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建筑涂料

露石混凝土路面技术及施工设备应用

时间:2008-08-13 06:38: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聪聪 点击:

1 露石混凝土路面   露石混凝土路面(Exposed-Aggregate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简称EACCP),也称“悄声混凝土路面”(Whisper Concrete Pavement)技术,是一种将面层混凝土中的粗集料外露,形成粗糙表面路面的方法。通过这种技术所形成的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随机凸起集料的表面,使声波和压力波在轮胎花纹下的空隙中自行消散,从而降低了噪声。与传统混凝土路面相比,该路面还具有抗滑性好、表面排水性强、反光系数小等优良特性。它的出现拓宽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范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型优质道路路面的修筑方法,被欧美国家誉为颇具应用前景的混凝土路面。   露石混凝土路面技术的原理是在面层水泥混凝土混合料铺筑完成后,喷洒露石剂并覆盖塑料膜养生,通过露石剂作用对水泥混凝土表面层进行化学处理,延缓表面一定厚度水泥砂浆的凝结,当主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刷洗其表面进行表面除浆,露出均匀分布的粗集料。国内外试验研究表明,集料、配合比、露石剂的选择以及适宜的施工工艺都是成功运用该项技术的重要因素,其中集料的粒径越小,噪声就越低。路面的最佳纹理深度,即集料的外露高度大约为1.5 mm。从降噪角度考虑,表面层的骨料一般应小于10 mm ,粒径4~6 mm 为最好。但另一方面, 集料粒径过小容易脱落,因此粒径又不能太小。石料要求有棱角、质地坚硬、洁净等,石料磨光值为65,以长时间维持良好的抗滑性能。 2 露石混凝土路面技术研究与应用   在欧洲,环保一直是一个重要议题。早在上世纪70年代,许多欧洲国家就已经开始研究减小道路噪音的方法。1980年,比利时的道路承包商ROBUCO申请了露石混凝土路面处理技术的专利,并开始运用于道路的建设,取得明显的降噪、抗滑效果。随后该项技术的研究应用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铺开,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比利时、奥地利、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   比利时:   比利时以最早开发和应用具有降噪性和抗滑性的露石混凝土路面而著称。早在上世纪70年代,比利时就开始了露石混凝土路面的研究和应用。1980年,他们在靠近Bierbeek 的E40 高速公路项目中采用了露石混凝土技术,路面使用单层的高质量硬质集料,经测试,这种路面产生的轮胎路面噪声比原来降低了4dB(A)。1996年,比利时通过对低噪声路面配合比的实地研究,促使该技术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他们在N255 Edingen - Ninove高速公路上试铺了6段不同表面的路面,顶层分别是沥青、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以及细露石混凝土,并在建成后分别进行了噪音测试,通过与3年后的测试结果比较,他们发现:最初透水路面噪音就较小,3年后,露石混凝土路面的噪音等级更低,充分显示了露石混凝土路面降噪、抗滑性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2003年,比利时又在一项双层混凝土路面项目中建造了4个试验段,以便对不同底层厚度、顶层厚度以及顶层最大集料粒径情况下的降噪性能进行比较。其结论显示,顶层最大集料粒径越小,其噪声等级就越小。   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改进,露石混凝土路面在比利时得到广泛的应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修建的水泥混凝土公路和高速公路中有95%的是露石混凝土路面。   奥地利:   奥地利的第一条混凝土路面建于1925年,上世纪80年代,沥青路面技术在奥地利得到飞速的发展,而混凝土路面则被认为是费用高、噪声大、维修难的路面而陷入低速增长。90年代,混凝土路面技术的进步以及大量道路的重建、扩宽和改进使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呈现转机,其中露石混凝土路面技术、混凝土路面的再生技术以及快速的维修技术的发展功不可没。   1989年,奥地利引进比利时的专利技术,首次在连接维也纳和萨尔兹堡的AI高速公路上建造了第一条露石混凝土路面。该路面为双层混凝土结构,顶层4cm厚,采用高质量的硬质集料,而底层则使用了22cm厚的路面再生料。1991年该国随即又在其他4个地段修建了露石混凝土路面,通过对修建路面的研究和测试发现,这种路面表现出极好的降噪性能。从图2看出,与原有传统混凝土路面相比,最大降噪达到7dB(A),两年后,由美国联邦公路总署等部门组成的欧洲调研团对其中部分道路进行了考察,仍完好如初。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