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地坪涂料

话 说“ 砼”

时间:2010-08-25 18:26:43 来源:中国艺术涂料网 作者:admin 点击:

\
 

砼(tong):混凝土。

  研究了30多年的建筑材料,对于混凝土这种工程材料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一知半解的人了。可是面对“砼”这个字,却至今依然常常引起我的困惑。

  说起汉字的造字之妙,由此可见一斑。按照汉字的造字法,“砼”是一个表意字。望文而生意,可知“砼”乃人工制造的石头,也就是以水泥、砂子、石子与水这四大基本材料经过搅拌、成型、硬化而成的工程材料。在中国,我们习惯上将其称作混凝土。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混凝土可能要追朔到古希腊人与古罗马人。波特兰水泥的专利,是在1824年取得的。在其后的近200年的历史中,这种工程材料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曾经有人领测,到20世纪末,世界上将会有C200的混凝土供应。而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达到C100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的比强度大致相等,自重也大致相接近,因此8 0%-9 0%的的钢结构工程可以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取而代之。

  混凝土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其间也发生了几次根本的革命。最早的混凝土里面是没有钢筋的,这种混凝土称作素混凝土。而素混凝土是很脆的,因此这样的混凝土只能用于房屋的基础、柱子等主要承受压力的结构,而不能用于房屋的大梁、楼板等主要承受拉力的结构。混凝土科学的第一次革命是在素混凝土里面加入了钢筋,混凝土将钢筋紧紧地包裹在一起,这样的混凝土叫做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在受到外来荷载的时候,两种材料发挥了各自的受力特性:素混凝土主要用来承受压力,钢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钢筋混凝土不仅可以用于柱子、基础,也可以大胆的用于大梁、楼板。由于混凝土中有了钢筋,人们又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之中,或者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之前,预先给混凝土中的钢筋施加了一定的拉力,于是我们就有了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在受力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发挥两种材料的受力性能。这是混凝土科学发展中的第二次革命。以上这些混凝土因为流动性很差,既不能长距离运输,也无法用于建造高楼大厦。因此通常都在现场搅拌就地使用。而高楼大厦总是如同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人类生产活动的需要促进了混凝土科学的发展,为了赋予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流动性,人们发明了各种混凝土外加剂。这是混凝土科学的第三次革命。有了混凝土外加剂,我们可以在地面上借助混凝土输送泵轻而易举地把混凝土输送到200米以上甚至于更高的高度,这是高流动性混凝土;或者在水面上浇筑水下混凝土基础而不用振捣。这是水下自密实混凝土;或者浇筑一个很大面积的混凝土地面,例如机场停机坪而不怕地面被很快的损坏掉,这是耐磨地面混凝土…,许多年以来,人们对混凝土科学的认识,总是认为混凝土的强度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人们总是不遗余力的研究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各种方法,以为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拉、抗折、抗剪强度以及耐久性等等都会有相应的提高。这实在是混凝土科学发展中的一个误区。本文提到的那个“预测”,正是人们对混凝土的强度寄予过高的期望的表现。现在,人们不再仅仅专注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给于了更多的关注。于是,高性能混凝土诞生了。这是混凝土科学发展的第四次革命。而要配制高性能混凝土,仅仅依靠混凝土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是不可能的,而必须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再掺加一些矿物细掺料例如磷矿粉、粉煤灰、矿渣粉、硅粉等等,来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求:硬化前的混凝土所需要的高流动性、低塌落度损失、可泵送性等等;硬化中的混凝土所需要的低收缩性、低水化热等等;硬化后的混凝土所需要的防水抗渗性能、表面耐磨性能、抵抗周围恶劣环境侵蚀性能等等。

  每一次混凝土技术的革命都使整个建筑业的面貌为之一新,进而促进了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如果您对混凝土科学的发展有兴趣的话,您对中国50年之后的混凝土科学的发展水平或者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面貌能够做出一个什么样的预测呢?

  相对于混凝土从发明到发展的悠久历史,“砼”字显得多么的年轻,年轻到只有在现代人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才能找到。

  回过头来还说我的困惑。引起我困惑的是“砼”字的三大怪:第一大怪是“砼”字只有一个解释,而且也不能用这个字组成任何新的词组。除了部分化学元素的名称以外,在汉字中这是非常少见的现象;第二大怪是凡是在文章中见到这个字。您都必须将其读作“混凝土”。一个汉字发出三个音节,这在汉字中也是绝无仅有独树一帜;第三大怪是,如果老老实实地发出其本音“同”,只怕连混凝土专家也听不懂。您若不信,请将此文中凡是出现“混凝土”三个字的地方都用“同” 音取而代之,非要闹出一个大笑话不可。

  虽然有这三大怪,可是这个字依然在建筑界广为流行:从行业报纸、专业书刊直至红头文件。而在笔记、文稿中,这个字更是屡见不鲜。人们爱用这个字既不是因为自己目不识丁也不是因为自己偷懒耍滑,而是在于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个字代替了三个字,10画代替了30画。效率提高了将近70%。在时间就是财富的今天,这倒颇有诱惑力。

  从本质上看,每一个汉字都只是一个符号。但对于“砼”字,我倒宁可将其当作一个符号而不愿将其当作一个汉字。我会在笔记草稿中偶然用一次这个符号,但是在正式的文稿锦或草拟红头文件时绝对不用这个字。我很想做一个幽默的人,但是我决不做一个可笑的人。


关键词: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