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装饰设计

新奇有趣又省钱的“换屋旅行”正在悄然流行

时间:2010-03-02 03:00:02 来源:室内装饰网 作者:聪聪编辑 点击:
.   旅行=酒店+旅行团+走马观花?OUT!旅行并不仅仅是观光景点,更是一种寻找新鲜、邂逅未知的生活体验。身处陌生的城市,却享有家的温暖;打开“家”门,看见另一个城市,踏入另一个世界,多么惬意。随着城市游的兴起与旅游观念的改变,新奇有趣又省钱的“换屋旅行”正在悄然流行。   
\
    一位澳洲换屋参与者在论坛上展示自己的居室环境,同时还介绍周边的旅游地点,换屋旅游在国外挺火热。 .   美妙人生,从这一刻的享受开始   
\
    
\
    换屋旅行 .   让心情和钱包一起放假   电影《恋爱假期》里,分别在伦敦和洛杉矶的两位素未谋面的女主角,因失恋而相互换屋,新的环境赶走了阴郁心情为她们迎来有一个春天……如此浪漫的剧情,或许正在你身边发生,或许邂逅的不是爱情,但一定是新的自己。   换屋旅行,即两个城市的人,互相交换房门钥匙,各自迁入对方的家中,体验对方的生活方式,体验另一种文化。这种旅游方式在国外被称为Homestay,原本认识或不认识的路人甲乙,到对方所在的国家或城市旅游,住对方的家,开对方的车,做饭看电视轻松如在自家。   这种旅行方式,起源于50年前一些并不富裕的欧洲教师,他们想在欧洲旅游又不想多花钱,便“穷”中生智,想出了“换屋度假”的主意,这就是最初换房度假的由来。   “换屋”期间,“住”不需要花钱,“行”可以开对方的汽车,“吃”可以用对方的厨房自己下厨。这样一来,钱包自然免去不少“减肥”之灾。而且,相比酒店,“家”的感觉更容易让心情放松,仿佛在陌生城市找到一个心灵栖息地。   在一个国际换屋网站,记者看到“会员”全方位地展示家居环境,而且还详细介绍了周边旅游及饮食地点。一位澳洲的旅游者提出想与中国的旅游者换屋,同时还将自家的宝马轿车一并出让。不过从这一国际换屋网站看到,目前换屋旅行在美国、澳洲及加拿大三国最为流行,换屋意向多达上千条,而在中国,则仅有60条换屋意向留言。   
\
.     换屋旅游正在流行,换屋不仅是一种体验,更是“换”一种心情   “驴友”换屋   触摸城市灵魂   近年来,中国的旅行者越来越不满足于“到此一游”,而是期望“生命体验”。当然,这样的旅行方式最适合的不是自然景区,而是有人文气息的城市旅行。相对于经济成本的节约,体验生活、家庭温暖等心理需求似乎才是换屋旅行的最大闪光点。   对于一些资深“驴友”来说,自助游、自驾车游已经让他们心生厌倦,纵使行动自由却依然是游走在城市边缘的旅客。有超过10年经验的资深“驴友”Chris 表示,换屋不为省钱,只为短暂成为城市一员,触摸城市的灵魂。   “在上海的换屋驴友家里,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后到楼下市场买菜,转角就是弄堂,耳边都是吴侬软语,还可以不时跟邻居聊天,一边做饭一边听着CD,当时真的感觉我是‘生活’在这个城市,而不是在这里‘旅行’。”   对于这些追求人文体验的“驴友”来说,“家”的生活消除了生僻感而又使他们融入到异地的生活文化氛围中,恍如在不同的城市生 活过而只需花费几天半月的时间。而且,有些“驴友”会在论坛或者俱乐部中分享各自的感受,除了提供进一步的换屋可能,也为惺惺相惜的友谊铺垫。   大学生   人家换屋我换宿   “换屋旅行”似乎总带着白领小资的影子,但其实在换屋中国化的过程中,大学生也在不经意间成为换屋潮流的主角。所谓“人家有车有楼,我有同窗好友”,大学生换宿旅行这种变相换屋行动正有越演越烈之势。   大学生没有太多闲钱,却有寒暑假的黄金时间。许多大学生渴望旅行,而寒暑假学生宿舍依然可以居住,因此散落全国高校的中学同学就成为大学生的换宿最佳对象。与许多大学生一样,在广州念书的Tiffany称这个寒假与在天津念大学的高中同学进行的换宿之旅并非刻意,只是刚好高中同学想来广州玩,而她和几个朋友想去天津,大家一拍即合。 .   换宿带来的收获远远超乎Tiffany的想象:“我的天津朋友的室友不仅带我们去了好多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特色地方, 还带我们去T大学生常去的‘腐败’地点,晚上边逛校园边谈心,现在我们已经是好姊妹了。”   大学是一段特殊而难忘的生活经历,一个学校的环境氛围也是一种文化。对于大学生来说,换宿不仅可以得到当地朋友照顾解决困难,还能体验另一种大学生活与文化,这是往后的人生中都不可能再有的宝贵经历。   
\
    在他人家里享受旅游乐趣是一种全新体验   网友有话说   1. 换屋趣事vs换屋囧事   趣事:   “内敛的我竟然和换屋的邻居大叔聊了一个下午的人生,忘年之交的感觉好奇妙。” ———Chris   “我们一家是北方人,将去深圳的换屋旅行作为给孩子的18岁生日礼物,她兴奋得不得了!”———chengxd   “和我换屋的人现在成了我男朋友呢,真是不可不信缘。” ———Annielxd2000   囧事:   “回到家发现到处都是烟头,马桶也堵了,郁闷啊……”———Alen1991   “在换屋的朋友家里,凌晨2点忽然停电了,原来他忘记交电费~ORZ”———chencs30   “换屋的人在我小时候的相片后面写‘女大十八变啊’,汗”———泠霖   特别提点   1 如何成为“换屋一族”?   除了朋友、网友换屋等自发形式,随着“换屋旅行”的逐渐盛行,一些有一定规模的换屋中介机构开始出现,如嘉联国际换房度假(中国)有限公司、好易换房旅游网、无忧换房俱乐部等。 .   成为“换屋一族”第一步就是注册成为会员,通常会要求注册者提供一系列个人证明,包括个人身份证等个人证明与房产证、房屋实景数码照片等房屋状况证明。一定时间后若审批合格,则可以正式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之后,就可以浏览感兴趣的信息,并向特定会员发出要约。期间要注意各个公司或组织的不同规定,例如有些公司会规定“一次只能向一名会员发出要约”等,千万不要违规行事。   当双方达成一致后,就会就相关条款签订换屋旅游协议和车辆使用合同等,明确写明双方责任与赔偿细则,例如双方的水电费如何交付、出现问题责任谁承担等,这样在纠纷发生后所有的理赔都将有理有据。   当换屋完成后,换屋一族通常还可以通过反馈表或分享心得的形式向相关组织或志同道合的换屋朋友进行交流。   2 “换屋”需谨慎   “换屋旅行”在中国远远未称得上成熟,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觉得换屋旅行的模式值得推广,但被问到是否愿意尝试,许多人则紧皱眉或在犹豫中沉默。某俱乐部负责人也表示,全国的会员只有几百个,而有些内地的大城市竟然一个会员也没有。   究竟为什么大家对换屋兴致勃勃却裹足不前?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换屋者的权益难以保障。而这个问题,至今仍非常棘手。有些网站更称“会员换房责任自负”。   有律师表示,如果是双方短期内为换房而签订的协议,属于使用权置换合同,只要双方都具有民主权利,并且协议约定明确,都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即如果约定了房间的某种损坏的赔偿,一旦真的出现问题,就必须按照协议执行。   但执行起来却有些困难,例如将家里翻到乱七八糟、半夜三更带朋友回宿这种行为,即使在条款中列明,若真的发生,也很难执行惩罚,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   所以,大家在选择换屋对象时要十分小心,充分了解之后再作决定。只是,这个问题要得到较好解决,可能要等到换屋旅行在中国真正成熟起来。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