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法规
东莞化工行业企业以加强研发积极应对当前困难
作为东莞八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工业,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其中的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化工出口市场的萎缩,而是与化工有关的下游产业链中的造纸、印染、纺织等行业遭遇重大冲击。
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东莞化工行业企业以加强研发、控制库存、差异化经营、挖掘新兴市场等方式积极应对当前困难。
行业现状
化工产业链下游受破坏
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东莞的化工出口仅占全市出口总额的0.85%,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化工业的重点市场在国内。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东莞化工业为何依然受到冲击? “主要原因是产业链条受到破坏。”国内化工巨头广东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冯国祥说。
冯国祥表示,“在东莞做化工行业其实是不错的选择,有大量的客户就在当地,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运输费用,所以即使中成的产品比华中地区的要贵,这里的客户还是会选择我们。但是,从今年7月开始,我们很多以外贸出口为主的企业客户业务量不断下降,随之而来化工产品的需求也减少,在这条产业链中,化工业的下游被破坏了,我们作为上游行业受影响在所难免。”
据了解,我市化工产业分布较广,全市仅有两个镇没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生产规模和利税贡献较大,属于用工少,利税贡献大的产业。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化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7.45亿元,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2.38%,实现利税13.94亿元,从业人员2.1万人。
不过,我市的化工业主要以化学涂料、油墨为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还不多。“行业面临大洗牌,很多技术含量低的小型企业可能无法度过明年上半年。”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预测。
据了解,今年以来,被业内喻为“百年一遇的奇迹”的硫磺价格,让整个化工行业人士目瞪口呆,化工所需的原材料“过山车”式的价格变化,不少化工企业亏损严重。去年7月份,硫磺价格为60美元一吨,但是,经过价格狂飙之后,国际硫磺价格涨至最高的800美元。不过3个月内,国际硫磺价格从最高时的800美元降至目前的50多美元。这一“历史性的巨变”(业内人士语),使得磷肥企业库存的高价原材料迅速贬值,磷复肥行业面临着巨大困境。
“对于某些企业来说,这是一场噩梦。但是对于行业来说,我认为是一件好事,它是在挤掉化工原材料的泡沫。原材料的大起大落本来就极不正常,硫磺价格在三个月内差距高达15倍,这就是泡沫。现在的金融危机其实是让原材料价格回归到了正常水平,它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 冯国祥说,原材料价格的回落让化工业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当前最为重要的就是控制风险,避免盲目扩张。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