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涂料
降低多晶硅成本须重视电能及材料消耗
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绍章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太阳能级多晶硅市场陷入低谷,这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首先当然是因为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需求不足;其次,光伏产品的主要市场在欧洲,而欧洲冬季施工难度较大,也使得需求下降;最后,在硅材料紧张的时候,很多太阳能电池厂囤积了大量的多晶硅,因此终端市场需求的下降自然也会给多晶硅材料市场带来负面影响。不过,从今年第二季度的情况来看,这种状况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今年,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两大政策扶持太阳能光伏产业,其一是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今年3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其二是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于今年7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这些政策都将有助于中国太阳能光伏应用的推广,从而为太阳能级多晶硅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
当前,我国多晶硅产能迅速扩张,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产能的扩张并不意味着产量的同步提升,国内很多已经投产的多晶硅项目离达产还有很长的距离。在我国,2007年的多晶硅产能是4500吨,产量为1200吨;2008年多晶硅产能为1万吨,产量为4500吨;今年,我国的多晶硅产能将超过4万吨,但产量预计只有1万-1.5万吨。新光硅业的产能是1200吨,今年的产量将达到1100吨,就产量与产能的比例而言,新光硅业在国内是最高的。
之所以会出现产量低于产能的情况,是因为多晶硅生产是一个高科技的化工过程,技术含量很高,在其投产初期,在工艺技术上、装备上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必须加以改进,即便是国外先进企业,从投产到达产通常也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
随着中国多晶硅企业相继投产并陆续达产,中国企业也将面临与国外多晶硅企业的竞争。就成本构成而言,设备折旧费在多晶硅生产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接下来依次是电费、原材料费和人工费用。中国企业的设备折旧成本与国外企业相差无几,但电价却远远高于欧美的竞争对手;由于工艺成熟度的问题,中国企业单位产量的耗电量和原材料消耗量也比国外企业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在人工费用上的优势也在逐渐缩小。由此可见,中国多晶硅企业在致力于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中,电能和原材料消耗是必须重视的两个因素。对多晶硅企业而言,尽快达产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新光硅业致力于把企业打造成中国多晶硅的精品生产基地、技术开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新光硅业的多晶硅产品不仅面向太阳能光伏行业,同时也将满足集成电路产业的需求。在产能扩充方面,新光硅业的关联企业两个3000吨产能的多晶硅工程也即将投产。同时,新光硅业也计划向产业链下游发展,单晶硅棒的拉制和切片是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下一篇:煤沥青粉填充环氧防腐涂料的制备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