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建筑涂料

政策助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时间:2006-08-23 18:59:3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聪聪 点击:
欣闻绵竹市全有生态建材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制砖生产线落户四川地震灾区,笔者为他们能服务全国人民关注的灾区群众重建家园工程而鼓掌,为这项大量利用地震产生的建筑垃圾生产新型建材产品的好项目而欢呼。它又一次充分体现了为可持续发展助力的新型建材工业的价值。   然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在全国还处于萌芽阶段。前不久,笔者参加全国地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研讨会,在35个城市市政管理部门的代表中,进行了随机采访,其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城市寥寥无几。得到的回答是:城市建筑垃圾多用在修路奠基、填塘填海、填沟壑,部分填埋后铺土绿化环境,但相当部分就是填埋消纳或露天堆放。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建筑垃圾最终处置以回填为主。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直接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大部分城市没有专门建筑垃圾填埋场。其后果将成为日后用地的隐患或新生污染源。   我国每年建筑垃圾产生量到底有多大,几乎没有谁能说得清楚。有位业内人士说,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四川地震摧毁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量的统计数据,而我们还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计算依据,是拿日本的计算公式进行推算的。可见建筑垃圾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十分滞后和薄弱。据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北京市年约产生建筑垃圾3700万吨,上海市年约产生建筑垃圾4000万吨,深圳市年约产生5000余万吨。而且,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即将面临无沟可填和建筑垃圾无地可放的尴尬局面。建筑垃圾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而大量产生,许多中小城市也正在加紧旧城改造、新城镇建设、违章违规建筑的拆除,如何处理建筑垃圾成为城市不可忽视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城市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为建筑垃圾的产生、运输、堆放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而颇费心机。   业内专家认为,建筑垃圾处理的最终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模式分为:分选处理、一般性回填为低级利用;加工成骨料生产新型墙材产品等为中级利用;还原成水泥、沥青等再利用为高级利用。专家呼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唯一的方向。资源化利用已迫在眉睫。   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但人均能源、资源和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建筑垃圾作为循环利用的资源,生产新型建筑材料,既可节约生产用的资源能源,又能减少堆放占用土地。据邯郸市资料显示,年产1.5亿块建筑垃圾标准砖的生产线,可以节省生产取土24万立方米,节约耕地约180亩,可以消纳建筑垃圾40余万吨,节约建筑垃圾堆放占地160亩。可以消纳粉煤灰4万吨,节约标准煤1.5万吨,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既然建筑垃圾已经有资源化利用的成熟技术,将可以再生利用的资源仍然作为垃圾或闲置处理十分可惜。建筑垃圾制砖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重要途径。这一利国利民节能环保的大事,在邯郸市可以做好,成为全国“三洁、三化、三节”的表率,在绵阳市可以得到应用和发展,关键有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强力支持与政策扶植。邯郸市在推广这一技术和应用中,多次由政府牵头召开各部门一把手参加的会议,解决资源化利用中的各种繁杂问题,出台了系列扶植政策,使得这一新生事物茁壮成长起来,促使建筑垃圾产品登上了邯郸市标志性建筑和高档住宅小区。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更需要政府拿出有力有效的扶植政策,助推这个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我们为深圳市即将出台以立法形式鼓励建筑垃圾利用的条例叫好,为青岛正在拟定的建筑垃圾要“从哪来,到哪去”的政策叫好,为哈尔滨市提供给当地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的优惠政策叫好。   我们期待着,在更多更有效的政策扶植下,实现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