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涂料
船舶行业信息化应重视流程再造资源利用
【中国艺术涂料网】 典型船舶制造企业产品数据管理特点及需求
1) 边设计边准备模式的研发模式需要相应的资料管理体系来适应
在船舶制造企业,边设计、边生产、边修改现象普遍存在。边设计边准备模式固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但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在变型设计非常多的情况下,如果仅仅根据经验去安排加工和制造,很可能造成现场采用错误版本图纸去指导生产,引发大量变更,而频繁变更必然造成生产周期延长,成本增加和质量控制难度加大。
如何准确识别生产中当前批次产品应使用的图纸版本号,如何有效解决更改单的签发问题,以及如何跟踪关键零部件在生产中的状态,这些都是在边设计边准备研发模式下,资料管理系统需要着重考虑的事情。
2) 传统设计方式下设计质量和交货期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压力
如何保证产品设计的质量和效率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下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船舶行业的零部件数量是很庞大的,零部件种类多达上万种,结构极其复杂,质量要求非常高,设计和工艺的作业规范非常严格。必须严格关注从零部件的设计直到零部件的每道工序控制质量。一个船舶产品完整的工艺文件有数十种,数量多达几千份,要保证所有工艺没有遗漏、没有错误,采用传统工艺设计方式是很难办到的。
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是保证产品的交货期的基础。对于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在提高各自效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二者的协同和并行性,这种协同需要处理好设计与工艺的双向、多次变更问题。此外,船舶产品生产准备的原材料采购也是非常复杂的。为避免出现“停工待料”,就需要工艺部门尽早提供准确、全面的原材料需求信息,采购部门可以尽早制定采购计划。而传统的串行设计方式,各业务部门独立作业,信息共享度低,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手段,使得企业在响应交货期上面临巨大的压力。
3) 模糊的投标报价和成本控制方式
精细成本控制与核算体系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对船舶产品而言,企业投标过程中,产品报价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不仅仅影响到投标的结果,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另一方面,船舶产品的成本中,70%是材料成本,尤以钢材为重。一般需要上千吨的钢材,其中有些钢材要求高,厂家少、产量低,甚至有的钢材需要进口。因此,如何在投标时快速得到成本估算的依据,在设计时如何准确地进行成本控制对企业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传统方式下船舶制造企业在投标时往往只能采用按相似产品进行成本模糊估算,而在生产成本控制时,手工的材料定额计算方式,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甚至常常会发生不同统计人员计算出不同的结果的情况,影响了企业实现精细成本控制。
4 )BOM的复杂、动态性对ERP集成提出更高要求
船舶产品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BOM,BOM视工程项目的不同而不同;且由于船舶产品的复杂性,船舶产品的BOM一般较为复杂。作为指导船舶产品生产的工艺线路定额表也随工程项目的不同而不同,且结构复杂、数据量大。
而且由于边设计、边生产、边修改现象普遍存在,生产、物资等部门必须及时对不断增加变化的技术资料进行增量接收,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属性的描述。由于制造BOM(MBOM)难以一次形成,为保证BOM流转的完整性、及时性、连续性,必须使ERP与CAD、CAPP/PDM间实现动态集成, MBOM随技术资料的逐步完善而增量式的接收。
在ERP系统中,需要的BOM清单是在设计BOM基础上产生的制造BOM,如何根据ERP系统需要,结合现在企业生产实际业务产生符合管理要求的制造BOM,并且与设计BOM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对ERP接口集成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