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环保涂料

推崇绿色环保 关注油墨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09-01-13 11:33:33 来源:网络 作者:小辉 点击:
        【本网】2009年11月22日,第三届全国油墨制造商大会在杭州之江饭店如期举行,会上全国油墨制造商绿色联盟吴建华秘书长做了激情洋溢的演讲,他在会上做了一个题为“食品安全呼唤绿色油墨”的主题报告,再一次提醒人们,关注油墨的健康发展,关注绿色环保。 
    不仅仅是油墨,所有产品,都要环保,都要健康,“绿色环保”成为国人的呼唤、成为了主流思想。“苏丹红、假奶粉”等事件一再告诫人们,有污染、有毒害的物质必将遭人唾弃...... 
    油墨,生活中陌生的名词引来最初关注 
    2004年,浙江杭州32岁的钱先生质疑麦当劳的食品包装存在安全隐患,用一纸诉状将浙江麦当劳告上了法庭,要求对方赔偿精神损失费1元。这一事件却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包装油墨安全性的最初关注。包装是现代食品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食品包装的原材料、辅料以及生产工艺都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食品接触材料及印刷油墨的安全性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包装油墨的使用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将成为威胁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重大安全事故随时可能发生。 
    传统油墨的潜在威胁 
    油墨是印刷用着色剂,是由颜料、连结料、溶剂助剂等均匀分散混合而成的浆状胶体。由于技术和材料本身的局限性,传统油墨的各个组成部分均存在不安全因素,其中又以颜料溶剂中的不安全因素最多,限于篇幅,本文将重点讨论颜料溶剂助剂中的有害物质。 
    一、颜料中的有害物 
    油墨使用的颜料当中含有重金属,包括铅、汞、镉、砷、六价铬等,至今仍有不少企业使用铬黄、铬红等材料来制造油墨。 
    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极大,常见的有:汞,食入后直接沉入肝脏,对大脑、神经、视力破坏极大。天然水每升水中含0.01毫克汞,就会导致人中毒。镉,导致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破坏骨骼和肝肾,并能引起肾功能衰竭。铅,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一旦进入人体将很难排除;能直接伤害人的脑细胞,造成老年人痴呆等,特别是能伤害胎儿的神经系统,可造成先天智力低下;另外还会致癌、致突变。砷,是砒霜的组分之一,属于剧毒,会致人迅速死亡;长期少量接触,会导致慢性中毒;另外还可致癌。这些重金属中任何一种都能引起人的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神经错乱、关节疼痛、结石、癌症等,尤其对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细胞、脏器和皮肤、骨骼、神经破坏极为严重。 
    油墨中危害最大的重金属是铬。铬是一种银白色的坚硬金属,有二价、三价和六价化合物。所有铬的化合物都有毒性,其中六价铬毒性最大。六价铬为吞入性毒物/吸入性极毒物,皮肤接触可能导致敏感,更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吸入可能致癌,对环境有持久危险性。六价铬是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它可通过消化、呼吸道、皮肤及粘膜侵入人体。经消化道侵入时可引起呕吐、腹疼;经皮肤侵入时会产生皮炎和湿疹。长期接触有致癌危险。 
    溶剂中的有害物 
    苯,有机化合物,是组成结构最简单的芳香烃,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可燃,有毒,为IARC一类致癌物。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摄入含苯过多的食物会导致呕吐、胃痛、头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死亡。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苯还会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有研究报告显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15年。 
    二甲苯包括邻位、间位和对位三种异构体,以间位比例最大,可达60%~70%,对位含量最低。二甲苯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其蒸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有部分经呼吸道排出,吸收的二甲苯在体内分布以脂肪组织和肾上腺中最多,后依次为骨髓、脑、血液、肾和肝。工业用二甲苯三种异构体的毒性略有差异,均属低毒类。此外,吸入高浓度的二甲苯可使食欲丧失、恶心、呕吐和腹痛,有时可引起肝肾可逆性损伤。同时,二甲苯也是一种麻醉剂,长期接触可使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有关部门曾经对我国的大部分印刷油墨产品做过实验分析,发现有的劣质印刷油墨产品中甲苯等溶剂残留竟高达151mg/m2(我国目前对食品包装的要求为溶剂残留总量≤3mg/m2),“可溶性”铅含量高达430mg/kg(欧盟等发达国家对印刷油墨、涂料产品“可溶性”铅含量限量≤25mg/kg)。有专家称当前我国90%以上的食品包装中含苯。由此可见,印刷油墨对食品安全的潜在危害不可低估。 
    助剂中的有害物 
    列举两类已经被确认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一是四氟乙烯,在油墨中四氟乙烯微粉被作为添加剂,用来提高产品的耐磨性,添加量一般为1%-3%。国内外科学家确认,四氟乙烯可能导致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轻者有咳嗽、胸闷、头晕、乏力、恶心等;较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或间质型肺水肿;严重者出现肺水肿及心肌损害。吸入有机氟聚合物热解物后,可引起氟聚合物烟尘热。慢性中毒:常见有头痛、头晕、乏力、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或)腰背酸痛症状。可致骨骼损害。 
    二是邻苯二甲酸酯类,无论塑料制造与油墨制造行业,邻苯二甲酸酯类都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主增塑剂。2007年1月16日起,所有25个欧盟成员国都已开始执行欧盟颁布的关于禁止在玩具中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禁令。这一禁令适用于所有添加增塑剂的产品。因为专家发现,邻苯二甲酸酯可能危害儿童的肝脏和肾脏,也可引起儿童性早熟。 
    油墨市场的发展趋势 
    油墨的无害化、环保化、绿色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虽然目前对于印刷油墨的安全要求尚无统一的国际性标准,但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对食品包装油墨有着严格的限制性规定。 
    在中国,随着《食品安全法》和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相继出台,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正在我国的油墨行业拉开序幕,以醇溶性油墨、醇水型油墨、水性油墨、UV油墨以及大豆等植物油性油墨为代表的环保型绿色油墨将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关键词: 持续发展关注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