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涂料
建筑业:“后奥运”是 “陷阱” 还是机遇?(一)
北京奥运会是否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拐点,正日趋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奥运经济效应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前奥运阶段、奥运阶段和后奥运阶段。对投资者而言,随着奥运经济效应即将进入奥运阶段及后奥运阶段,关注后奥运阶段中国经济表现更具有现实意义。
很多人认为,提到“后奥运”就是指奥运场馆闲置、房产价格跌落,甚至引发国民经济倒退的“后奥运陷阱”。事实上所谓的“后奥运”,有可能出现东京奥运会后东京湾土地价格崩盘的悲剧,也有可能出现汉城奥运会后韩国彻底跃上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喜剧。
“奥运效应”对主办国的不同影响
自1964年以来的11届奥运会中,有8届经历了“奥运效应”。一般而言,在举办奥运会之前的几年里,奥运主办国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场馆设施投资,因此,会带动经济的增长。奥运会当年,居民消费和旅游都会有明显上升,因此也会拉动经济增长。但这些暂时性的益处应该会在奥运会之后消失(除了旅游收入可能会因奥运会的品牌效应而在奥运会后继续存在外),因此,主办国的经济增长往往会在奥运会后有所放缓。
旅游酒店行业历届奥运会都会不同程度地带来举办国游客入境人数的提升,使旅游酒店板块成为奥运经济效益的最大来源。如汉城奥运会结束前后,韩国旅游入境人口达到阶段性高点,旅游收入也相应大幅提升。
零售批发行业悉尼奥运会期间,澳大利亚全国和举办城市所在地新南威尔士州的零售额增长都达到阶段最高点。其中,家居用品、百货商店、服装以及其他商品(包括药品及化妆品零售、花园用品零售、鲜花零售、手表及珠宝零售等)表现得更为突出。
广告传媒行业自从洛杉矶奥运会引入商业化运作以来,广告商加入全球合作伙伴计划(TOP)等赞助活动,曾强有力地带动媒体产业走强。为大幅提升公众对奥运会的关注,举办国在奥运会当年广告支出都会出现突增,从而使媒体板块在奥运当年表现突出,其中与奥运相关度大的媒体上市公司受益尤其明显。
建筑工程行业建筑业是奥运会首当其冲受益的行业。如在奥运会建设期间,韩国和澳大利亚的建筑指数在奥运前1?2年即开始提升。但奥运会结束、失去奥运项目需求后,基建板块的走势将取决于是否有新项目来维持业务量。日本在东京奥运会期间的建筑投资过度集中,造成奥运会结束后缺乏新的投资热点项目,就直接影响了其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韩国则把与奥运相关的建筑投资分散到7年中完成,且奥运会结束后还有西海岸开发这一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并未出现建筑行业业绩大幅下滑的局面。
“后奥运”影响持久
自1984年洛杉矶以来的历届奥运会中,除了汉城奥运会以外,奥运会结束后,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因投资下降导致的经济增长“低谷效应”的出现。此外,一些行业在奥运会筹备期间得到快速发展,奥运会后由于需求迅速下降,这些行业的发展会受到市场突然缩小的制约。例如,建筑业、建材业、体育产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环保产业、科技产业、文化产业等领域,如果不加以调控,受奥运“低谷效应”的影响,这些行业在一定时期也有可能出现衰退现象,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奥运低谷”的困扰。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