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机械
2008年8月份我国机械行业投资策略报告(二)
三、机床行业:大、重型数控机床处于高景气周期
1、进口替代是行业发展主要动力
目前我国机床产值世界第三,2007年达到107.5亿美元,机床产值占世界机床产值的15.2%;消费方面,2007年消费金额达到161.7亿美元,占世界机床产值的23%,位居世界第一,当今世界约有1/4的机床在中国消费。
机床行业下游分布广泛,主要包括:汽车行业、航空航天、模具、工程机械等,收益于国家扶持政策以及下游行业的旺盛需求,我国金切机床从2000年的17.66万台增加到2007年的60.68万台,7年间提高了接近2.5倍,数控机床行业年均增速均超过30%而且数控机床的增长速度均远高于同时期的机床增长速度,2007年金切数控机床增长速度为32.60%,远超金切机床7.95%的增长速度。伴随着这种增长趋势,金切数控机床数控化率稳步提高。
虽然如此,我国仍然不是机床强国,高度数控机床仍有较大部分依赖国外,行业外向度来衡量,我国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2007年我国机床行业外向度仅为15.3%,而德国、日本、意大利、中国台湾分别为72%、53%、58%、53%和78%,差距较为明显。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得出我国机床行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因此行业目前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进口替代。
2、建议重点关注:昆明机床、天马股份
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政策的紧缩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一般项目投资,中小型、普通机床已经受到了影响,预计2008年我国机床行业增速将有所减缓,但是高附加值数控产品如加工中心、中大型和重型机床的增速仍将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国家重点项目和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的陆续启动将进一步带动市场对国产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
另外,由于钢铁成本的大幅上涨,普通机床由于毛利率较低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高档数控机床由于附加值高,产品供不应求,厂商有能力将成本压力转移到下游客户,因此我们继续看好大、重型高档数控机床行业,我国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昆明机床、天马股份。
昆明机床(600806):尽享行业高景气周期
公司是国内生产精密机床的骨干企业,主营落地式镗铣创和卧式镗铣床,约占其机床收入的80%,公司行业地位优势明显,目前公司数控化率已经超过了60%。
受益于国内下游行业旺盛需求以及国家对数控机床行业的大力支持,过去三年,公司主营业务平均增长超过了40%。目前,公司数控产品供不应求,订单饱满,未来几年,公司仍然会尽享行业景气周期带来的高增长。
公司产品维持较高的毛利率,2007年中期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35.60%,因而在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的前提下,相较于业内同行,公司应对的空间更大。
2007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147.77%;2008年一季度公司继续保持了2007年良好的发展态势,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6046万元,同比增长了115.82%,
天马股份(002122):齐重数控将为公司业绩锦上添花
公司在短圆柱滚子轴承和铁路轴承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还通过兼并收购不断进入到新的领域。长期以来,公司产品定位高端,非常注重差异化竞争,其高端、精密级轴承供不应求,公司轴承毛利率多维持在30%以上。
公司风电轴承业务掌握了市场的先机。07年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成为国内少数几家具备生产1.5兆瓦级以上风机的偏航和变桨轴承能力的企业,并成功的与东方汽轮机签下大的订单。2007年公司风电轴承收入1339.44万元,毛利率高达58.62%,鉴于我国风电产业方兴未艾,我们非常看好公司该项业务的进口替代前景,未来发展非常可观,2008年公司风电轴承收入有望达到2.4亿元。
控股齐重数控更是公司07年的大手笔。齐重数控是我国重要的机床设备生产商,其大、重型数控机床在业界享有盛誉,最近齐重数控继去年推出国内首台数控重型曲轴旋风切削加工车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生产曲轴加工设备的国家之后,再次突破世界高端技术难关,自主研制成功了高精度、高效率的风力发电设备成套加工数控机床。08年齐重数控并入公司财务报表无疑会增厚公司的业绩。
2007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57亿元,毛利率33.41%。2008年一季度由于轴承业务维持较好的增长以及齐重数控并入报表,公司实现净利润9679万元,同比增长98.66%。
四、其它细分子行业:可关注华锐铸钢、方圆支承、天地科技
其他细分子行业中,鉴于成长性比较确定,我们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天地科技、方圆支承和华锐铸钢。
天地科技(600582):内生、外延双引擎推动公司发展
公司是国内煤炭行业唯一具有“采(采煤机)、掘(掘进机)、支(液压支架)、运(运输系统)以及洗(洗煤)”等全套高效煤炭生产机械装备综合配套能力和集科研、自主创新和设备制造一体化的上市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是国内著名的综合性煤炭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煤炭产业升级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支承单位。
公司盈利能力较强。通过零配件机械加工进行外包,将成本压力转移给上游行业,同时凭借行业地位对下游客户维持较高的产品价格,公司借此维持较高的盈利能力,2007年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31.37%。我们认为,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场开拓潜力巨大,未来的行业地位可进一步巩固。
公司是机械行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第一股。实施股权激励除了对公司未来业绩进行了锁定,促使管理层对公司做大做强,还无形中提高了市场对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乃至整体上市的预期。
方圆支承(002147):规模效应开始体现
200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63.98%;净利润6577万元,同比增长114.93%;由于公司产能释放,规模效应开始体现,公司主营回转支承毛利率达到42.87%,公司综合毛利率也达到44.26%,而08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继续提高,达到48.46%。
2007年,公司回转支承市场占有率达到22%,在同行业中处于举重轻重的地位。目前,国内外回转支承供应紧张,公司产品供不应求。2008年,随着公司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公司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公司还准备利用自用资金新建年产20000套太阳能发电用小型回转支承生产线,预计2008年三季度投入生产,公司已经进入太阳能行业客户的采购链,另外公司还积极进入风能和军工领域。随着公司进入军工、太阳能、风能等领域,公司将彻底摆脱过分依赖工程机械行业而带来的行业风险。
华锐铸钢(002204):定位铸锻行业高端领域
公司主要为国内重大装备制造业提供大型高端铸件,形成了电站用铸件、船用铸件、重型机械铸件三大系列产品、年产3.5万吨大型铸件的生产能力,可满足大型高端铸件不同市场的特性需求。近期,公司水电核心铸件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具备世界顶级水电核心铸件成套生产能力的企业,且达到三峡工程技术要求的70万千瓦水轮机转轮全部铸钢件的生产单位,一举打破了国外几家大公司对该产品的垄断。
下游行业的旺盛需求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和长远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投产的单机容量在70万-80万千瓦的混流机组约有150台,单机容量在30-4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机组约有150台,单机容量在3万-6万千瓦的大型贯流机组约有150台。这其中蕴藏着极为广阔的大型铸锻件市场,这对掌握大型水电核心部件关键制造技术的华锐铸钢来说,意义重大。
公司目前位居行业第四,但行业前五的厂商,唯有公司能够进行专业生产大型高端铸锻件并且具有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其它几家多为集团生产配套,对我销售、独立面对市场的较少。
由于公司采取“原料成本+加工费用”的经营模式,真正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部分主要在于产品的加工费,公司能够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型高端铸锻件,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因而钢材涨价对公司的影响不大,公司基本能够将原材料成本全部转移到下游客户。
2008年一季度由于收到增值税返还,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22.73%,同时公司预计08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50%。公司目前订单饱满,同时公司又受到产能所限,因而在订单的选择上倾向于高附加值订单,所以我们认为,公司08年业绩增长有望超出市场的预期。
五、风险提示
1、宏观紧缩风险
2007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重要信息:已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宏观紧缩政策有可能对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人民币的持续升值
近年来,国内公司纷纷加大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出口收入已经成为一些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性价比优势是我国机械行业出口的最大优势,然而一旦人民币持续升值,势必会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
3、钢材等原材料成本不断攀升
由于机械工业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能源、运力等要素的供给在局部领域存在一些比较尖锐的矛盾,因此有必要保持谨慎乐观。以钢材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无疑将造成行业成本提高。由于订货与发货存在一定的时间差,钢价上涨会造成机械企业利润降低。而且,部分子行业产能过剩,产品价格难以相应提高。这对于原材料成本占比数值较大、竞争比较充分的子行业影响较大,如造船及机械零部件行业。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