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法规
不再“择机”,燃油税“跑步”出台?
“择机”了14年有余的燃油税,近期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步”推进。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说,中国政府将马上开征燃油税,他进一步解释,“马上”的意思“就是很快”。
一石激起千层浪。韩文科的这一席话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关注,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极高的转载率。然而,关注并不代表相信。事实上,了解国内“择机”出台燃油税历史的人都会对这句没有由头的话将信将疑。但11月20日,事情急转直下,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挂出消息,确认国家正抓紧研究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施燃油税费改革问题。
对于民众普遍关注的时间问题,发改委给出了一个非常紧迫的时间点,即12月1日正式开征的可能性比较大。也就是说,距韩文科首次对外透露信息后仅12天。对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开征燃油税,多数业内人士表示了质疑和担心。且不说2008年的养路费已经基本收上去了,单就燃油税本身的税率问题,仓促决定能否兼顾公平与效益,着实让人担心。“目前的确是开征燃油税的好时机,但时间太紧,如何实施存在很多悬念”。
据记者了解,国内燃油税之所以迟迟不能开征,很大因素就是无法协调各方利益。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就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施燃油税费改革等问题听取地方政府、财政和交通部门意见,会议还约请了税务总局、中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等部门参加。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燃油税问题牵涉到的政府部门之多、利益之广,燃油税长期难以出台,归根到底是中央、地方各行政部门之间利益难以协调的结果。因此,此次能否开征燃油税,最主要还是看中央政府决策层的决心。
一直以来,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如果燃油税正式开征,首先就是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问题,长期以来,各界对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呼声并不亚于燃油税改革的呼声,但时至今日,作为燃油税改革的重要一部分,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同样进展不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也认为:“关键是油价要形成一个合理的价格机制。价格合理了,你才能真正达到抑制过度消费的目的。首先的问题不是燃油税,而是油价改革。”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际油价已跌至50美元/桶,下跌时间也超过一个月,而国内油价却仍然保持在6元/升以上的高位上,相当于国际油价在90美元/桶的水平。尽管下调油价的呼声很高,却只是光打雷不下雨。11月2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773位车主“联名上书”国家发改委,就成品油及燃油税事宜,请求先进行成品油降价,再讨论燃油税的开征事宜。“基于燃油税出台的立法程序及各方利益谈判的要求,我们认为,在短时间内出台燃油税方案是不现实的。因此,特请求贵委,先着手进行油价调整,使其先与国际接轨,以促进社会公平。”
根据目前发改委相关官员和专家透露的信息是,燃油税的税率将在30%~50%之间,30%的可能性较大。在开征燃油税的同时降低目前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另据网友爆料:12月1日,汽油价格将每升下调1元,燃油税每升增加价1.5元,也就是说,开征燃油税后,每升汽油的价格比现在上涨0.5元。按照北京地区93号汽油价格计算,燃油税开征后价格将由6.37元/升上涨到6.87元/升。
“燃油税一开征,单纯从私家车主的角度来看,除了不用排队去缴养路费外,看不到别的好处,减免的养路费根本弥补不了支出。”一名私家车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拿轿车来说,开征燃油税后,每车每年被免除的旧税费为1500元左右,而需要多交的燃油税,以年3万公里、百公里耗油10升计算,每年用油在3000升左右。以1.5元/升计算,每年要支付4500元,为1500元的3倍。如果是物流或客运等行业的营运车辆,每年行程在10万公里以上,负担就更加沉重了。
下一篇:云南“政策套餐”扶助化工渡危机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