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涂料
印度商品混凝土机械及市场特点分析.3
(1)需求有固定的模式。
印度商混市场长期被德国人占有,由于德国人做事的风格使得印度的从业者对混凝土搅拌站的认识基本形成固定的模式,在进入这个市场初期,甚至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将不得不遵循这个风格,设备的配置和形式在很长的时期将会按照这种模式来运营。只有我们适应了他们,我们才能更好地影响和改变他们。
(2)对安全要求比较高。
印度人对安全的要求比我们国家高。
这一点我们在参观印度几家搅拌站时就强烈地感觉到了。任何进入混凝土搅拌站工地的人,安全保卫人员都会在你登记完成后发给你一顶安全帽。笔者从业数十年,参观过无数的在建和已建成的各种形式、各个厂家、各种制度下运作的搅拌站工厂,几乎没有一处的管理人员曾为笔者提供过安全帽。可见,印度人在安全方面的要求是很高的。
对设备本身安全防护的要求也比较高;像防护栏等中国做得都比较简易,而印度方面大都会提出更细致更安全的要求。
(3)人性化方面的要求比较高。
我们设计的维修孔大都比较小,维修人员无法顺利进入,提升电机是否设有维修平台等。例如在中国,很多搅拌站的二层平台安装螺旋机一侧大多无法无障碍通过,要么低头通过,要么从其上方跨过,印度人肯定不会这样做。
(4)控制系统的印度化问题。
这是个大问题,也是最大的难题。中国发往国外的混凝土搅拌站设备控制系统都是在中文环境下开发的。为了适应国外市场,一般只就界面与操作、输出相关的部分进行英文翻译而已。这不仅存在版权的问题,而且在纯英文环境下很难正常运行,给控制系统维护带来无穷的隐患。另外,要真正做专、做精印度市场,就得了解印度业内人士对界面、报表、数据库等方面的不同要求,也就是控制系统的印度化的问题。
(5)合同执行的诚信问题。
国人从成本角度和利润角度考虑得较多,在诚信方面更多地会让步于利润。合同洽谈过程中什么都答应,合同执行过程中能替代的想替代,不能替代的也想替代,结果货物到港后,用户会一一核对,造成了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6)服务和配件供应的问题。
我们在印度期间,几乎所有跟我们会谈的客户都提到服务和配件供应的问题,这是一个在初期很难解决,又是每一个想进入和已进入印度市场的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当地设立服务站,甚至设立工厂。或者找当地的某家公司代理服务站。总之,不管什么方法,你都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印度有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商机,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的建筑机械制造水平得到了巨大提升。在建筑机械这个领域,我们现在印度市场上面对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德国。日本和韩国已经被我们远远甩在后面。而德国不也同样在中国市场上败给了我们,因此,我们有经验有理由在印度市场上同样战胜我们的对手。
最后,衷心祝愿国内的企业在印度市场,乃至整个全球的市场取得好成绩!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