不低于20万吨,较上月增长150%,较去年同期增长50%,并可能是2000年以来最高纪录;09年1月已达成成交的抵港进口货量不低于10万吨,且商谈还在继续,这一数字可能将不断被增加。 进入12月,需求面临进一步走淡压力,在进口货大量冲击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应对?市场是否会随着进口货的大量到来而再次下挫?反倾销历史是否会重演?这是一场国外供应与国内供应的较量,更是市场供应与需求的较量。 或许,没有所谓的获胜方,然而,如何合理的维持甲醇市场的供需平衡,使之健康发展则是值得我们以及众多市场人士所思考的。陶氏印度4亿美元研发中心项目受阻。陶氏印度4亿美元研发中心项目受阻-陶氏,研发。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