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涂料
立体幼彩粉末涂层的制备及性能对比4
2.1.1珠光效应
珠光效应是包覆于云母基材上的二氧化钛多晶膜对入射光产生多重反射和透射的结果。对于粒径小的珠光颜料而言,包覆于云母片表面的二氧化钛多晶膜象天然珍珠的结构那样,分成许多层次,当自然光照射到其表面时,就会呈现出类似丝绸那样的柔和色泽,称之为“珠光效应”。
2.1.2随角异色效应
云母钛珠光颜料是由透明云母薄片表面包覆一层折光指数比云母基材高得多的透明的金属氧化物所组成。当光线在折光指数不同的透明性界面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以及部分吸收、穿透作用时,平行的各种反射光之间,必然发生光的干涉现象而产生幻彩。对观察者而言,视线处于光线的反射角时,能看到最强的干涉色,而偏离反射角时只能看到珠白色或其他颜色。随观察者的观察角度不同而看到不同的干涉色的现象称之为“随角异色效应”[4]。
2.2珠光颜料粒径的影响
珠光颜料的粒径不同,珠光效应就不同。颜料的粒径大,珠光效应好;粒径小,光泽柔和。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的珠光要求,选择不同粒径的珠光颜料。当珠光颜料与粉末涂料的粒径分布吻合时,两者混配后施工性好,且显色效果好。珠光颜料粒径与涂层外观的关系见表3。
表3 珠光颜料粒径与涂层外观的关系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2.3珠光颜料用量的影响
确定珠光颜料的用量时,既要考虑涂层应有的明显珠光效应,又不能影响涂层的最终性能。珠光颜料用量太少,涂层的珠光效应不明显;用量过大,不仅增加成本,而且还影响涂层的最终性能。实验表明,珠光颜料的用量占粉末涂料总量的3%~4%(质量分数)时,涂层呈现的珠光效应强烈,且机械性能优异。
2.4纹理剂用量的影响
在粉末涂料中金属幻彩的立体感是否强烈,关键取决于纹理剂的用量及幻彩效应颜料的排列情况。纹理剂用量多,涂料的花纹小,幻彩颜料排列不理想;纹理剂用量少,花纹大易产生露底,且幻彩效应颜料分布不集中,幻彩效果差。纹理剂的用量与涂层外观的关系见表4。由表4可见,当纹理剂用量为0.6%(质量分数)时,花纹较大,立体感强且效应颜料排列有序,幻彩效果佳。
表4 纹理剂的用量与涂层外观的关系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2.5罩光透明粉末涂料的影响
在粉末涂层A上再喷涂罩光透明粉末涂料B,所得的涂层具有很强的立体幻彩效果,见表5。
表5 单层喷涂与双层喷涂的涂层性能比较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