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涂料
新经济政策下钛白粉行业竞争与发展思考
2007年国际、国内仍然保持着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同时我国的环保、节能、减排、差别电价、出口退税调整、加工贸易调整等政策措施不断出台,执行力度也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来得更猛烈。传统的钛白粉生产格局正面临新的形势和冲击,传统企业如不能尽快通过技改、创新、改制等手段降本增效、化劣势为优势,将有被淘汰的危险。这些政策的调整对我国钛白粉行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浅述了新经济政策下钛白粉行业的竞争和发展思路,供同行管理者参考。
1.1.1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关键词: 新经济 ;产业政策; 钛白粉; 竞争; 发展
1 钛白粉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1 国家新经济政策接连出台
1.1.1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我国从 2007年7月1日起 钛白粉及其制品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0,退税率的下调使得钛白粉的出口价格需提高1500~2000元/t才能维持原有的盈利,对于出口均价在10000元/t 左右的锐钛型钛白粉产品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出口价格的上调意味着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下降,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钛白粉行业的出口造成重大的冲击。
此次钛白粉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是基于两方面的因素:首先,抑制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产品出口,硫酸法钛白粉难辞其咎;再者,缓和已出现的潜在的国际贸易冲突。自 2006 年以来,我国低价硫酸法钛白粉大量涌入国际市场,导致相关国家开始关注中国高速增长的钛白粉生产及出口,引起多起国际贸易诉讼纠纷。
1.1.2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
从2007年8月23日开始,我国对加工贸易企业实施进出口加工贸易限制,并对限制类商品实施保证金实转台帐制度,涉及的产品以塑料和涂料为主。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自 2008年1月21日起 ,包括钛白粉在内共计589个10位海关编码商品,被列为新一批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这些重大政策无疑将对钛白和整体涂料市场和涂料制品的生产和出口产生重大的影响。
1.1.3 环保及节能减排政策调整
近年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实施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出台,特别是去年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出台,钛白粉行业生产和发展受到日益严格的约束和限制,作为污染大和能耗高的钛白生产企业压力很大。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和当今社会发展要求,与十七大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政策格格不入。实行钛白粉行业清洁生产,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短期来看,虽然几项政策将直接导致钛白粉生产企业成本的上升和经济效益的下降,部分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淘汰出局的困境,中国的钛白粉行业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但从长远看,这对我国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1.2 国内钛白行业发展概况
由于硫酸法钛白粉生产技术日渐成熟,生产钛白粉的钛矿资源相比又具有成本低廉、供应较充足的优势,硫酸法工艺路线已占据我国钛白粉生产的绝对主流地位,这也是我国近年来钛白粉产能和产量迅猛增长的主要因素。到2007年末,我国钛白粉总产能可接近130万t/a,其中硫酸法工艺约占总产能的98.8%,氯化法工艺约占1.2%。在原料价格相对偏高的前提下,国内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企业具备相对较强的成本竞争优势。
近年来,我国钛白粉行业发展速度惊人,新建、扩建项目纷纷上马,产能迅速扩大,产量大幅提高。2000~2006年钛白粉产能、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32%和26%,明显高于同期化工行业的增长率,尤其2003年以后钛白粉产能、产量年增长率分别达到最高值。2007年产能和产量分别达到了130万t/a 和100万t/a,居世界第二位,约占世界总量的24%和26%(表一)。预计国内钛白粉产能高速增长的势头还将维持4~6 年,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表1 2007 年来我国钛白粉产能分布情况 单位:万 t/a
下一篇:南海药化领跑粉末涂料助剂业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