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法规
资源型钾肥企业该不该征“暴利税”
国家征收化肥特别关税在短期内遏制了国内尿素、磷肥出口,压缩了众多氮肥、磷复肥企业利润空间。但是,资源型钾肥企业却成了幸运儿,由于国内市场钾肥供不应求,价格高涨,企业获取了高额利润。像罗布泊钾肥、盐湖钾肥这样的资源型钾肥企业享受着价格上涨带来的丰厚利润。为此,业内人士提出,国家应向垄断钾盐资源生产企业征收“暴利税”。
“我们协会已经向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反映资源型钾肥厂的暴利问题,目前相关部门开始讨论解决方案。钾肥价格暴涨形成的暴利应该流到国库,而不应该由生产企业独自占有。”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行业分会会长魏广成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资源型钾肥企业产生暴利的产品主要是氯化钾。“这些企业生产1吨氯化钾的成本大约是800~1000元,按照现在的出厂价3500元(吨价,下同)计算,1吨氯化钾可以净赚2500元,利润高达250%。”硫酸钾生产企业青上化工(天津)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造成国产氯化钾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进口氯化钾价格上涨的推动。一般同类产品国产氯化钾的价格比进口的低5%左右。目前,进口氯化钾已经接近5000元,而目前盐湖钾肥氯化钾出厂价为3500元,全年均价极有可能超过4500元。另外,加拿大钾肥公司今年减少出口中国钾肥150万吨,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国内资源型钾肥价格高企提供了支撑。
“由于原料价格暴涨,我们已无法满负荷生产,去年生产了9万多吨硫酸钾,今年只准备生产二三万吨。”河北石家庄和合化肥有限公司的刘经理无奈地说。
山东鲁丰钾肥厂的一位负责人也谈到,由于上游原料价格暴涨,他们生产硫酸钾用的原料硫酸和氯化钾两项成本就达到了5000元,出厂价低于5400元就赔钱,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而且即使生产出了高价钾肥,农民不接受,经销商不进货,企业也无法正常运转。因此,为避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应该向垄断钾盐资源的企业征收“暴利税”。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现行税制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利用税收政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资源税税率偏低,基本上只属于矿产资源占用税,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显的调节作用。
“目前我国对钾盐每立方米只征收0.5~0.8元的资源税,征税的额度太低。相对于每吨三四千元的钾肥,钾盐相当于免费使用。比起氮肥、磷肥自给有余,我国钾肥对外依存则高达75%以上,因此钾肥资源更应该加倍珍惜。但目前的钾盐资源税实在太低了,这只能助长企业在当前价格高涨的形势下,掠夺式开采和浪费钾盐资源,获取暴利。”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行业分会会长魏广成谈到。
据了解,罗布泊钾盐矿资源税为每立方米0.5元,按产成品硫酸钾折算为天然卤水数量,折算比例为1∶100。国投罗钾公司年产120万吨钾肥项目计划年底投料试车,按此产量需要征收1.2亿立方米天然卤水的资源税,以每立方米0.5元计算,共需要缴纳资源税6000万元;而年产120万吨硫酸钾按当前4000元的市场价格测算,销售收入约为48亿元。难怪业内人士称当前的钾盐资源税是“九牛一毛”。
按照国际上的经验,征收“暴利税”的目的是为了将企业的一部分超额利润收归政府,作为公共开支,让公众从中受益。目前,国际上征收“暴利税”的主要是石油类的资源型产品。2006年3月份,我国宣布对石油开采企业销售国产原油征收“特别收益金”,这相当于强征“暴利税”,是国家收入再分配的重要调控手段,目的在于从高利润垄断行业中切出一块利润,补贴受成品油价格调整影响较大的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形势下,广大的资源型钾肥厂家应该在获取合理利润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让利于加工型钾肥企业,为我国的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协会已经向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反映资源型钾肥厂的暴利问题,目前相关部门开始讨论解决方案。钾肥价格暴涨形成的暴利应该流到国库,而不应该由生产企业独自占有。”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行业分会会长魏广成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资源型钾肥企业产生暴利的产品主要是氯化钾。“这些企业生产1吨氯化钾的成本大约是800~1000元,按照现在的出厂价3500元(吨价,下同)计算,1吨氯化钾可以净赚2500元,利润高达250%。”硫酸钾生产企业青上化工(天津)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造成国产氯化钾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进口氯化钾价格上涨的推动。一般同类产品国产氯化钾的价格比进口的低5%左右。目前,进口氯化钾已经接近5000元,而目前盐湖钾肥氯化钾出厂价为3500元,全年均价极有可能超过4500元。另外,加拿大钾肥公司今年减少出口中国钾肥150万吨,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国内资源型钾肥价格高企提供了支撑。
“由于原料价格暴涨,我们已无法满负荷生产,去年生产了9万多吨硫酸钾,今年只准备生产二三万吨。”河北石家庄和合化肥有限公司的刘经理无奈地说。
山东鲁丰钾肥厂的一位负责人也谈到,由于上游原料价格暴涨,他们生产硫酸钾用的原料硫酸和氯化钾两项成本就达到了5000元,出厂价低于5400元就赔钱,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而且即使生产出了高价钾肥,农民不接受,经销商不进货,企业也无法正常运转。因此,为避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应该向垄断钾盐资源的企业征收“暴利税”。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现行税制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利用税收政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资源税税率偏低,基本上只属于矿产资源占用税,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显的调节作用。
“目前我国对钾盐每立方米只征收0.5~0.8元的资源税,征税的额度太低。相对于每吨三四千元的钾肥,钾盐相当于免费使用。比起氮肥、磷肥自给有余,我国钾肥对外依存则高达75%以上,因此钾肥资源更应该加倍珍惜。但目前的钾盐资源税实在太低了,这只能助长企业在当前价格高涨的形势下,掠夺式开采和浪费钾盐资源,获取暴利。”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行业分会会长魏广成谈到。
据了解,罗布泊钾盐矿资源税为每立方米0.5元,按产成品硫酸钾折算为天然卤水数量,折算比例为1∶100。国投罗钾公司年产120万吨钾肥项目计划年底投料试车,按此产量需要征收1.2亿立方米天然卤水的资源税,以每立方米0.5元计算,共需要缴纳资源税6000万元;而年产120万吨硫酸钾按当前4000元的市场价格测算,销售收入约为48亿元。难怪业内人士称当前的钾盐资源税是“九牛一毛”。
按照国际上的经验,征收“暴利税”的目的是为了将企业的一部分超额利润收归政府,作为公共开支,让公众从中受益。目前,国际上征收“暴利税”的主要是石油类的资源型产品。2006年3月份,我国宣布对石油开采企业销售国产原油征收“特别收益金”,这相当于强征“暴利税”,是国家收入再分配的重要调控手段,目的在于从高利润垄断行业中切出一块利润,补贴受成品油价格调整影响较大的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形势下,广大的资源型钾肥厂家应该在获取合理利润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让利于加工型钾肥企业,为我国的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