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涂料
建筑行业:黄沙吹尽始到金 重点荐3股
本篇报告维持了我们的一贯的观点即本次宏观经济调整带来的铁路投资激增使得中国中铁(601390 )和中国铁建(601186 )两家铁路公司成为目前较好的投资标的;"走出去"战略使得我国建筑业海外工程承包成为我国建筑企业又一业绩增长亮点,中材国际(600970 )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一、宏观经济环境推动建筑业景气持续上升
2 季度,我国GDP 增长仅为10.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个百分点。在目前以美国金融风暴导致的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加上我国经济对外的依存度在60%,出口出现严重下降,我国的经济将面临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我国在98 年金融风暴中我国采取了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拉动内需的方式来获得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根据历史经验,在本次波及全球范围的金融风暴中,我国政府依然可能采用这种方式。
事实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随着我国灾后重建工作(根据四川省副省长黄小祥的估计将筹措1.67 万亿的资金用于灾后重建)的逐步开展以及经济政策的适时调整(由‘双防’变为‘一保一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未来仍将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总所周知,固定资产投资中60%左右来自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建安工程投资累计增速同样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我国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平稳增长,使得建筑行业景气指数一直处于一个上升通道中。而我国基建"十一五"规划大规模投资将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持续景气。根据统计,"十一五"规划每年投资将达到1 万亿元左右,其中铁路2500~3000 亿元/年,公路6000~7000 亿元/年,港口每年投资1000~1500 亿元/年。
二、海外工程市场为建筑企业景气增添新的支柱
08 年1 至8 月份,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29.1 亿美元,同比增长45.2%;新签合同额689.1 亿美元,同比增长65.6%。08 年我国完成营业额及新签合同额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7 个百分点及38.5 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建筑企业在海外的项目不断增多,这为我国建筑业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筑工程施工类上市公司如中材国际、中国中铁、中国铁建近年来在国际重大工程招标中屡有斩获,国际合同不断增加。08 年以来这些公司的国际业务合同总量继续保持着高增长势头。随着国际业务的的不断增长,在手合同订单逐步增多,我国的建筑企业经营业绩也将进一步获得保障。
第 [1] 页
三、行业区分明显,看好铁路及轨道建设子行业
考虑到建筑工程类上市公司的业务范围及建筑行业的特点,我们这里仅关注铁路及轨道建设(城市轨道)、公路、房屋建筑三个子行业(这三个子行业占到整个建筑行业产值的90%左右)。
1、看好铁路及轨道建设行业
随着国际油价的高企,为满足我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要求,铁路对经济的贡献也越发明显。我国运输业景气指数表明,在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的前提下,铁路运输业的景气指数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根据我国铁路的"十一五"规划的总投资额1.5 万亿(基建1.25 万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约为2500 亿元)。我国铁路"十一五"规划的基建投资截止2008 年8 月仅为4700亿元,仅占规划投资额的37.6%,未来2 年半的时间内将投资7800 亿元。
实际上,我们从08 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铁路投资进入加速阶段。自08 年初以来,铁路累计投资增速与当月投资增速急剧上升。
预计2008 年全年投资为3250 亿元(其中销号项目150 亿元,续建1300 亿元,新开工项目1800 亿元),09 年、10 年将达到4000 亿元、5000 亿元左右。其中08 年至10年铁路基建投资将分别达到2200~2500 亿元、3200~3500 亿元,4200~4500 亿元。
除此之外,"十一五"期间,铁道部规划拟投资1500 亿元,修建与未来建成的大规模铁路相配套的548 座新客站。
按照该规划,"十一五"期间,铁路系统将投资1500 亿元新建或改建548 座客站,并在全国建成六大枢纽性的客运中心和十大区域性客运中心。按照城市等级分,省会级以上城市客站25 座,地级城市客站95 座,县级城市客站428 座;如按照铁路等级来分,则客运专线要建158 座客站,城际客站是83 座,一般干线客站是292 座。根据资料显示,北京南站总投资额为70 亿元,杭州东站投资额在60 亿到80 亿之间,新广州站的总投资则是130 亿元。
根据各省的铁路规划显示,到2020 年,各省的铁路规划里程将是2010 年的一倍。预计随着我国通过基建拉动内需来刺激经济的措施的不断推进,未来铁路建设将面临一个新的建设高峰,我们认为,我国的铁建建设"十一五"规划仅仅这个高峰的序幕。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进入了高峰期。有25 个城市规划了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高达5000 公里,总投资估算超过8000 亿元,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 个城市拥有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
2、看淡公路、房屋建筑及其他建筑行业
事实上,1998 年至2007 年我国以公路建设为主要投资渠道的拉动内需的方式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截止2007 年底,我国的主要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2007 年我国公路投资为6489 亿元,同比仅增长4.15%。截止8 月份,08 年投资额为3657 亿元,同比下降3.14%,连续第三个月累计增幅为负。
综合来看,公路投资未来将面临投资下降、景气下滑的风险。
受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影响,预计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将面临市场下滑的风险,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将大幅度下降,加上发展商业主由于销售不畅导致的资金短缺,使得多数房屋建筑商面临被拖欠工程款的风险,从而导致房屋建筑商现金流短缺经营面临极大压力。
我们认为,近期建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增速保持平稳,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根据行业的规则,房屋建筑商一般会为业主先行垫资,这就导致目前数据出现滞后。如前所述,一旦房地产销售停滞,房屋建筑商的风险急剧放大。
四、投资策略
我们依然维持今年以来的观点,维持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材国际以"强烈推荐-A"的投资评级。
1、享受中国铁路及轨道建设投资的盛宴
我们强烈推荐中国中铁、中国铁建。
两家公司历来是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力量,基本上承建了我国建国以来几乎所有铁路,具有丰富的铁路施工经验。
其次,两家公司铁路施工设备齐全、建造技术领先。
中国中铁:拥有国内180 台盾构机中的80 余台,并能自行研制生产盾构机,拥有国内领先的铁路道岔等系列设备生产能力;拥有若干世界领先并且在中国建筑行业内最先进的技术和最高水平的专业化设计、施工、制造能力,包括设计和建设电气化铁路、特大桥、深水基础和长大隧道的技术,以及桥梁钢结构和道岔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中国铁建:拥有国内最强的铁路养护机械设备生产能力,拥有5 家最高资质等级的设计院,实现了高原铁路设计及施工技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施工技术;磁悬浮技术、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全钢结构与大跨度、大型水利水电设施施工等技术的突破,并在高技术桥梁修建技术、盾构隧道施工技术、自动大型化养路机械技术等取得了世界或国内领先水平。
正是由于两家公司在铁路建设上的技术、经验、设备等优势,使得他们在铁路项目获取能力上尤其是目前高铁工程项目上能力更强,在我国铁路、城市轨道上的总市场份额达到70~80%左右,京沪高铁、京石高铁等市场份额均在70%以上。
其次,两家公司在在像京沪高铁、京石高铁等大规模项目上成本控制更胜一筹。由于大规模项目如京沪高铁的建设会对地料价格产生巨大的影响,两家公司项目经验丰富,可以更稳健地对其测算,能更好地控制成本。
2、最成功的海外工程承包商
相对于国内其他走出去的建筑承包商而言,公司无疑是最为成功的一家。
2004 年以来中材国际的国际业务合同每年保持着 30%以上的增速,公司的每年新增的合同金额也迅速地从2004 年的69 亿上升到2007 年的240 多亿。截止9 月,公司公告的08 年新签水泥工程合同额折合人民币达到了450 亿元左右,而同期的竞争对手FLSmidth 仅为120 亿元人民币左右。预计公司在08 年在世界水泥工程市场上的份额将可能上升到30~40%左右。
相比于丹麦、德国等欧美老牌水泥设备供应商,公司有很强的竞争力。首先,经过多年的积累,通过引起、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中材国际在水泥工程施工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的总承包模式。这导致中材国际拥有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优势,更短的施工周期。这种优势使得中材国际在国际水泥工程市场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到目前为止,公司在海外市场已经难以找到相匹敌的竞争对手。目前海外市场万吨生产线项目几乎全部为公司掌控,在大规模生产线上品质的差距与欧洲竞争对手相比逐步减少,品质逐步提高。公司通过成本优势、工期优势、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已经成功地将FLSmidth 等国际巨头甩在身后。
预计公司08-10 年营业收入为158.19 亿元、207.99 亿元、273.52 亿元,同比增长28%、31%、32%。预计08-10 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34 元、3.61 元、4.98 元,同比增长55%、54%、37%。
此外,我们维持中材国际以"强烈推荐-A"的投资评级的另一个理由是困扰投资者已久的日益增长的少数股东权益问题即将得到解决。公司将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预计08 年底少数股东权益占比约在4~5%左右,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将增厚0.5 元~0.7元左右。
一、宏观经济环境推动建筑业景气持续上升
2 季度,我国GDP 增长仅为10.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个百分点。在目前以美国金融风暴导致的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加上我国经济对外的依存度在60%,出口出现严重下降,我国的经济将面临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我国在98 年金融风暴中我国采取了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拉动内需的方式来获得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根据历史经验,在本次波及全球范围的金融风暴中,我国政府依然可能采用这种方式。
事实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随着我国灾后重建工作(根据四川省副省长黄小祥的估计将筹措1.67 万亿的资金用于灾后重建)的逐步开展以及经济政策的适时调整(由‘双防’变为‘一保一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未来仍将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总所周知,固定资产投资中60%左右来自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建安工程投资累计增速同样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我国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平稳增长,使得建筑行业景气指数一直处于一个上升通道中。而我国基建"十一五"规划大规模投资将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持续景气。根据统计,"十一五"规划每年投资将达到1 万亿元左右,其中铁路2500~3000 亿元/年,公路6000~7000 亿元/年,港口每年投资1000~1500 亿元/年。
二、海外工程市场为建筑企业景气增添新的支柱
08 年1 至8 月份,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29.1 亿美元,同比增长45.2%;新签合同额689.1 亿美元,同比增长65.6%。08 年我国完成营业额及新签合同额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7 个百分点及38.5 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建筑企业在海外的项目不断增多,这为我国建筑业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筑工程施工类上市公司如中材国际、中国中铁、中国铁建近年来在国际重大工程招标中屡有斩获,国际合同不断增加。08 年以来这些公司的国际业务合同总量继续保持着高增长势头。随着国际业务的的不断增长,在手合同订单逐步增多,我国的建筑企业经营业绩也将进一步获得保障。
第 [1] 页
三、行业区分明显,看好铁路及轨道建设子行业
考虑到建筑工程类上市公司的业务范围及建筑行业的特点,我们这里仅关注铁路及轨道建设(城市轨道)、公路、房屋建筑三个子行业(这三个子行业占到整个建筑行业产值的90%左右)。
1、看好铁路及轨道建设行业
随着国际油价的高企,为满足我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要求,铁路对经济的贡献也越发明显。我国运输业景气指数表明,在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的前提下,铁路运输业的景气指数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根据我国铁路的"十一五"规划的总投资额1.5 万亿(基建1.25 万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约为2500 亿元)。我国铁路"十一五"规划的基建投资截止2008 年8 月仅为4700亿元,仅占规划投资额的37.6%,未来2 年半的时间内将投资7800 亿元。
实际上,我们从08 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铁路投资进入加速阶段。自08 年初以来,铁路累计投资增速与当月投资增速急剧上升。
预计2008 年全年投资为3250 亿元(其中销号项目150 亿元,续建1300 亿元,新开工项目1800 亿元),09 年、10 年将达到4000 亿元、5000 亿元左右。其中08 年至10年铁路基建投资将分别达到2200~2500 亿元、3200~3500 亿元,4200~4500 亿元。
除此之外,"十一五"期间,铁道部规划拟投资1500 亿元,修建与未来建成的大规模铁路相配套的548 座新客站。
按照该规划,"十一五"期间,铁路系统将投资1500 亿元新建或改建548 座客站,并在全国建成六大枢纽性的客运中心和十大区域性客运中心。按照城市等级分,省会级以上城市客站25 座,地级城市客站95 座,县级城市客站428 座;如按照铁路等级来分,则客运专线要建158 座客站,城际客站是83 座,一般干线客站是292 座。根据资料显示,北京南站总投资额为70 亿元,杭州东站投资额在60 亿到80 亿之间,新广州站的总投资则是130 亿元。
根据各省的铁路规划显示,到2020 年,各省的铁路规划里程将是2010 年的一倍。预计随着我国通过基建拉动内需来刺激经济的措施的不断推进,未来铁路建设将面临一个新的建设高峰,我们认为,我国的铁建建设"十一五"规划仅仅这个高峰的序幕。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进入了高峰期。有25 个城市规划了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高达5000 公里,总投资估算超过8000 亿元,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 个城市拥有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
2、看淡公路、房屋建筑及其他建筑行业
事实上,1998 年至2007 年我国以公路建设为主要投资渠道的拉动内需的方式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截止2007 年底,我国的主要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2007 年我国公路投资为6489 亿元,同比仅增长4.15%。截止8 月份,08 年投资额为3657 亿元,同比下降3.14%,连续第三个月累计增幅为负。
综合来看,公路投资未来将面临投资下降、景气下滑的风险。
受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影响,预计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将面临市场下滑的风险,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将大幅度下降,加上发展商业主由于销售不畅导致的资金短缺,使得多数房屋建筑商面临被拖欠工程款的风险,从而导致房屋建筑商现金流短缺经营面临极大压力。
我们认为,近期建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增速保持平稳,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根据行业的规则,房屋建筑商一般会为业主先行垫资,这就导致目前数据出现滞后。如前所述,一旦房地产销售停滞,房屋建筑商的风险急剧放大。
四、投资策略
我们依然维持今年以来的观点,维持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材国际以"强烈推荐-A"的投资评级。
1、享受中国铁路及轨道建设投资的盛宴
我们强烈推荐中国中铁、中国铁建。
两家公司历来是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力量,基本上承建了我国建国以来几乎所有铁路,具有丰富的铁路施工经验。
其次,两家公司铁路施工设备齐全、建造技术领先。
中国中铁:拥有国内180 台盾构机中的80 余台,并能自行研制生产盾构机,拥有国内领先的铁路道岔等系列设备生产能力;拥有若干世界领先并且在中国建筑行业内最先进的技术和最高水平的专业化设计、施工、制造能力,包括设计和建设电气化铁路、特大桥、深水基础和长大隧道的技术,以及桥梁钢结构和道岔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中国铁建:拥有国内最强的铁路养护机械设备生产能力,拥有5 家最高资质等级的设计院,实现了高原铁路设计及施工技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施工技术;磁悬浮技术、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全钢结构与大跨度、大型水利水电设施施工等技术的突破,并在高技术桥梁修建技术、盾构隧道施工技术、自动大型化养路机械技术等取得了世界或国内领先水平。
正是由于两家公司在铁路建设上的技术、经验、设备等优势,使得他们在铁路项目获取能力上尤其是目前高铁工程项目上能力更强,在我国铁路、城市轨道上的总市场份额达到70~80%左右,京沪高铁、京石高铁等市场份额均在70%以上。
其次,两家公司在在像京沪高铁、京石高铁等大规模项目上成本控制更胜一筹。由于大规模项目如京沪高铁的建设会对地料价格产生巨大的影响,两家公司项目经验丰富,可以更稳健地对其测算,能更好地控制成本。
2、最成功的海外工程承包商
相对于国内其他走出去的建筑承包商而言,公司无疑是最为成功的一家。
2004 年以来中材国际的国际业务合同每年保持着 30%以上的增速,公司的每年新增的合同金额也迅速地从2004 年的69 亿上升到2007 年的240 多亿。截止9 月,公司公告的08 年新签水泥工程合同额折合人民币达到了450 亿元左右,而同期的竞争对手FLSmidth 仅为120 亿元人民币左右。预计公司在08 年在世界水泥工程市场上的份额将可能上升到30~40%左右。
相比于丹麦、德国等欧美老牌水泥设备供应商,公司有很强的竞争力。首先,经过多年的积累,通过引起、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中材国际在水泥工程施工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的总承包模式。这导致中材国际拥有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优势,更短的施工周期。这种优势使得中材国际在国际水泥工程市场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到目前为止,公司在海外市场已经难以找到相匹敌的竞争对手。目前海外市场万吨生产线项目几乎全部为公司掌控,在大规模生产线上品质的差距与欧洲竞争对手相比逐步减少,品质逐步提高。公司通过成本优势、工期优势、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已经成功地将FLSmidth 等国际巨头甩在身后。
预计公司08-10 年营业收入为158.19 亿元、207.99 亿元、273.52 亿元,同比增长28%、31%、32%。预计08-10 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34 元、3.61 元、4.98 元,同比增长55%、54%、37%。
此外,我们维持中材国际以"强烈推荐-A"的投资评级的另一个理由是困扰投资者已久的日益增长的少数股东权益问题即将得到解决。公司将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预计08 年底少数股东权益占比约在4~5%左右,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将增厚0.5 元~0.7元左右。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